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何蜀 《文史精华》2004,(5):25-27
江姐,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因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党史小说”《红岩》的相继出版,而成为当代中国公众家喻户晓的革命烈士。 她本名江竹筠,地下党组织内一般都称她“江姐”。1948年初,她的丈夫彭咏梧(中共川东临委委  相似文献   
32.
何蜀 《文史精华》2003,(1):18-31
●利用艺术为政治斗争服务在“文革”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扼杀了“封资修”的歌曲后,“文革”中出现的语录歌、诗词歌、造反歌等无一不是有着鲜明的政治目的,并进而发展成为整人害人的一种手段。在本期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歌曲》一文中,以翔实的史料介绍了这些歌曲产生的背景、作用、影响及消亡等情况,再现了当时那种怪异的难以理喻的现象,至今令人深恩。  相似文献   
33.
何蜀 《湖南文史》2002,(1):39-43
前些年,上海电视台曾播出过一部八集电视连续剧《碧血浦江》,其中有一个以真名出现的草莽英雄式的人物丁锡山。这个人物的一生十分复杂且充满传奇色彩。现健在的全国政协史委员、九旬高龄的强老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与丁锡山有过一段不寻常的交往。  相似文献   
34.
当“文化大革命”如狂飚骤起般席卷中国大陆时,不仅广大干部群众满怀革命激情与对毛泽东的无限信仰投身其中,甚至连当时正在中国帮助建设的外国专家们也被卷了进去.这些外国专家与中国民众一起参加了这场起初显得像是革命的正剧,后来才逐渐暴露其真面目的悲剧和闹剧的史无前例的演出. 外国专家也写出“马列义大字报” 文革开始后,外国专家们也纷纷提笔写起了中国特色的大字报,其中最为著名的是4个外国专家阳早、史克、寒春、汤普金斯合写的一张,后来被誉为“外国专家的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  相似文献   
35.
何蜀 《文史精华》2002,(4):32-39
“文革”中冤案不计其数,重庆的“一号专案”即是其中之一,冤案的炮制者对重庆市原国民党起义将领及民主人士,采取无中生有、捕风捉影、严刑逼供等手段,炮制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反革命嫌疑案”。被冤枉的人士有的被近害致死,有的被毒打致残,最后结果竟是一场子虚乌有的闹剧。冤案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文革”中重庆的“一号专案”》揭开了荒唐野蛮的内幕。  相似文献   
36.
1967年2月中旬,正值中国 “文化大革命”因“自下而上的全面夺权”而神州大乱、各类矛盾空前激化之际,一则引起广泛注意的消息从重庆传向全国各地:著名长篇小说《红岩》作者之一、作家罗广斌“自杀”…… 在中国大陆,从60年代生活过来的老、中、青少各年龄、各阶层的人们,几乎无不熟悉《红岩》这部小说,无不熟悉罗广斌这个名字,因此这个消息震动了许多人的心。当年上海复旦大学红卫兵领袖、“红三司”头头安文江,在回忆那段历史的《我不忏悔》一文中就写到,他于1967年春因炮打张春桥受到批判后外出串联归来,“同学们在…  相似文献   
37.
前些年,上海电视台曾播出过一部八集电视连续剧《碧血浦江》,其中有一个以真名出现的草莽英雄式的人物丁锡山。这个人物的一生十分复杂且充满传奇色彩。现健在的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九旬高龄的文强老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与丁锡山有过一段不寻常的交往。 “八·一三”抗战爆发后,文强从南京国防教育岗位上调到设于上海法租界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