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明十三陵是我国古代帝王陵寝建筑的辉煌代表,是明文化最可宝贵的历史遗存之一。国内外旅游者热情地称颂它是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明十三陵的文化蕴涵,更进一步地认识十三陵,爱护十三陵,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十三陵,本刊将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联合举办“话说十三陵”专栏,欢迎广大读者积极关心和参与本栏目的建设,共同办好这个栏目。  相似文献   
42.
在欧洲,笔者去了德国、瑞士、法国、荷兰等国,接触了不少在那里生活的藏族人。在接触当中发现不少藏族的欧式风俗或者说一些藏欧结合的习惯。我在欧洲第一次认识的藏族是德国慕尼黑的帮龙先生。第一次到帮龙先生家作客时,刚到帮龙先生家,帮龙先生的太太格玛女士问我道:“我给您倒点什么呢?”一听,这是一个地道的欧洲人的待客礼节,欧洲人家里来了客人,首先询问客人需要喝点什么,咖啡或其他饮料,他们不会不征求客人的意见去给客人倒茶倒酒。格玛女士在欧洲生活了近三十年,客人来了,她有藏族人传统的那种热情好客的性格,却没有那种给客  相似文献   
43.
很古的时候,有一家摩梭人,只有兄弟三人。他们每天赶着牛下田犁地。可是,很奇怪,白天犁的地,到了晚上,土块又翻平了,好象没有犁过一样。有一天,老二见一只青蛙正在把他们犁过的土块一块一块地翻下去。他急忙叫老大和老三去看。老大一看见青蛙在翻土,就高  相似文献   
44.
吐鲁番地区发掘的阿斯塔纳、哈拉和卓和巴达木等十六国—北朝时期墓出土了一批木人物俑和木动物俑。有学者指出吐鲁番出土的木俑“原形”来自于战国至唐代墓葬中的随葬陶俑,但忽略了木俑的形成、向西域的动态拓展及其背后的人群迁移。春秋战国时期,木俑在江汉地区形成,并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张而盛行于南方地区。至西汉,木俑主要流行于受楚文化较深的南方地区。东汉时期,木俑传播至河西地区,这可能跟西汉中期以来的南方人口向河西地区的迁徙有关。十六国时期,河西各地方政权统治西域,随葬木俑的习俗也随之进入吐鲁番。  相似文献   
45.
好不容易我们这帮辛苦劳作的上班族有了7天的大假。平日穿梭于繁忙拥挤的城市,早生厌倦,一心向往青山绿山白云间。趁着假期,怎能不抓紧时间往外逃,可逃向何方成了头等难题。终于在报纸的一角,看到一篇豆腐干大小的文章介绍游玩天往山的轻松惬意,顿时心向往之。火车上居然遇到好些乘客和我们是同一目的地——天柱山。看来,天柱山的名气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等到了潜山县,换乘开往山里的汽车时,开车的师傅告诉我们,昨天送进去两千游客.真不知他们都在哪里过夜。这一番话,让我们听得目瞪口呆,脑子里惟一想的事情就是一下车,赶紧…  相似文献   
46.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料和劳动对象,是人地关系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物质信息载体,是评价人类生境的一个重要对象。土地利用是人类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下,对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利用情况。土地资源的现状评价,是反映人地关系协调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GIS先进技术手段,对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表明了GIS技术对该区域土地利用评价起到了缩小工作量,提高精确度的作用。并且从土地利用角度对海北州人地关系现状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7.
本文的研究中,在内蒙古地区地质学、古地理学和环境演变方面已有研究成果以及考古与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修复和描述了内蒙古陆地形成以来的地质历史时期和人类历史时期内蒙古土地利用/覆盖时空演变过程,并探索其驱动机制与因素,从而为正确把握内蒙古地区近现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时空轨迹提供科学依据。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蒙古地区基本上被游牧民族所占据,达到了一种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清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高潮,耕地面积急速扩展而草场面积日益退缩,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遭遇空前的破坏,沙漠化和草原退化急速加快,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成为了土地覆盖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因子。土地利用变化(开垦草原、毁林开荒)的驱动因子主要有人口因素、经济利益和政府决策等三个方面,而且每一次大规模开荒时期三者往往相辅相成,促成新一轮的开荒高潮。  相似文献   
48.
七政宝图     
次多 《中国西藏》2014,(1):91-91
在藏式传统建筑图案中,"七政宝"图也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图案。与"八吉祥"图相比,它的用途没有那么广泛。这是它所表达的象征意义所决定的。"七政宝"图案表现的是佛经所说印度古代轮王统治时期国力强盛,天下安泰这一内容。当它作为一种象征图案出现在藏民族生活中时,沿袭了其基本思想,那就是君主的治国才能使得天下国泰民安。因此,"七政宝"图无论是绘画,雕刻,酥油彩塑,都出现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或在重要的宗教活动,或在上流社会的官场庆  相似文献   
49.
让“三名线”成为国际游客访问中国的首选线路李虹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主任上海、杭州、黄山是三个拥有不同特点的城市,组成“名城名湖名山”黄金旅游线,相当于打了一套组合拳,借助三种差异性旅游资源进行互补,在交通便捷的情况下,应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以和国内主流入境旅游线媲美。  相似文献   
50.
八吉祥图     
次多 《中国西藏》2013,(6):78-79
“八吉祥”图藏语称为“扎西达杰”,意为表示吉祥的八个图案。在藏族传统绘画图案中,“八吉祥”图是最常见的图案,它既可以在严肃庄重的宗教场合中出现,也可以在民间婚庆、过节等喜庆场面中出现。其艺术表现手段也很宽广,有彩绘、木雕、铜雕、银雕、彩色酥油塑造、白灰撒画、丝绸缝制、白面点画、毛线编制等。虽然它的象征意义有一整套源自佛教的解释,但是藏族民间并没有因为它有严格的佛教象征意义而供奉之,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吉祥的标志融合在自己的生活中,所以图案的用途拓宽了,运用形式也变得多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