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对当前方志学界若干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方志学界若干问题的看法仓修良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因而,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修志热潮,其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进展之快都是历史上所仅见。十多年来,不仅编写出了数量很大的各类志书,而且培养出一批修志人才,建设了...  相似文献   
42.
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自署鲒埼亭长,双韭山民,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人。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卒于乾隆二十年(1755)。谢山私淑黄宗羲,其学术上继南雷、季野,下开实斋、二云端绪,而又“自辟涂径”,俨成一家之学,实为浙东史学继往开来之大儒。诚如严可均在《全祖望传》中所云:“余观古今宿学,有文章者未必本经术,通经术者未必具史裁,服、郑  相似文献   
43.
据报道,今年2月8日,郑州市农业路交行家属院一个小学五年级的12岁少年川川,上吊自杀。原因是川川不想再拉小提琴。川川已学过两年小提琴,今年春节过后,川川说不想再学了,可他的妈妈则要求孩子再拉半年。于是,悲剧就发生了。孩子的脚下正扔着那把小提琴。平心而论,像川川这种为拒绝家长的“定向培养”而采取过激的轻生行动的情况实属鲜见,但对“定向培养”在思想和心理上有抵触情绪的孩子却较为普遍。作为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指望孩子将来都能成名成家,有个出息,这愿望本无可厚非。但这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结合孩子本人的兴趣和爱好,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44.
王忍之同志2000年7月26日《在全国续志篇目设置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新志续修的两大任务,“一个任务是续”,“第二个任务是修”,“这次修志应该做到既修又续,不能偏废”。对于第一个任务,修志界同仁是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45.
2012年8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南郊羊头镇发掘了35座汉墓,其中编号为M3、M20、M68墓葬规模较大,形制较为特殊。这3座墓葬东南距杜陵3公里,墓主人可能是杜城或杜陵邑内的高级贵族或官吏,为我们研究汉代杜陵邑内居民的生活习俗及丧葬制度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46.
当前,全国上下特别是方志系统均在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务院前不久颁发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为回溯历史,活跃思路,配合将《条例》的学习不断推向深入,本期特刊发方志前辈仓修良先生和《浙江方志》副主编张勤回顾20年前胡乔木同志对方志工作的要求。研读胡乔木同志的讲话精神,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落实《条例》精神实质,必然有着特别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7.
壁画艺术是西藏文化艺术中的奇葩,它以浓墨重彩勾勒了西藏文化历史的绚烂色彩,用粗糙的、朴实的、原始的绘画方式记录了高原社会的变化。这些壁画承载的不仅仅是工匠的虔诚,它古朴的色彩、逼真的形象、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内涵,不仅向世人展示了藏民族文化艺术,同时也为了解西藏文化艺术提供了丰厚的载体。壁画起源于绘制在岩石上的岩画。西藏岩画的起始年代大约是在早期金属时代(公元前1000年-公元6世纪),此期间,西藏的壁画大部分出现在藏西阿里及藏  相似文献   
48.
雒有仓 《文博》2005,(5):92-95
在先秦史研究中,西周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因为这一时期的文献史料既不像前代如夏商时期那么缺乏,也不像后世如春秋战国时期那样丰富。因此有许多重要问题,有待于利用地下考古材料与文献结合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49.
读了《栖霞区志》以后,有三点感受最深。 首先是这部志书的地方特色可以说是“锋芒毕露”。也许因为这个区的得名来之于栖霞山和栖霞寺,因此,志书的编纂者在篇目设置上,就来个开门见山,在“建置·地理”、“人口”之后,就推出了“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这虽说是出于因地制宜,但难得的是编纂者不仅看到了,想到了,而且作出了如此安排。这就说明人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与那些明摆着自身优势而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