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枕部变形主要表现为头骨后部的不自然扁平化,自顶骨顶孔区开始向后下转折一直延续到枕外隆突处,使两侧顶骨后部和枕骨上部形成一个几与法兰克福平面相垂直的平坦面。古代遗址中以大汶口文化居民最为流行枕部变形,俨然成为其重要的风俗习惯,此变形方式应为刻意保持婴儿仰睡在硬质枕具上,从而形成枕部扁平,应为有意识的行为,不过其最开始的起源也许并不是有意识的,可能是偶然形成,因其符合大汶口文化居民的审美从而得以流传下来。满族的睡扁头亦是针对枕部的变形,与大汶口文化居民的情况相似,不过因时代断层以及枕部变形方式较简单等因素,两者应是各自起源,并无直接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2.
吕凯  陈永婷 《南方文物》2022,(1):187-193
10号建筑遗址是近年来齐国故城考古工作一项重要发现。遗址主体为大型战国夯土基址,形制较为特殊,区别于以桓公台为代表的典型高台建筑。本文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材料,从遗址在宫城中的位置、台基平面形状、周围绕以”圜水”的特点以及出土遗物的特殊性几个方面,推测其性质为战国时期田氏齐王的宗庙,并对建筑兴废沿革进行尝试性地探讨。  相似文献   
3.
孙兵  吕凯  布明虎 《大众考古》2022,(10):76-80
<正>前凉台村北遗址位于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前凉台村北渠河、潍河之间,地势较为平坦。为配合济青高速中线建设,2021年8—11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主要发现战国至汉代和清代两个时期的遗迹。实际发掘面积3400平方米,清理战国至汉代灰坑479座、沟10条、井8口、道路1条、墓葬28座、半地穴房址1座。出土陶片数量丰富,以泥质陶为主,可辨器形有豆、盂、盆、釜、罐、瓮、鬲、板瓦、筒瓦、瓦当等。东西向道路局部发现车辙痕迹。墓葬分布较分散,可分为砖棺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