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说文解字》问世以来,一直对后世产生影响。文章通过简单介绍《说文解字》体例,并结合前人对“示”部六十七字分类解析,对“示”部六十七字重新分等划分,并通过分类汇总,对“示部”字背后的文化意义深入探讨。前人对“示部”字研究,多从历时角度,以祭祀为线,集中展示了祭祀文化由原始宗教行为向伦理化与世俗化发展。“示部”字研究至今,近乎所有学术研究只探究祭祀文化,注重先民对“神”产生的行为特点。而“神”是怎么产生的,“神”是如何对古代先民进行反馈,古代先民又是如何解读所谓“神”表现出的征兆?针对此三点,从共时角度出发,以探究小篆形成之前这一阶段的文化特点,不止局限于祭祀文化,同时对“神”的概念认知以及吉凶文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刘斌 《民俗研究》2013,(2):61-68
《汉书·艺文志》所言"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确为于古有征的可信论断。"左史"、"右史",是上古实有的史官设置,出现时间不晚于商武丁时期。"记言""记事"在内容上大体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变化,最初记传言和时事,其后记言诰誓命和天下大事,汉代以后流变为记"言语"和"行动"的起居注之类。史官"记言""记事"的形式亦有其阶段性变化与发展。就"记言"还是"记事"的职责分工来说,《周礼》系统所载史职,大史、内史、外史、御史均有涉于"记言",太史(冯相氏、保章氏)、小史、外史,包括御史,皆有与于"记事"。  相似文献   
3.
刘斌 《沧桑》2013,(2):45-47
沙畹的《西突厥史料》发表至今已百余年,依旧稳坐突厥史研究与学术领域的高位,这其中固然有沙畹先生作为学术大家撰修的原因,也在于本书采用一种新颖的史观方法撰写而成,给当时的中国史学界一种新的启发。作者以汉文史料为基础,综合中外史家、学者成果与自身思考推出新的观点,采用中西文献资料相映衬的方法来架构一种新的区别于中国史观的研究视域,采用"中史为体,西学为用"的编纂手法来将西突厥的历史整理书写出来,第一次使得中国边境的少数民族的历史脱离中原主体论而独立出来,给予他们自身为主体的历史。这种中西史学相结合、互补长短,使史料更接近史实的行为,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刘斌 《神州》2011,(29):215
烟草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定位必然必然对其社会形象产生重要影响。在烟草企业发展过程中,只有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文化定位与企业形象的关系,才能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照片是年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大信息量的一个方面。一部上乘的年鉴应该图文并茂,照片不仅能有效地美化版面,增强年鉴的直观性、趣味性,而且也是提高年鉴质量,吸引读者,增加可读性的重要手段,是年鉴不可缺少的表现形式。照片在年鉴中的作用一、照片能使条目内容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可以省去许多文字说明,起到文字叙述起不到的作用。《新疆年鉴》(1995年刊)在《城乡建设》栏目中选用了一幅反映乌鲁木齐市城市建设的照片,使读者一目了然,了解到乌鲁木齐市近年来城市建设的新貌。如果用文字叙述,恐怕用几千字也难以表述清楚,…  相似文献   
6.
刘斌  张婷 《文博》2003,(3):29-35
考古地层学是脱胎于地质学中的,地层学,是近代考古学的两个“车轮”之一。考占地层学自从20世纪20年代由西方人引入中国,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在考古学酝酿变革的今天回顾这段学术史,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本文之所以要将时间选定在“建国以后”,一是因为到1949之前地层学在  相似文献   
7.
刘斌 《考古》2012,(4):70-83
洛阳地区自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到西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王弥、刘曜攻破洛阳,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曹魏及西晋时期统治的核心区,也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以及当时文化制度控制较为严格、执行较为彻底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2006年以来对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与发掘,初步明确了古城内外的遗址布局、水系环境以及城墙的分布情况:古城的修建均有统一的规划,城墙充分利用自然地势整体、同时夯筑而成;城内分布有宫殿区、建筑基址和王、贵族墓地;城外的居住基址具有外廓城的性质;大型营建工程普遍运用草包泥堆筑工艺;西北部山系存在一个工程浩大的水利系统,既能削减山体的季节性洪峰,又可利用为运输通道.目前,考古部门已建立了遗址信息系统,并逐步完善了对古城内外布局和水利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条目是年鉴内容的基本单元和主要表现形式,条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年鉴的整体质量。地方综合性年鉴的条目主要分为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综合性条目主要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基本面貌,具有整体感和全面性。单一性条目主要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一个学科某个方面的工作情况,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单一性条目是年鉴条目最新颖、最活跃的部分,最能体现年鉴的真实性、现实性和时代特点,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二者相辅相成,点面结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年鉴的资料信息体系…  相似文献   
10.
浙江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与墓地发掘简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汇观山位于浙江杭州市西北约25公里——杭宁公路(104国道)之侧,地属余杭市瓶窑镇外窑村(图一)。汇观山是一座孤立的自然山丘,北望天目山支脉的丛山峻岭,南临苕溪。东与反山及良渚文化中心址莫角山相距仅约2公里。整座山为长条形,呈东南一西北走向。它的北部俗称“馒头山”,相传原先开矿时曾有玉器出土。中部是整座山的主高点,海拔约22米,顶部是一块较为平坦的台状凸起的高地,东西长40余、南北宽30余、高约2米。上有近代三排灰浆墓穴及乱坟,当地人称“汇棺山”、“会馆山”或“魏馆山”,知其音读而无定字,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