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唐太宗在位的23年间(公元627—649年),是一个政治修明,百官清廉,家给人足的太平盛世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2.
王曼 《黑龙江史志》2010,(19):12-13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史上极富盛名的太平盛世时期。贞观之治与李世民德治、法治合举的治国方略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是传统的人治社会,主张清官理政,贤人德治;西方自来就有法理治国的传统,并且很早就出现了分权制衡学说。贞观政治不仅在清官德治方面做的相当成功,而且在依法治国方面既有理念的突破又有制度的创新,二者共同促成了贞观盛世之象。  相似文献   

3.
略论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皇帝之一。史苏苑先生略论唐太宗一文提出了唐太宗的「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杰出的皇帝,正在于他是个有一套政治理论的皇帝。而这篇文章也正是对唐太宗政治思想问题的一个提出,我们要想正确研究唐太宗,应该进一步研究唐太宗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人文主义的深入研究,发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人文主义思想。这一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及法律制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制度空前繁荣的朝代,这与唐初统治者李世民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分不开的。唐朝在立法司法指导思想上、政治经济制度改革上都体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的人文主义思想观。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皇位后,由于采取了修养生息、利乐百姓的政策,经济文化有了高度发展。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唐朝封建社会发展到极盛时期。唐太宗也成为赫赫有名一代俊才,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比中国以前的历代皇帝都懂得边疆各族的情况,他豁然大度,宽宏开通,边疆各民族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平等的意义。唐太宗常说:历代的帝王,都重视华人,轻视夷人,我却等量齐观、同样看待。周边许多少数民族的首领,都到长安朝见唐太宗,尊称他为“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高瞻远瞩在长安举办了大规模的太学,吐蕃、吐谷浑等弟子都曾前来学习。现在西安还保留着唐代遗留下来的“学习巷”的街名。  相似文献   

6.
书屋     
《中华遗产》2007,(7):150-150
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孟宪实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定价:25元公元627年到649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三年,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为“贞观之治”。贞观时期的中国,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在中国历史上,其地位却是独一无二的。贞观时代不仅创造了君主时代最文明的政治环境和最和谐的君臣关系,  相似文献   

7.
“昭陵六骏”是一组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战役、与中国封建社会最具影响力、凝聚力的封建帝王的命运、性格、人格血肉相连的6件石刻作品。它们列置在陕西省礼泉县境内的九嵕山北麓,即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昭陵”北,祭坛内东西庑房中,以李世民在公元618~622年5年间南征北战扫群雄,统一天下乘骑过的6匹战马为蓝本创作设计制作出的高肉浮雕石刻作品。  相似文献   

8.
费佩君 《文史春秋》2002,(10):40-41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在他当政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呈现出“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今天,当人们称道唐太宗的功绩时,不能不提起他的“贤内助”长孙皇后。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明大度辅佐唐太宗安邦治国,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9.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期之一,一个朝代的兴盛与其民主治国分不开。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可算得上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明君主。唐朝前期封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封建政治的清明,与李渊父子在唐朝前期为稳定社会采取的一些施政有关。  相似文献   

10.
台湾学者柏杨在其《中国人史纲》指出:“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李世民大帝是中国帝王中最初一个被中国人真心称颂崇拜的人物,固由于他的勋业,也由于他本身的美德.”此言可谓精辟.探究唐太宗李世民之美德,和其母亲窦氏知书达理,家风谨严,悉心教育培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古代的帝王出于种种政治原因大赦天下,以示仁政。但通观大赦历史,罕赦贪官污吏。唐 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下诏大赦最频繁的朝代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时,国力强盛,四夷臣服,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各族君长推唐太宗为“天可汗”,而且农业丰收,一斗米价仅三四钱,百姓安居乐业,“外户不闭”。  相似文献   

12.
一提起盛唐气象,人们自然会想到历代帝王中享誉最高的唐太宗李世民,并联想到辅佐李世民的名相名臣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褚遂良……却往往忽略了被李世民称之为“良佐”的长孙皇后。  相似文献   

13.
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安抚经多年征讨后表示愿意臣服唐王朝的北方诸少数民族部落,亲自到灵州会见各少数民族部落派遣的代表.接受少数民族部落的回归,实现了北疆的安定。唐太宗驾临灵州,对于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安定和谐的边境,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国力的强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云石 《文物》1977,(10)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九嵕山。这一处塋地是李世民生前亲自选定的。这一位颇有才略的封建皇帝很善于笼络统治集团内部的人物,不仅在生前对功臣、勋旧和各种人材作了适当的安排和使用,而且三次下令允许这些人死后陪葬,以表示"死生不忘"的意思。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个陵园区(图一),高踞在九嵕山主峰上的是李世民的坟墓昭陵。由昭陵迤邐  相似文献   

15.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里难得的一代明君,而他的明,主要就明在善于识人,善于用人。本文阐述的他与十八学士的关系,实在有许多发人深省之处。  相似文献   

16.
殷鉴不远     
历史有时非常吊诡。比如说隋炀帝和唐太宗,多像啊。什么像呢?首先,身份像。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都出身于所谓关陇贵族集团,更令人叫绝的是,唐太宗的奶奶居然是隋炀帝母亲的亲妹妹,唐太宗见了隋炀帝,还得乖乖叫一声表叔。第二,经历像。隋炀帝和唐太宗都是老皇帝的二儿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的10余方墓志中,出身官宦之家的志主(以女性为多),因(悲)哀、忧、恨等情志活动不节制而导致死亡的事实值得今人反思。高履行在其父母去世时哀毁过礼,是唐太宗李世民对其女婿的适时劝慰和开导,既成全了高履行的孝行,又使其不致悲哀过度而亡,由此可知李世民不仅是一代明君,而且也是一位懂得中医医术的心理师。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李世民乃唐朝皇帝,隋炀帝杨广是隋朝君主,且杨广被缢杀时,李世民还是个10多岁的毛头小伙,8年后发动“玄武门之变”,迫唐高祖李渊禅位才做皇帝,他俩能有什么关系?但名的唐太宗“贞观之治”却确有隋炀帝的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19.
咏萍 《中华遗产》2021,(4):66-71
一代英主唐太宗,设计了一个近乎完美的陪葬制度。不过,这个建立在君臣情谊上的理想国,注定昙花一现。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正月某日,唐太宗李世民率左右骑马出宫,匆匆前行。年近半百的皇帝看起来十分悲伤.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主席在他著名的《沁园春·雪》一词中举到了中国历史上五个著名的封建帝王,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这其中的唐宗,就是指隋朝末年积极参加李渊太原起兵、后来成为彪炳史册一代圣君的唐太宗李世民。无论是在太原起兵反隋前后,还是后来成为一国之君,唐太宗的大半生都与太原有着一种解不开的情结。还在隋朝末年,当李渊作为隋朝之臣出任太原留守时,李世民是他唯一带在身边的儿子。当时,胸怀异志的李渊对李世民说“:唐固吾国,太原即其地焉。”如果撇开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不谈,仅就字面意思而言,即是说,太原是我们真正的祖籍。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