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平城时代到洛阳时代,再到邺城时代,北中国东部地区的墓葬文化既连续发展又有变化乃至突破。作者用"从平城到邺城"来概括这一发展变化的过程,从葬俗、葬制和墓葬空间的营造几个方面来讨论墓葬文化的变迁。北朝是佛教日渐昌隆之世,这一时期佛教也与墓葬产生交集,因此本文同时对佛教的角色和地位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
《文博》2017,(4)
近年来,西安地区发掘了数以万计的汉代墓葬,其中既有王侯等级的高等级墓葬,也有平民百姓的小型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数目巨,其中的重要一类就是陶人物俑。本文即对近年来西安地区出土的汉代陶人物俑做一简要梳理。通过对此类随葬品的分析,探讨人物俑的变化发展规律及其与墓葬形制、等级间的关系,进而讨论汉墓随葬陶人物俑的规律与长安地区汉代文化和社会生活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横岭山墓地随葬器物的特点,将墓葬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墓葬主要随葬礼器和玉器;第二等级墓葬以原始瓷食器为主;第三等级墓葬随葬青铜兵器、工具以及陶质生活用具。各级墓葬数量的变化代表了社会阶级的产生和演变,随葬器物的变化则反映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吕瑞东 《四川文物》2021,(2):108-116
多层墓葬是指在墓葬中构造出多个立体空间的墓葬形制。从层次结构上看,可分为三层和双层两类,以双层结构为主。这种多层构造最早出现在北宋中期,作为一种御赐的"地下石藏"来使用。在北宋晚至南宋初期,多层墓葬的形制和构造均发生一定的变化,隔层的功能也发生改变,但总体上仍可以看作是"地下石藏"的变形。到了南宋中期,多层构造的使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层空间的实用性明显增强,出现葬人或密封防潮等利用方式。多层墓葬的结构和功能随着时代发展,其目的大多离不开对棺椁和尸体的保存。  相似文献   

5.
吴敬 《四川文物》2015,(3):83-88
从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有着各种墓葬防护措施,主要表现在尸体防腐、墓室防潮和墓葬防盗上。尸体防腐措施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材料和步骤上表现出明显的时代差异。墓室防潮措施经历了从复杂到简化、从先秦两汉时期高等级人物专享到宋元时期普遍运用于平民墓葬的发展过程。墓葬防盗措施主要运用于帝王陵寝中,发展到宋元时期平民墓葬的防盗意识增强,出现了修建墓上假椁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梳理安徽隋唐至宋墓葬的发展脉络入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安徽生产力及人们观念形态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7.
南阳汉代彩绘画像石发现数量之多已使其成为本地区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本文试从汉代人的色彩观、地上建筑壁画、汉代的厚葬习俗、墓葬形制的演变及地上宅第建筑的影响、汉代墓葬绘画形象的发展变化、墓葬建筑材料及绘画材料的充足、良匠的存在七个方面来探索分析产生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商周时期,墓葬用牲是丧葬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是理解商周墓葬及其反映的文化与社会的重要材料。自上世纪30年代殷墟发掘时开始,商周墓葬出土动物已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墓葬用牲研究也随着近30年来动物考古学的发展逐渐深入。本文从动物遗存的发表方式、研究视角、研究的主要认识等方面对商周墓葬用牲研究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今后墓葬用牲的几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北朝晚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变,这种转变也体现在了墓葬文化面貌上;而墓葬形制结构作为丧葬礼制的重要表现方面,对于墓葬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墓葬形制结构的角度出发,以区域为单位,对北魏洛阳时代和东魏、北齐时期都城地区的墓葬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与史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总结了墓葬形制结构方面等级制度的形成与变迁,并分析了相关的文化因素及其传承与变革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东晋建康兽面瓦当来源于西晋,其源头当在中原洛阳地区新莽时期的壁画兽面。汉晋建筑构件中的兽面使用经历了从地下墓葬到地面建筑的过程,这一过程与汉晋墓葬制度的区域变化有关,其根源在于早期道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汉代画像基葬由于分布广泛,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将它们加以综合审视,从中可以发现汉代画像墓葬从兴起、流行、昌盛到衰落的发展历程.对各地不同时期画像墓葬的种类与特色,本文也有一个整体上的比较和揭示.  相似文献   

12.
栾倩倩 《神州》2012,(18):38-38
中国墓葬,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行为和现象,几乎是伴随着华夏文明诞生而延续至今的。中国墓葬,是伴随华夏文明诞生而同步发展的。中国墓葬的起源与发展,是随着当时人们对生命终结思维方式变化而变化的的灵魂不死,拓宽了先民们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3.
罗家坝墓葬出土两类青铜器,分别属于四川当地文化以及楚文化和中原文化,这不仅反映了文化交流与人群迁移,更重要的是这可能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东周时期成都平原文化和社会的关键。成都平原的墓葬从春秋晚期开始出现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早期墓葬的新特点,反映出当时文化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罗家坝墓葬作为联系成都平原与长江中游及中原文化的重要节点,正是探究上述变化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4.
《文博》2016,(1)
墓葬方向是墓葬重要的文化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墓主人的族属和信仰等方面的信息。西安北郊战国秦时期为长安乡所辖,两汉时期在长安城东郊。本文拟通过分析西安北郊地区交通学校、明珠花园、郑王村、西北医疗器械厂福利区、雅荷城市花园等几处大型墓地不同时期墓葬方向构成比例的变化,并将之与同时期周边区域进行比较研究,总结这一区域墓葬方向构成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并以此推测西安北郊区域战国晚期到东汉时期的人群结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洛阳与邺城作为北朝前后相继的两个统治核心,墓葬文化面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洛阳到邺城,墓葬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尤其又以墓葬的装饰(即墓室画像)表现得最为显著。本文将以这两个地区的墓室画像为观察点,探讨北朝墓葬的象征意义及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丰镐地区进行了20多次发掘,已发掘1000多座西周墓,但以往发掘缺乏弄清墓葬整体布局的意识,以往研究中也未关注过该地区的人群构成情况。本文将历年发掘的西周墓葬进行统一梳理,据墓葬空间集结情况将该地区西周墓葬分为十个墓区,继而比较各区墓葬主要特征的差异,并将各区墓葬显现出的特点与典型的周人墓葬和商人墓葬进行比较,指出沣西A区显示出与周人墓葬相似的特点,主要是周人墓葬,沣西C区显示出与商人墓葬相似的特点,主要是殷遗民墓葬。  相似文献   

17.
墓葬分区研究是对墓地的空间、时间、文化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是墓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托殷墟王裕口南地发掘材料,主要依据墓葬方向、随葬品组合、空间分布和时代变化等方面阐述该墓地的分区,将其划分为5个区、9个组。墓地在殷墟一期开始使用,二期初步发展,三期时达到鼎盛,四期时出现颓势。墓主身份多是平民,也有个别的中小贵族,其中一个墓区可能属于贞人家族。  相似文献   

18.
斜坡墓道从商代开始就被用于高等级墓葬,以数量多寡来标识等级。但在其后受重视程度愈来愈低,尤其东汉时期,墓葬的等级主要体现在墓室形制、规模、封土和地上建筑等方面。曹魏时期施行薄葬令,不树不封,简化了墓室,却保留了东汉帝陵区内收台阶的长斜坡墓道作为等级标识物。自此墓道在墓葬中被不断突出,占墓葬总长比不断增加。到西晋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以墓道规模和内收阶梯级数来代表等级的规范。随着南北分裂,南北双方各自从实际出发,对其有着不同的继承和发展,并最终被大一统的隋唐所吸收,成为唐代墓葬制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与当时各个阶段的历史、政治、社会风气是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元代早期和中期的墓葬多采用宋金时期的仿木建筑结构,到了元代末期,仿木建筑墓葬结构已基本消失,元代墓葬的墓顶多为四角形,有的也为八角形,有墓道,墓室多为砖式墓。从墓葬的装饰来看,模印砖图案以花卉和动物图像为主,人物题材占有相当比例。  相似文献   

20.
《文博》2017,(2)
本文把山西地区发现的蒙元墓葬分为晋北、晋中、晋南以及晋东南四区,分别对各区域内墓葬形制、随葬品和壁面装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廓清了各区内蒙元墓葬的文化面貌,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分为三期,通过梳理每一期蒙元墓葬的变化,总结出山西地区蒙元墓葬的时空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