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30年初,时任国民党广西军事最高长官的李明瑞在革命低潮、白色恐怖高压下,不受威胁,不为利诱,不图爵禄,不贪富贵,毅然参加共产党,担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铁心跟党闹革命,共产主义信念矢志不渝。曾有人认为李明瑞是在反蒋失败后走投无路的窘境中才投奔共产党,其实不然。从李明瑞入党前思想发展轨迹和他的所作所为,可看出李明瑞心仪共产党由来已久。兴国图强的宏愿是他唾弃国民党反动派,向往共产党的思想基础;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征途中,他对共产党从结识、接触发展到敬佩、信赖,与共产党真诚合作,同心同德,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学习了马列主义,思想有了飞跃,终于完成了由爱国的旧军官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伟大转变。李明瑞加入中国共产党,既是共产党伟大力量之所导致,也是李明瑞对革命理想、信念执着追求之必然归属。  相似文献   

2.
万东 《钟山风雨》2011,(2):36-39
2009年11月2日,民革南京市委组织文史工作委员会委员前往"广东山庄"调研视察,在视察过程中笔者惊异地发现"民国一代名谍"鲍君甫的坟冢.鲍君甫何许人也?他在1930年至1931年期间,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中统局前身)驻沪特派员,是调查科主任徐恩曾的一员得力干将.然而,他却在背地里帮助共产党,还帮过共产党的大忙.但令人惊奇的是鲍君甫并不是共产党人,更不属于共产党的情报人员,有刊物称其为"中共特工".  相似文献   

3.
中山舰事件发生的历史原因和蒋介石的两面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在广州发生的震惊中外的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制造的打击共产党和左派势力的一桩政治阴谋。事件发生之后,蒋介石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手段,最后经过由他操纵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讲信仰的味道、信仰的感召、信仰的力量。陈望道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的。1920年,他在翻译这本书时。妈妈为他准备了红糖和粽子,并三番五次地在屋外催他吃.后来问他红糖够不够,他说“够甜,够甜的了”。  相似文献   

5.
今年5月16日,是武汉解放51周年的纪念日。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当我们翻开武汉这座古城当年进入黎明前战斗的历史篇章,会受到生动而又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会受到巨大的激励和鼓舞。 解放军四面包围武汉 1949年春,蒋介石在长江以北的部队被我军歼灭了,盘踞在武汉的“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崇禧,大骂蒋介石无能,大骂南京政府是饭桶。他一面跟共产党假和谈,一面积极加强武汉和长江沿岸的防护工事,企图划江分治,与共产党分庭抗礼。他对同僚说:“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让共产党去搞,长江以南由我们来搞。” 白崇德在武汉做着划江分…  相似文献   

6.
王中天 《文史月刊》2014,(12):18-22
杨虎城是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也称西北军,人数最多时达四万余人)的军事首领,他与张学良共同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捉到蒋介石后,对于如何处置蒋介石,他与张学良都犯了愁。他认为,中国大大小小的军阀没有谁能斗过蒋介石的,只有共产党能和蒋介石抗衡。蒋介石剿共已近10年,不仅没把共产党消灭,反而使共产党的力量和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白崇禧何许人也?他乃国民党桂系集团代表人物之一。自1923年与李宗仁等在广西组织讨逆军起家,直到1966年逝世于台湾“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任上,43年的政治生涯中充满了与共产党斗争的故事。1948年,他被蒋介石从国防部长位子上拉下台,到武汉当了华中“剿总”司令,心怀不满,曾秘密派人赴香港与共产党代表潘汉年“谋和”。及至转过年来,他多年的伙伴李宗仁当了“代总统”,司徒雷登答应给18船军火和5000多万美元,其“谋和”的本意毕露,原来是为了能与共产党“隔江而治,平分天厂”。所以,他大谈“可战始可和,能战始能…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志·共产党志》(以下简称《共产党志》)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纪检委、顾委、政策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党校、保密局、信访办等11个单位承编。从1987年开始编写,历时9年,五易其稿,1996年终审定槁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共产党志》的出版是黑龙江省编纂新方志的一大成功,值得祝贺!  相似文献   

9.
正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尽管非常不情愿,他却与混乱不堪、黑暗无比的中国现代政治结下不解之缘。随着中国现代政治争斗的中心由军阀混战逐步转为国共之争,任何身处政治漩涡中的人都必须在国共两党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胡适自不能外。胡适在国共党争中选择了国民党,但他的选择并不是无条件的。对他而言,这是一种"弊取其轻"的选择。他反对共产党,但对并不符合他的自由、民主观念的国民党,也曾有相当激  相似文献   

10.
贺伟 《文史天地》2009,(4):19-21
1975年冬,重病中的周恩来总理在与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交谈时特意指出,在重新修订《辞海》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注意客观公正,尤其是对于既有反动的一面、又有革命的一面的人物,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周总理还特别提到了清末民初的著名人物杨度晚年参加共产党一事,点明是由他本人于1929年亲自批准杨度为中共特别党员并由他亲自领导,他派当时在上海中央特科的陈赓与杨度单线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一直在工会工作。但我对陈独秀,只知道他是非正面的著名共产党领导人,著名高级文化人,是大知识分子。不知道他和工人阶级有过什  相似文献   

12.
一1930年9月,中原大战以冯玉祥、阎锡山败北而告终。11月4日,冯、阎通电声明“释权归田”。12月1日,冯率残部及卫队手枪营不足千人,由郑州辗转退到太原西部的天龙山。一个多月后,又移居太原西南约75英里的汾阳县峪道河村。冯苦心经营二十余载的西北军瓦解了,蒋介石遂下一道道严厉的“命令”逼其出国;受蒋密命的国民党特务在太原及山西各地活动猖獗。冯的处境十分困难,陷于极度的苦闷彷徨之中。抚今追昔,惨痛的教训终于使冯认清:唯有中国共产党才是其最可信赖的朋友。历史的进程和现实使冯终于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最有前途的力量。他说:“我看,在中国,没有哪一党哪一派能够同共产党相比。帝国主义、各派军阀,都不能打败共产党;反过来,都要被共产党打败,胜利属于她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13.
英霆 《文史月刊》2011,(1):43-46
一、国民党叫杨登瀛做侦探。他接受了;但又觉得搞反共,若不告诉共产党朋友是对不起人。也还可能有性命危险。因此,他表面接受国民党的任务,暗中又与共产党联系 杨登瀛,原名鲍君甫,1893年出生于广东,自幼在日本生活与求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1919年从日本回同后,在上海一家口商洋行担任高级职员,同时为日本的一些通讯社撰稿。1924年他加入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14.
张学良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史学界多有深入研究,唯独对中东路事件稍显薄弱。究其缘由,一是因为这是张学良打的一次败仗,张学良为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学者不忍心揭这块伤疤;二是他打仗的对象是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苏联,他后来发动的西安事变不仅挽救了中华民族,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中国共产党渡过了一次生存危机,他有功于共产党,大陆学者多出于为尊者讳的传统心理,不愿意碰这一问题。张学良是坦荡做人的典范,他在晚年自己揭开了这块伤疤。  相似文献   

15.
书法班郭十博老师将他的获奖作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拿到班上让大家观摩,见我看得入神,随即将复制件送给我一份。我问他这个条幅是给谁写的,他说:“给共产党写的。”我听后感慨不已。是啊,共产党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个最圣洁的名字,共产党员个个都应该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典范。据我看来,这八个大字也是陈元方同志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正包惠僧是中共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一员,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未加入共产党之前,他已关心国家兴亡,百姓疾苦,利用记者身份揭露教育界及社会的黑暗,公开支持五四学生运动;加入共产党开启了他革命生涯的旅程,不畏险境出席党的一大、开展工  相似文献   

17.
凡读过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都熟悉李鼎铭的名字。1941年,他当选为边区政府副主席,实实在在当了一回共产党的官,他提出的“精兵简政”提案,毛主席一字一句地抄在笔记本上…… 从中间偏右到坚决拥护共产党 1940年初,为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在各抗日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的任务,即在参议会和政府工作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占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工商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他从1945年至1994年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在工商界工作。他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满腔热忱地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就是王际清同志,人们习惯地尊称他为“际老”。  相似文献   

19.
正袁振英,对于当今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然而这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名字。他是上海、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但是,在党创立之初,他很快就与党脱离了关系,致力于学术研究。他曾于1928年初,因"共产党重要分子嫌疑"而被当局监禁;"文革"期间,又因"现行反革命罪"遭到逮捕,直到1979年去世后才得以平反。求学香港,涉猎新的政治思潮1894年7月,袁振英出生在广东省东莞县  相似文献   

20.
张君劢(1887-1969),原名嘉森。生于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他的一生既参与政治,又精研学术.以“不因哲学忘政治.不因政治忘哲学”自勉。并怀抱其实现民主宪政的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近现代纵横捭阖、波诡云谲的政治活动中。他既因反对国民党而被绑架和软禁,又因支持国民党的反共内战而成为蒋介石的贵宾;既和共产党关系密切,周恩来送他“民主之寿”的寿匾,又被共产党列为43名战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