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英国《历史揭秘》/2014年9月刊英法百年战争不是一次战争,也不止百年。它是1337年—1453年间,由历代英格兰国王和法国国王进行的王位之战。在14世纪初期,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作为法国国王腓力六世的诸侯,依旧拥有法国领地,也就是说爱德华三世需要向腓力六世进贡。可是两个国家的国王本来应该是平等的。这种不对称埋下了积怨的种子。当法国支持苏格兰挑战英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著名的诗人、戏剧评论家艾略特(T.S.Eliot 1888—1965年)在1935年所写的戏剧《坎特伯雷谋杀》,生动讲述了在12世纪的英格兰,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马斯·贝克特在教堂中被国王的骑士所谋杀的事件,而这位国王便是金雀花王朝的创立者亨利二世。一、早熟的政治家,尊贵的国王公元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渡过英吉利海峡,征服了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占领了英格兰,开启了诺曼家族的统治。  相似文献   

3.
13世纪末,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对手法国结成联盟,此联盟严重影响了英格兰的对法战争。在对法关系中剔除苏格兰因素,成为中世纪后期及近代早期英格兰努力征服、控制苏格兰的主要原因。1603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实现王位联合,通过王位联合英格兰达到了控制苏格兰的目的,但这只是暂时地解决了苏格兰问题。17世纪末18世纪初,英格兰与法国不可避免地成为近代争霸的两个主角,而此时的苏格兰议会已取代共主国王成为苏格兰的权力中心,英格兰无法再通过王位联合达到控制苏格兰的目的。为防止苏格兰与法国再度结盟,英格兰最终选择与苏格兰合并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  相似文献   

4.
英国方面把占有爱尔兰的合法性,上溯至1155年罗马教皇阿德里安四世为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写的《祝祷书》。爱尔兰方面通过文献释读,用《抗议书》否认《祝祷书》是英格兰征服爱尔兰的合法性依据。《祝祷书》与《抗议书》形成了历时性对立关系,对立的焦点是爱尔兰的宗主权,而非现代民族国家的主权。  相似文献   

5.
刘畅 《史学月刊》2024,(2):76-86
自1066年诺曼征服至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是英格兰封建王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封建王权与地方社会的关系以国王和郡守为典型代表,大致呈现三个阶段。首先,三次郡制改革体现了诺曼征服后国王加强地方统治的决心,且国王在二者关系中占据主动。其次,郡守的身份地位和职能属性反映了国王所推行的地方代理人制度,表现为封建王权对地方社会的主动介入。最后,郡守对国王的反抗代表了这一时期地方社会与封建王权之间的权力紧张。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国王和郡守的关系不仅透视出王室政府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博弈与妥协,也凸显了封建王权介入地方社会的最终目的和行为本质,进而二者在权力调适下趋于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6.
<正>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苏格兰组成,首都在英格兰首府伦敦,习惯上称英国(本来英国专指英格兰England)。英伦三岛是指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由于北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所以不包括在内。历史上英国曾发行过很少量的面值1镑的金币,材质含金量为91.7%,重4g,直径19.3mm。正面为国王头像,背为圣乔治屠龙图。1镑流通硬币自1983年4月21日开始发行。新发行的硬币圆形,材质为镍黄铜,较厚,  相似文献   

7.
以中书省卷轴为代表的王室档案是中古英格兰史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史料。在中书省卷轴中,重要的有"公函卷轴"、"密函卷轴"、"罚金卷轴"、"令状卷轴"、"特许状卷轴",其内容包罗万象,记录了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社会的各个层面,囊括了国王、教俗贵族、中小骑士、普通教士等几乎整个社会阶层,对于我们了解当时英格兰的社会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詹姆士一世与普通法院法官柯克争论的焦点是,国王是否有权干涉司法审判。争论的起因是教会法院与普通法院有关什一税诉讼案件的管辖权之争,詹姆士一世是苏格兰人,不了解英格兰的传统,他以君权神授的理念执政,认为国王有最高司法权。柯克以中世纪的观念坚持"王在法下"。但这场争论发生在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因此具有现代社会的宪政意义。  相似文献   

9.
《埃塞尔伯特法典》是肯特国王埃塞尔伯特(约587-618年)在位期间颁布的法律,是为我们所知的英格兰在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典。为我们认识"前封建"国家,也就是从部落联盟向地域性的封建国家过渡时期的早期国家,提供了相当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2011,(1):29-29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早在8世纪这里就有一座修道院。1045年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答应教皇去圣地朝圣却没有去,为了"赎罪",他应教皇要求在此兴建新的教堂献给圣彼得,因此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真正名称应该是"圣彼得教堂"。  相似文献   

11.
岳蓉 《民族译丛》2004,(6):50-56
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原是不列颠岛上两个比较大的独立政治实体。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入主英格兰后,力主对两王国进行政治整合与民族整合。这一政策的制定并非完全出于建立个人统治的政治谋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詹姆士顺应两王国历史趋势的举措。然而,由于历史宿怨、独立的国家形态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两个民族的融合远不及两王国的王朝联合那样容易,詹姆士的整合政策最终遭致失败。  相似文献   

12.
正1214年7月27日,在法国北部一个叫布汶的小村附近爆发一场大战(史称布汶战役),交战双方是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统领的法国军队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四世指挥的反法联军,战斗持续了三个小时,起初反法联军占上风,最后以法兰西人获胜而告终。这个战役是按照反法联盟牵头者英格兰国王约翰设计展开的,他原计划兵分两路,自己率领一支部队从南向北攻,另一支部队由奥托四世率领从北向南攻,从而以钳型攻势困住  相似文献   

13.
起初,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在宗教上都是异教徒,但在7世纪,所有的盎格鲁-撒克逊国王及其臣属都皈依了基督教。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兴起,教堂捐等教会税开始见诸盎格鲁-撒克逊法典中。教会税是盎格鲁-撒克逊教会财富的一个重要来源,尽管教会拥有政治权力,在民众中间拥有道德权威,但是,教会税也增加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沉重负担,使中世纪早期英格兰的乡村生活更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英格兰民众教育是随着英格兰教堂的产生而萌芽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作为教会事业的阶段、作为慈善事业的阶段和走向国家事业的阶段。历经近1200年的实践,英格兰人认识到"教育和培养"是国家的一件大事,英格兰民众教育最终走向国家事业,具体表现在颁布工厂法、建立教育管理的专门机构等5个方面。英格兰民众教育的发展对现代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孕育了19世纪英格兰民众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英格兰东南地区城市从中世纪以来就是英格兰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特别是港口城市在本地区的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相关成果,对中世纪英格兰东南地区港口城市的发展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面对黑死病流行之后的人口危机,英格兰议会多次颁布劳工法令,试图限制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研究中世纪英格兰的劳工法令,对于了解当时英格兰王室应对危机的方式,进而理解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学界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劳工法令的效果上,对法令本身缺乏足够研究。本文通过研究指出,中世纪英格兰劳工法令在颁布之初得到严格执行,并有效遏制了劳动力价格上涨。另外,在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劳工法令是英格兰王室政府协调利益集团关系和干预经济社会生活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7.
英格兰东南地区城市从中世纪以来就是英格兰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特别是港口城市在本地区的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研究相关成果.对中世纪英格兰东南地区港口城市的发展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最好的安排     
从前有一个小国,人们生活得很快乐,因为他们有个爱民的国王和宰相。国王除了处理政务外,最喜欢打猎或是带着宰相微服出巡。一次,国王去打猎时,不幸被一头花豹咬掉了一节小指。国王闷闷不乐,找宰相来饮酒排解。但宰相却说:"大王,少了一小块肉总比丢了命好。想开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一听,更  相似文献   

19.
1450-1650年英格兰人口运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450-1650年是英格兰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从农业明向工业明过渡的重要时期。同时,在英格兰人口史上,该时期也具有重要意义。英格兰人口摆脱了14世纪中期以来一百多年不断下降的困境,从15世纪中期起到1650年一直呈持续增长状态。本试图对这个时期英格兰人口增长的基本状况和原因进行研究,并分析这个时期英格兰的人口增长对其社会经济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1707年,苏格兰自愿选择与英格兰合并,苏格兰与英格兰开始共同营建一个新的国家。合并为苏格兰带来了单靠自身力量无法企及的高度繁荣。从苏格兰自愿选择与英格兰合并,至合并为苏格兰带来高度繁荣,苏格兰政治家的选择为民族主义的终极追求问题开辟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