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沅湘江一带五月初五包粽子的习俗传到肃州后融了肃州当地的生产特点、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形成了肃州特有的端午文化和民风民俗。肃州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米糕,喝雄黄酒,洒雄黄水外,尚有许多本地习俗。  相似文献   

2.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农时节日,其中的节俗,如吃粽子、赛龙舟等,都与端午所处的特殊季节有关。但是,中国的端午节随着下南洋的华人传到南洋地区之后,尽管南洋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与大陆大不相同,南洋的华人仍沿袭了在汉历五月初五过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的习俗,对于南洋的华人而言,端午节成为保持民族记忆、强化与故土的文化纽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李亚妮 《沧桑》2014,(5):115-118
我国重要节日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主要有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等活动。台州元宵习俗与各地习俗有相同之处,又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十四夜过节,吃糟羹,观针刺无骨花灯、橘灯以及"间间亮"。这些独特的元宵风俗,具有英雄崇拜色彩,浓郁的慈孝之风,鲜明的橘文化等台州地方历史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刘青海 《中华遗产》2007,(8):138-147
和中国一样,端午节是韩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过和国人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不同,江陵端午祭是由代表韩国人的传统信仰、巫俗、儒教、道教等相结合的一系列祝祭活动。由于保存了大量传统民俗,江陵端午祭于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重要文化财第13号。2005年11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些以祈福为目的的祭祀和表演,无论是歌舞还是戏剧,都充满世俗的喜乐气息,成为我们了解韩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30日,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此召开第四次会议,批准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大部分组成的"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6.
和中国一样,端午节是韩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过和国人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不同,江陵端午祭是由代表韩国人的传统信仰、巫俗、儒教、道教等相结合的一系列祝祭活动。由于保存了大量传统民俗,江陵端午祭于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重要文化财第13号。2005年11月,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些以祈福为目的的祭祀和表演,无论是歌舞还是戏剧,都充满世俗的喜乐气息,成为我们了解韩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7.
《民俗研究》2004,(2):69-69
2004年端午节前夕,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在北京东岳庙举行端午民俗座谈会。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韩秀珍主持座谈会,刘魁立、乌丙安、陶立璠、高丙中、萧放、麻国庆、赵书、李龙吟等出席座谈会。端午习俗渐渐远离城市民众的  相似文献   

8.
《神州》2014,(19)
<正>"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因为品行高洁,热爱自己的故国,九死而不悔,投江殉国,为后人敬重。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当然,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东南亚多国都有端午节庆活动的习俗。韩国的端午节主要是祈愿谷物  相似文献   

9.
诱人的棕子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个热闹而又难忘的日子。根植于中华文明沃土的端午节,在这天回到了龙的传人的怀抱。伴随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东方巨龙的子孙们开始尽情地以节日的独特方式欢度“端午”。人们身挂香袋,头上或家中插上菖蒲或艾叶,观赏那扣人心弦的龙舟赛会,或者参加那精彩纷呈的斗百草游戏。在这当中,人们自然也不会忘记吃那诱人的粽子。端午节吃粽子已成国人习俗,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龙舟赛会可以不看,斗百草之戏可以不参加,雄黄酒可以不喝,但粽子不可不吃。当吃着那可口的粽子之时,我们可曾想过端午节缘何吃粽子,粽子是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端午习俗大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传说吴国的贤相伍子胥费尽心机,兴吴伐楚,平定越国,但后来却被昏君吴王夫差赐死。百姓可惜他的忠节和目光远大.就在端午节这天纪念他。后来,吴国被楚国兼并,整个南方都成了楚国之地,吴地习俗也就融入了楚国习俗之中。闻一多先生曾在《端午考》文中作过深入考辨。他认为:中国的端午节是从南方吴越地区传播开来的祭祀龙图腾的民俗节日,  相似文献   

11.
黄永林 《民俗研究》2011,(1):203-217
受当时楚国文化传统、政治制度、审美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楚辞》中恋爱习俗描写打上了楚文化鲜明的时代印记。本文在研究《楚辞》中恋爱习俗主要表现形态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其存在与发展的独特文化渊源、内涵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2.
满族的育儿习俗揭示满族的生命价值和教育理念,从祈子、孕妇的禁忌、洗三、满月礼、抓周、游艺等习俗中都可以看出满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虽然满族育儿习俗,继承了民族传统习俗中合理的积极的因子,民俗的变异性又使育儿习俗根据当代社会的特点做出适应性调整,生育观念和育儿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宋代的端午服饰具有辟邪祈祥的节俗功用,也饱含追思缅怀之意,追思先贤、缅怀祖先的情感和精神寄托被融于端午节期间人们的穿戴之中。君民同乐、等级有差,区域共享、南北有异,兼容并包、源远流长等特点,诠释了宋代端午服饰中蕴含的尚中贵和、和而不同的中和之道。宋代端午服饰的文化意蕴随时代发展逐渐丰富,承继中有创新,其形成的端午文化基因至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晋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文明孕育了这一带淳朴的民风。晋南农村生生不息的传统土葬习俗,构成一种独特的法律文化形态。在内容、形式等方面,晋南农村土葬习俗呈现出典型的北方丧葬礼俗特征。这种习俗有其儒家孝道文化的根源,发挥着人心维系、社会调控、价值塑造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对当今的法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有所助益;同时,也存在用地问题、浪费问题等弊端,应加以法律规制和改造。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已由文化部申报为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作为中国最大的民俗节日,深受人民的重视和青睐。各地庆祝春节的传统习俗枚不胜举,笔者想谈谈大同地区的春节习俗。  相似文献   

16.
淮安是著名的美食之乡、淮扬菜的重要发祥地,淮安的饮食习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饮食习俗可以透视出淮安人独特的地域文化性格。求新求精、质朴善和、热情包容、崇文尚义是大多数淮安人所具有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秦炳贞 《民俗研究》2010,95(3):243-252
山东地方志中对节日饮食习俗有丰富的记载,将这些习俗置于山东的历史文化环境中进行解读,会发现山东地区的岁时饮食习俗蕴含着古老文化的因素,蕴含人们对和谐吉祥生活的追求,并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蕴,这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山东岁时节日文化、饮食文化乃至山东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屈淑琼 《神州》2012,(8):11-12
“耍歌堂”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和文化特征,展现了排瑶的历史变迁、民间信仰、文化艺术、风情习俗等。把这样魅力独特的瑶族风情,神秘瑰丽的瑶族文化,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大力挖掘、宣传和推广,对传承和发展瑶族传统文化,对促进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是又一个民族文化浓厚的节日。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内容极其丰富。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中国古历二月初二,又叫春龙节、龙头节、青龙节等。很多习俗都与龙有关。如吃饼叫吃"龙皮",吃小饺叫吃"龙耳",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儿童在这天剃头叫"剃龙头",妇女这天不做针线活计,说为避免伤了"龙眼",不许动剪刀,说是怕剪断了"龙脉"。明清时代还盛行家家户  相似文献   

20.
端午杨源     
王敏 《旅游》2010,(6):70-75
一直以为,作为中华民族五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属于投江汨罗的屈原,属于龙舟,属于菖蒲、艾叶与粽子,属于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到了福建省北部的偏僻山区政和县杨源乡才知道,端午的含义其实远不止这些。送喜绳的温情祝福其实我到杨源的初衷,倒不是为了端午,而是因为要写一篇介绍茶乡政和的文章,从朋友口中知道这里有一个奇特的习俗——新娘茶,于是想来体验一番。朋友是本乡本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