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高昌吉利”的铸作时间和钱币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昌吉利”无疑应是高昌国铸造的铜币。所谓独立存在的高昌国,历史上计有:5世纪后期先后由阚氏、张氏和马氏相继统治的高昌王国,6世纪至7纪中期由麴氏建立的高昌王国,9世纪后期至13世纪末则有高昌回鹘国。收藏和研究钱币的人都知道,回鹘统治时期的高昌国,曾经铸造和通行单面回鹘和双面回鹘的铜币,而“高昌吉利”则为汉铜钱,因此,“高昌吉利”铸作于高昌回鹘国的观点可以排除。  相似文献   

2.
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古墓,1973年新疆吐鲁番市三堡乡阿斯塔那古墓和2004年10月吐鲁番市二堡乡巴达木古墓经科学考古发掘出三枚“高昌吉利”铜钱后,引起中外钱币学界的重视,成为研究者和收藏家热议的话题。近期,一些专家、学者对“高昌吉利”铜钱中的“吉利”二字又有新的探索和论述。  相似文献   

3.
“高昌吉利”钱以国名“高昌”入钱。高昌座落在今吐鲁番市火焰山南麓 ,是古代西域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都。高昌故城从公元前1世纪末以高昌的身份出现在新疆的历史舞台 ,至 1 4世纪中叶的元朝末年衰废 ,其间由高昌郡、麴氏高昌、西州、和州、火州和哈刺火州直到回鹘高昌 ,经历了 1 4个世纪。1 96 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为人们凭吊游览的胜地。“高昌吉利”钱加入“吉利”二字 ,是古老中国固有的趋吉纳福思想的真实写照。该钱厚重古朴 ,铸工精致 ,文字精美 ,“笔画横则藏头匿尾 ,竖则…  相似文献   

4.
宋志永 《新疆钱币》2005,(3):129-129,133
近年来谈论“高昌吉利”的话题,越来越多了。究其原因,与近两年来国内外对中国古钱的收藏不断升温有关。尤其对一些存世稀少,铸造精美的古钱,更是不惜代价狂热追求。高昌吉利古钱便名列众多藏家的追求当中。  相似文献   

5.
对“高昌吉利”钱币性质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昌吉利”钱币是泉界学者和收藏爱好者远没有谈论结束的话题,诸如钱币出土存世情况、铸造的时限、铸造的历史背景、铸地、版式版别、使用性质等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些问题已经明朗化,有些仍在探讨,有些还需要进一步“确正”。笔者读完王永生老师“‘高昌吉利’钱币考——兼论隋唐之际高昌地区的文化融合”一文后,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6.
笔者觅得两枚斜肩弧足空首布(封底)。一枚为“卢氏”布,铜色褐绿,形制规整,左足尖断裂,高72mm,宽45mm.重23.77g。背而三条斜竖纹,两斜竖中有文似篆书“卢氏”二字。卢氏,地名.战国属韩,在今河南省卢氏县境。另一枚为“武”布,高71mm.宽45mm.重1726g.空首已残落。  相似文献   

7.
李莱清 《新疆钱币》2005,(3):124-128
在新疆钱币中,“高昌吉利”钱仍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笔初涉泉河,对此也颇有兴趣,故不揣浅陋,将个人意见简述如下,以就教于泉界前辈和广大同好。  相似文献   

8.
对“高昌吉利”钱探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1988年开始在吐鲁番市政协从事文史撰写和编辑工作,因工作机缘涉足古钱币收藏。经过20多年的寻觅,在吐鲁番的乡镇村庄征集到“高昌吉利”铜钱十八品,转让泉友,交流九品,还有九品珍藏在我的古钱箧中,现展出供专家研究与同好共赏。  相似文献   

9.
笔近期在库车县收到一枚唐“建中通宝”钱。该币做工精整,面字口深峻,“建”字左倾,“中”字高,“宝”字低,整体看面向左倾斜;直径23.2mm,厚3mm,重量6.4g,做工精整,包浆熟美,属大样建中。据王永生先生考证,“建中通宝”为大唐驻安西守军在古龟兹(今新疆库车县)所铸,形态异于常品。而一般大样直径在23mm左右,厚度在2mm左右,  相似文献   

10.
“高昌吉利”钱以国名“高昌”入钱。高昌座落在今吐鲁番市火焰山南麓,是古代西域的军事、经济、化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都。高昌故城从公元前1世纪末以高昌壁的身份出现在新疆的历史舞台,至14世纪中叶的元朝末年衰废,其间由高昌郡、麴氏高昌、西州、和州、火州和哈刺火州直到回鹘高昌,经历了14个世纪。真可以说是声名煊赫,名闻遐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凭吊游览的胜地。  相似文献   

11.
李家奎  鞠起志 《安徽钱币》2007,(3):32-32,I0002
鞠起志藏有一枚祖传贵州官钱局铸造的“估平壹两足钱”银饼,径24.0mm,高11.0mm,重36.3g。  相似文献   

12.
我收集到两张西纺第一厂(现咸阳西北第一棉纺厂)厂内代金券。此券蓝色,有红色002034编号,宽117mm,高77mm,未流通。上方正中“西纺第一厂”,左右均纪值“伍万”,分书四角上下。中央横书“伍万圆.”两侧为右“古”左“渡”两个变形球状美术字。券的右、左两侧分别竖书“在厂流通”和“出厂作废”。下方正中上排“购物凭证”,下排为“1950”纪年(封二图2)。  相似文献   

13.
蔺西峰 《新疆钱币》2006,(4):57-57,58
该钱面文:穿上下为“洪武”.左右为“天下太平”;背文:穿上下为“圣旨”,左右为“午人存日月明”。直径27mm,穿8mm,重7.6g左右。  相似文献   

14.
马立新 《新疆钱币》2006,(1):61-61,63
本人藏有两枚铜钱钱牌,一枚为伊犁官钱总局发行的壹钱黄铜钱牌,长69mm,宽7.9mm-8.5mm,厚2.7mm,重11g,呈长条形状。正面正中刻有“壹钱”字样,上下刻有简单的花卉图纹,在花卉图纹中分别有打压而成的桃型和石榴型防伪标记。背面刻有“官钱总局”四字。该钱牌是以铜代银折合制钱100文铜钱牌。  相似文献   

15.
1.凉造新泉:传世品1枚,五十年代入藏,钱经20、穿径7毫米,属中型。钱文篆书直读,"凉造"二字方正,"新泉"二字瘦长。面背均有内外廓,铸造不甚精良。2.高昌吉利:传世品1枚,五十年代入藏。钱鎏金,钱径26、穿径8毫米,重12克。钱文为八分书,旋读,素背,制作精湛。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丝路钱币  相似文献   

16.
陈锐 《安徽钱币》2008,(1):17-18
介绍笔者珍藏的一枚宝泉局嘉庆通宝部颁样钱,此钱大样,角头双点“通”,开口“贝”,满文“宝”不出头。宝泉局设有五厂,此版为四厂铸钱标准样式。其径28.5mm,穿5.5mm,厚2.0mm,重6.8g。铜质精润,穿口修整打磨光洁,外郭边缘呈鲫鱼背隆起,文字精整,笔画细硬方直,棱角分明,锋芒毕露。钱文“宝”字末笔捺与背满文“泉”字末笔收尾奇大。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春.笔者在吐鲁番火焰山一带(即高昌故城所在地)收集到一枚汉粟双体文“开元通宝”钱(见图)。钱面的铭文为“开元通宝”,“元”字首横加长(大头元),第二笔左挑,连点走之儿“通”,为中期开元通宝钱;钱背为突厥粟特文.粟特文在钱背的廓和穿之间围成一圈。经测,径26mm,穿6mm,厚1.8mm,重3.4g,钱锈入骨,青铜制作,钱体虽有锈蚀,但钱文清晰,内外廓周正。  相似文献   

18.
吴保华  沈维臣 《安徽钱币》2007,(1):29-29,F0003
宿州最近出土一批大泉五十,从中捡出一枚脱谱合背奇品(封三),一面为“大泉五十”,另一面为旋读“大泉十五”。其中旋读一面与谱载差别很大,可谓诸谱无载。该钱径28mm,穿7.5mm,厚3.2mm,重5.82g。深坑绿锈披挂钱体,开门见山。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节前,我收到一枚喀局当百咸丰元宝。据原主人介绍,这枚大钱系和田某农家钉在房门上作避邪用,故钱缘被钻一小孔,内外郭也遭到人为磨损,但钱文清晰,钱貌无损。其地张锈色包浆自然,为传世之物,红铜材质。面汉文“咸丰元宝”,背穿上下为汉字“当、百”,穿左满文、右维吾尔文“喀什噶尔”。钱径39.5mm,穿径11.0mm,缘阔约5.7mm,厚2.1mm,重20.4g(封二)。  相似文献   

20.
近期疆内发现一枚江西鄱阳县方锭。此方锭为方形,长95mm、宽82mm,上下为翘形状。左侧高55mm、右侧高59mm。锭面铸有17枚方形戳记。每戳一字,共计17个字。上款从右往左横读:“鄱阳县”。下款从右往左上下竖读:“光绪壹拾玖年肆月伍拾两匠同和”。字为方戳繁体阳,重185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