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侯飞 《郑和研究》2001,(2):33-39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他在15世纪前期所进行的一系列伟大的航海壮举,使我国当时的航海事业遥遥领先于西欧各国。史学界对于郑和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对于郑和下西洋与中国海权思想发展有关问题(包括郑和下西洋以谋取海权的目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建议在已发现而尚未命名的小行星中,命名一颗小行星为“郑和星”。在我国所发现的千余颗小行星中,不断地有以人名、地名,甚至企业名命名小行星的报道。今年当举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祈盼能命名一颗小行星为“郑和星”。郑和是世界级的航海家,他的历史地位已越来越为世人所公认。  相似文献   

3.
《郑和研究》2001,(2):1-1
在中华民族昂首迈进新纪元之际,中共中央正式决定中国政府筹办2005年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品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的一件大事,必将积极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开创郑和研究事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在1998~的国际海洋年,郑和被尊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航海探险家之一。约600年前,郑和率领着最庞大的舰队,从璀璨的东方航向启蒙中的西方;600年后,人们对他的推崇,却从文明鼎盛的西方回到正在奋起的东方。600年间的物换星移,令人掷笔而叹!如果,当时郑和的船队绕过了非洲的好望角,抵达欧洲甚至美洲,那么整部人类的现代史是否将有全然不同的面貌?在沉浸于历史想象的片刻时,我们似乎必须先回头想想,我们对郑和及他下西洋的故事究竟了解多少?郑和,明朝人,世称“三宝太监”,曾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这是一般人对他普遍的了解,也是仅止于此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2005年。我们将迎来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受马来西亚国际教育与文化交流基金会和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委托,上海造币厂铸造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铜章(图见封2),这是一枚再现世界航海史上伟大壮举的大铜章。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郑和研究》2005,(1):1-1
今年2005年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年份。600年前,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开始了七下西洋的首航。值此伟大历史事件600周年到来之际,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决定开展一系列活动,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相似文献   

7.
《郑和研究》2006,(1):10-11
2005年6月16日至17日,海军在北京召开了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研论会。中央国家机关、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和海军机关、部队、院校、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7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主办。国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姚明德主任、国家海洋局办公室吴金友主任应邀出席了会议并讲话。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2篇,有17名同志作了大会发言。会议围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新世纪的海洋观和科学航海观、发展我国海洋事业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形势下海军建设与和平运用等主题,分别从海洋政治、海洋经济和中国海军的战略发展等角度,开展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8.
于继增 《文史月刊》2005,(11):44-49
郑和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也是打开海上中西交通和贸易往来的第一人。据《明实录》记载,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时间是“永乐三年六月己卯”,即公元1405年7月11日。近代以来,国内外对郑和的研究一直没有间断过;随着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成功远航60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这种研究工作和实证考察更趋活跃,并且有了许多新奇的发现及理论建树,使郑和这位“海上巨人”的面貌逐渐清晰,历史上一个个谜团也慢慢解开了。破解这些谜团,包括关注那些新产生“未解之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郑和在28年间七下西洋这一伟大壮举的历史价值,也引起人们无尽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杨斌 《郑和研究》2007,(3):48-50
古城南京新“四十八景”.中有“宝船厂遗址”一景,其址在定淮门外漓江路(原称“中保”村的地方),西近长江,是明初郑和奉上命下西洋建造宝船之地。政府为保护遗址筹集数亿元资金,在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历时数年将遗址建成公园,终于在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首次率船队下西洋600周年前夕对民众开放以示纪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首航600周年。作为郑和下西洋起锚地的江苏太仓,各种主题纪念活动紧锣密鼓地展开。日前,经省发改委批准,太仓将建设郑和公园项目。  相似文献   

11.
荣生 《郑和研究》2005,(1):74-74
为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海明同志于2003年12月编写了一本《郑和下西洋100问》。从郑和身世聪明才智、七次下西洋起止时间、所到之处、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等各方面的问题,总计100题问及解答,有的问题颇有新意,可供知识竞赛或宣传研究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首航600周年。600年前.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中国船队七下西洋.集中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航海水平和友好.比西方探险家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远洋航行早了约一个世纪。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伟大壮举.从此揭开了世界大航海的序幕。郑和下西洋每次都在福州候风开洋.与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福州还留存着很多与郑和有关的遗迹、遗物。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24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型图片展”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科技博物馆开展。近80幅图片和上百件文物再现了中国对外交往史和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壮举,展现了中华民族开拓进取,爱好和平的传统精神。此前该图片展已经在泰国、孟加拉国等国展出。今后展览还将前往意大利,土耳其等国举办。  相似文献   

14.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600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探询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年7月我在南京参加“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的时候,请教郑和研究领域资深专家,但是对此都十分谨慎。他们看了我新出的一本《郑和七下西洋》,觉得里面的一些观点有些新意,鼓励我的研究,我深受鼓舞,便将一点想法展示于众,以求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朱鹰 《文史博览》2005,(12):35-35
2005年7月11日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经国务院批准,这一天被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以后每逢7月11日,从政府到民间,都要予以庆祝。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对这一旷世盛举表示纪念,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历史学会和北京大学亚太研究院共同发起主办的“世界明与郑和远航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7.
刘会 《郑和研究》2006,(1):47-47
江苏省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下发给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的表彰通报说:“我省举办的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项纪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8.
在2002年10月中旬于南京召开的“迎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范春歌女士报告了她重走郑和路的事迹,听后令人感奋和敬佩。报告中描述她在柬埔寨吴哥的访问及对历史的追忆。她确信,近600年前,郑和到过真腊(今柬埔寨)和吴哥,故而她才去重走。  相似文献   

19.
《郑和研究》2005,(3):19-21
“郑和七下西洋”是炎黄子孙的骄傲,郑和是中华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和七下西洋”具有“热爱祖国、睦邻友好、科学航海”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航海600周年的纪念年,积极宣传郑和伟绩和大力弘扬郑和精神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年周年。7月随着气温的上升,全国各地纪念郑和远航600周年的活动也达到高潮。7月4—6日.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和组织,由国家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动筹备领导小组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传承文明走向世界和平发展——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六朝古都南京和江苏太仓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