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思想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二勋  秦耀辰 《史学月刊》2003,(11):109-116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与自然关系认知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和飞跃,是人类痛定思痛后的明智抉择。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经历了人和自然的原始统一、农业文明时代朴素的“天人合一”、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冲突和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等几个主要阶段。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理想与追求,也是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朱玉坤  鲁顺元 《攀登》2003,22(4):48-53
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有着特殊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人类生存行为表现出既与自然环境矛盾冲突的一面,也表现出适应协调的一面。在探索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进道路上,要为恢复与改造自然生态环境努力,更要发现和总结人类在挑战环境制约实践中的创造。  相似文献   

3.
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美云 《攀登》2006,25(4):94-96
事实证明,生态环境恶化,会诱发人类许多疾病的产生,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诱因是自然与人产生了冲突,造成生态危机。人类只有从深层次上重新认识和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人类健康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的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是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  相似文献   

5.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探讨,提出树立生态旅游理念,培育生态旅游文化,需要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由于环境的多样化,人类文化也是多样化的。环境与文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关系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对自然的不断改造和对自然界的变化不断适应的过程.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是地球表层的生态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原生的自然环境了,而是愈来愈深刻地融入了人类活动的意蕴.  相似文献   

7.
牛小江 《神州》2011,(10):140-140
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牛小江 《神州》2011,(23):140
化学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9.
周燕平 《风景名胜》2021,(5):0173-0173
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提高。绿色建筑是指在一定社会时期内,建筑施工时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适用、舒适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建设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出现资源过度开采、能源紧张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对此,只有贯彻落实绿色建筑理念,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才能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态移民工程是将原来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相对适宜生存的地方,首要目的就在于降低迁出地生态环境的人口压力,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是当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时被迫实行的扶贫迁移策略。环境的改变会引起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改变,产生文化变迁。只有适应文化变迁的文化才能生存下来,文化的变迁导致了文化的适应。文化适应的结果是文化变迁。生态移民对民族原有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新旧文化因为环境的改变不断地冲撞、重组、融合形成一种适应新环境的新的文化体系。文化在变迁适应中不断的创新发展。本文就粗略的探讨一下因为生态移民环境改变后文化的变迁与适应。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环境文化是指人类认识、适应、利用、改造、保护自然环境的物质文明和相应的精神文明的总和。环境文化是"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并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生态文明观的立足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依法执政能够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要求,可以使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革与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也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依法执政能够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要求,可以使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革与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也是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李清源 《攀登》2005,24(Z1):65-67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青海地区生态优势、环境价值明显,但是其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推动青海可持续发辰、构建和谐青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论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本质状态和关系。建立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面的、高层次的和谐,是人类的最佳生存状态,是人类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系统的平衡态。这一价值追求贯穿于人类实践史和人类认识史的全过程。人类的发展既显示出向这一终极目标前进的坚定性,也表现出发展的曲折性、层次性和阶段性。人类一直在不懈地改善环境、改善自我,坚定地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7.
李清源 《攀登》2005,24(12):65-67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青海地区生态优势、环境价值明显.但是其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推动青海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青海意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高苏 《风景名胜》2021,(5):0120-0120
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突破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两种传统生态价值观的根本对立 , 实现了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有机统一。体现了辩证思维、矛盾思维、系统思维等缜密的哲学逻辑思维。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有效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 大力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石丽丽 《区域治理》2022,(13):110-113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生态环境逐渐受到破坏,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社会各界对于生态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在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必须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尤其需关注水土保持工作,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但是在当前的基层水土保持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对此,本文首先对水土保持工作内容和重要性进...  相似文献   

20.
温钰萍 《风景名胜》2021,(8):0006-0007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也有了越来越重要的认识。为了加强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相结合是一种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将针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展开讨论,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具体实践内容。希望能通过海绵城市的建设来帮助生态环境与景观设计之间有效协调,从而打造出优美绿色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