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作为“六畜”和“十二生肖”之一,常被视为吉祥辟邪的化身,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疆考古发现大量的与鸡形象有关的文物,表明新疆自古以来就与中原地区保持密切联系。中原地区鸡崇拜和丧葬用鸡的习俗随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并被当地居民所接受,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对新疆产生深远影响的历史见证之一。  相似文献   

2.
秋阳 《贵阳文史》2005,(3):38-39
“马、牛、羊、鸡、犬、豕”的鸡,在六畜中排行第四,而在十二生肖中,退居第十,亦先于狗、猪。今年是鸡年,按十二生肖,应是十二年轮回的第十年,即酉。逢酉必为鸡,今年的鸡为乙酉。依干支六十年轮回,则有五个鸡年,即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属鸡的人过完五个鸡年,也就年届花甲了。  相似文献   

3.
鸡。相传是天宫里的吉祥鸟而流落到凡间来的。所以古往今来均视之为吉祥物;至今,民间仍流传着“雄鸡报喜”,“金鸡纳福”等吉祥语。今年适逢“鸡年”、而在广州流行的有关鸡的熟语又非常丰富,值此金鸡鸣春之际,笔者略谈数则。  相似文献   

4.
“东安鸡”是一道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美味佳肴,被列为国宴菜谱之一、八大湘菜之首。东安鸡的发源地就在今天的湖南省东安县,它始于西晋,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5.
《神州民俗》2010,(9):56-56
我姓鸡,请帮忙起个名吧 给儿子征名结果是:“鸡蛋”、“鸡低批”、“鸡屁股”,这名字怎么叫得出口。 有人姓鸡,他为儿子的名字愁坏了。他在网上发帖,“我姓鸡,孩子该叫什么好?”  相似文献   

6.
青瓷鸡首壶     
鸡在古代有特殊的禳灾除凶作用,古人认为鸡有御死辟恶的厌胜功能。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认为鸡是吉祥之禽,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祀典·雄鸡》载:“鲁郊祀,常以丹鸡祀日,以其朝声赤羽,去鲁侯之咎。”而鸡在民间受到欢迎,则多是因为“鸡”与“吉”字同声之故,“大鸡”即“大吉”也。鸡首壶是六朝时期的典型产品。鸡首壶作为酒器,也称“天鸡壶”。这件珍减于浙江省博物馆的东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生肖排列属鸡,俗称“鸡年”。在浩翰的联海中,有不少嵌有“鸡”字的佳联妙对,读来趣味横生,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南地区出土较多时代相当于商时期至汉代的青铜鸡。其中三星堆2号器物坑出土的青铜公鸡形似家鸡,它与象征太阳的青铜鸟等共出,可能用以表现鸡鸣日出。其他青铜鸡多为杖首,或许也与鸡能报晓计时有关。考察这些青铜鸡的形态和出土背景、认识家鸡的动物习性与相关文化现象,或有助于判别此类人工制品所表现的种属并丰富家养动物的辨别标准。  相似文献   

9.
雉比五德     
《中华遗产》2012,(11):37-37
《芙蓉锦鸡图》中,一只雄雉纵身上攀,压弯了芙蓉枝,宋徽宗笔下的这只小鸟既美丽,又有“分量”。它的重更表现在羽毛上:红翼、黄面、白颈、黑尾、青背,正好与中华五色相符,也就顺理成章地与火德、土德、金德、水德、木德对应,引发了宋代禽鸟画的一时风尚。  相似文献   

10.
成县鸡峰山     
王君 《丝绸之路》2006,(6):19-20
鸡峰山离甘肃成县县城15公里,是一处历史悠久的自然风景区。史志中称之为鸡头山,俗称鸡山。由于其山势“奇峰孤耸,直入云际,状如鸡首”而得名。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曾经在秦二十七年,出长安“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也就是说,秦始皇是走进了鸡头山的。当时他到鸡头山显然不是为封禅,而是巡视途经,是为了在俊美古秀的山林景色中游历小憩。清乾隆初年的《成县新志》中,对此颇具想象“:史称秦始皇西略,登鸡头山,命宫娥吹箫,使长子扶苏秉蒙恬军。”可见秦始皇并不是一个工作狂,而是一个满会醉心美景、潇洒放松的凡间帝王。根据…  相似文献   

11.
1982年秋天,一个高级别的中关作家研讨会在美国洛杉矶落下了帷幕。晚宴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我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中,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蒋子龙略加思索,便回答说:“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把鸡拿出来。”金斯伯格兴奋地说:“您是第一个解开这个谜的人。”  相似文献   

12.
1927年初,因曲江商会一纸电函而引发解雇工人的“无情鸡”问题,由于工会、商会、国共两党等诸多势力的介入,最终演化为一场持续50余日的劳资冲突。这一事件不仅集中反映了国民革命后期广州工商两界在利益冲突中迥异的心态及行为,而且,也体现了国共两党对待劳资问题政策的差别,折射出以“阶级协调”标榜的国民党政权在社会整合中为抉择在劳资之间的“公正”立场而面临的两难境遇。从阶级斗争与“工商合行”两种理念交锋而导致以劳资合作来应对此次纠纷的事实中,亦可知中共对工人政治与阶级动员能力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3.
鸡首灶与鸡     
敦煌佛爷庙湾墓群80、D、F、M号西凉墓出土了一鸡首灶明器,这种以鸡为造型的灶台在敦煌地区繁多的祭灶习俗中尚不多见。选用鸡的造型,是因为鸡被古人视为避邪的阳物。这种古代习俗在我国曾持续了几千年,对民族的文化思想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鸡在中国传统民俗中,是吉祥的象征,其原因之一是鸡能避邪。据说,雄鸡是由玉衡星散开而变成的,它的眼睛能避邪。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鸡脚下有两位名叫神荼和郁垒的神,他们手中拿着苇索,专等不祥之鬼,捉到就把它们杀掉。后来人们就做两个桃人立在门旁,将雄鸡的毛放在苇索中用来避邪。  相似文献   

15.
《收藏家》2017,(3)
<正>““鸡鸡”是历代中国画作品中常常表现现的的题材。早在汉代时期,韩婴便在《韩诗诗外外传》中提出“鸡有五德”之说。所谓“五德德德””,,就就就是是指指文文、、武武、、勇勇、、仁仁、、信信。。首首先先,,““头头戴冠者,文也”,常常比喻文星高照,鸿鸿运运当头。也因为“公鸡鸣叫”,取其汉汉字字谐音相关之义则是“功名”。第二,““足足搏距者,武也”,脚踏斗距,虎步生风,是是英英勇刚强的象征。第三,“敌在前而敢敢斗斗,勇也”,如常见的题材《斗鸡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铜鸡的造型及发现手法作了分析,着重考证了古蜀人的“鸡崇祥”观念和精神信仰,认为其应是具有埋于祭祀坑、祭天、祀春以勾通天地人神等文化功能的彝器,系古蜀王的宇宙重器。  相似文献   

17.
《湖南文史》2008,(3):36-36
我们的祖先早就掌握了许多护齿措施。在《礼记》中,“鸡初鸣,咸漱”的记载,证明我国人民于2000年前就知道要早晨洗脸、漱口了。刷牙是在漱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洁牙方法。  相似文献   

18.
屠旭云 《文史天地》2004,(11):59-60
在都匀市坝固镇的苗寨采风发现,逢年过节身着盛装的苗族姑娘小伙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玩一种传统的游戏“打鸡”,也称为打板羽球。姑娘们用竹筒插上公鸡色彩斑斓的羽毛制作成球,两人从中分距三五米,各拿一块椭圆形的木拍对打,你打过来我拍过去,羽毛球在空中飞舞,场上欢声笑语。谁接不着球落地为输,于是换人依次轮流上场对打,十分有趣。  相似文献   

19.
近读唐诗,发现唐人诗句中多次出现“鸡舌”、“鸡香”和“鸡舌香”等字样。如:《全唐诗》卷321权德舆《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一诗有云:芬芳鸡舌向南宫,伏奏丹墀迹又同。《全唐诗》卷391李贺《酒罢张大撤索赠诗》: 金门石阁知卿有,豸角鸡香早晚含。《全唐诗》卷438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中也说: 对秉鹅毛笔,俱含鸡舌香。显然,上引第一、二首诗中的“鸡舌”、“鸡香”,当为“鸡舌香”的简称,诗人为了诗句的工整对仗和受到诗律的限制,故有是简。  相似文献   

20.
李翰 《羊城今古》2005,(4):25-26
国庆节前,蒙陈锦鸿副主编厚爱,赠我一大摞《羊城今古》。灯下翻阅。在2005年第1期上.见到文友韩伯泉教授写的《广州流行有关“鸡”的熟语》。先读为快。受益。之后,文思涌起,遂有这篇续貂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