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西部地区发展 ,是邓小平同志在 90年代初明确提出的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纪之交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 ,不失时机地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这是我们党总揽全局 ,实践和发展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一唯物辩证法认为 ,在事物发展中 ,平衡是相对的 ,不平衡是绝对的 ,从不平衡走向平衡是一种规律性现象。我国地域广阔 ,地区之间经济技术基础、资源禀赋、社会文化和教育水平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 ,我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是同步的 ,而只能是非均衡地向前发…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战略以及以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为最高准则的国际战略思想 ,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变化的基础上,系统地形成了对外援助理念,指出中国在接受外来援助进行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从而为中国的发展赢得了稳定的国际环境并带来了现实的利益和效果。邓小平的援外思想被是新时期我国对外援助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4.
甄喜善 《攀登》2000,19(9):1-3
邓小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战略以及以有利于国内经济建设为最高准则的国际战略思想,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始终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从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坚持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战略思想,并相继相承,一以贯之.毛泽东积极发展尖端科技,同时注重发挥其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的政治功能,为新中国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邓小平紧紧扣住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加强高新科技,以此促进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江泽民反复强调以自主创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力争中国科技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6.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指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贺全胜 《攀登》2001,20(2):10-14
该阐述了江泽民“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现实意义,认为,江泽民这一重要战略思想,为我们积极利用国际市场与资源优势,提高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际影响地位,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走了,他走得是那么急切、匆忙,甚至连香港回归后亲自到我们自己的土地上去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都没有来得及实现。但邓小平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强盛繁荣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共辉。“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将永载史册,世世代代铭刻在人民的心中”。“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将激励千千万万中国人民,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今天,我们缅怀邓小平同志,要化悲痛为力量,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教诲,继承邓小平同志的遗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  相似文献   

9.
丁萍 《攀登》2001,20(Z1):61-64
共和国三代领导人的对外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各具历史特点毛泽东提倡向国外学习,但以我为主,洋为中用;邓小平提倡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大胆探索,求真务实;江泽民则提出坚持与发展并重,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中国步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在启程扬帆之时就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邓小平同"两个凡是"进行了旗帜鲜明的坚决斗争,在他的支持和倡导下,全党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随后,他又亲自主持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科学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胜利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中共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思想,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概括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的形成,既是邓小平科学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结晶,也是邓小平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晶。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国际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基本经验作了系统总结;既突破了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长期束缚,又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提出了关于先富与共富的设想和关于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丁萍 《攀登》2001,20(7):61-64
共和国三代领导人的对外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各具历史特点:毛泽东提倡向国外学习,但以我为主,洋为中用;邓小平提倡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大胆探索,求真务实;江泽民则提出坚持与发展并重,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今年2月19日,中国人民失去了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举国悲痛,全球同悼.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体同志与全国人民一起沉痛悼念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决心化悲痛为力量,遵循小平同志指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之路,更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大的工作成绩,表达我们的决心与信念.  相似文献   

13.
崔秀艳 《沧桑》2009,(5):112-114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顺应时代潮流,形成了各具特色又接力推进的全球化思想,推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本文着重介绍了他们的全球化思想:邓小平的全球化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两个主要观点,即"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江泽民的全球化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动因、二重性、发展方向的论述;胡锦涛的全球化思想主要包含在他提出的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中。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对外政策也进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战略性调整。邓小平同志依据实事求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以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世界人民的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提出  相似文献   

15.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扼要地阐述了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邓小平同志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斗争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为  相似文献   

16.
论新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周边外交历来在其整个外交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国家安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乃至国际地位的改善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的、稳定的周边环境 ,这是中国历届政府力图实现的基本外交目标。大体来讲 ,中国的周边外交政策受到国际格局变迁、中国对外战略调整以及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与制约 ,这同时也和中国决策者的主观认识和世界战略思想发展变化有关 ,大致以 1 0年为期呈现阶段性的变化。本文主要探讨了 50年来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阶段变化 ,剖析其基本内容 ,总结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7.
续修志书与编纂年鉴是两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工作,要使两者协调发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要固守陈式,强调统一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江泽民同志在“七  相似文献   

18.
何庚文 《攀登》2009,28(5):12-17
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推进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进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提出 :“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 ,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为落实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省委、地委都作出了安排部署。政协安顺地区工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加西部大开发大讨论 ,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投身西部大开发。如何充分发挥政协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首先 ,要加强学习 ,更新观念 ,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需要。进一步学习邓小平理论 ,特别是把握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 ,学习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讲话 ,学习中央、省委、地委关于西部大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80多年的战斗历程中,形成了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其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也就是毛刘周朱和任弼时同志,弼时同志去世后,又加了陈云同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