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1956,(11)
据东亚日报的消息,忠精南道公州麻谷寺的风马铜在不久以前被盗。这个风马铜原在麻谷寺的高20尺的五层塔上面的"舍利塔"上放着的。它是在两千年前用金和铜  相似文献   

2.
隋龙藏寺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隋龙藏寺碑是开皇六年王孝儒为劝造龙藏寺所立。据沈涛《常山贞石志》记载:"碑高六尺三寸五分,广二尺七寸七分,三十行,行五十字,额题‘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十五字,有碑阴及左侧,并正书‘开皇六年十二月五日立’,今在正定府城隆  相似文献   

3.
龙门续考     
关于奉先寺的开凿年代关于奉先寺的开凿年代,宋人志磐云:"成亨三年敕洛阳龙门山镌石龛卢舍那佛像,高八十五尺。"此说几成定论。解放后发表的有关龙门石窟的文章都认为奉先寺的开凿始于咸亨三年(672年),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年)。有的还将调露元年(679年)高宗敕建大奉先寺之年作为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的开凿时间,也有的将咸亨三年武氏助脂粉钱修大卢舍那像龛说为建寺造殿。最近有的同志对咸亭三年开凿说法提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孝卫衡铁匠营东北水塘北岸,1964年底施工时发现一座北宋墓。经清理,棺内骨架头侧和肩旁出土木尺(见图)、竹簪、木梳(半截)、影青瓷粉盒(缺盖)、宝相花铜镜(半面)各一件,  相似文献   

5.
刘涛 《文物世界》2013,(6):49-50,63
在太原市永祚寺(即双塔寺)碑廊内保存有一通《近溪隐君家训》碑。此碑原本不是永祚寺之物,据道光《阳曲县志》所载:“城隍庙山门东墙,嵌近溪隐君家训石刻。高六尺,宽二尺,楷书字方二寸。”由此可见,此碑原为太原城隍庙所藏,后迁入永祚寺。  相似文献   

6.
正觉寺     
我初知正觉寺,是在延吉。当时闲翻该地办的《天池》杂志,其上刊载一文:《季羡林与敦化正觉寺》,说季先生刚从泰国曼谷参加完华侨崇圣大学校揭幕庆典飞回北京,即驰函敦化,询问正觉寺建设进展情况,过后,又审看寺院的总体规划图云云。推想,正觉寺的土木之工,或许有它的来由。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句是言指江左之地,关东一带佛事盛否?无所闻,或说至少是在这点上,北不及南。本此,在  相似文献   

7.
荐福寺塔又称小雁塔,是唐长安著名的佛塔之一,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路的大荐福寺内。唐时大荐福寺分南北两部分,塔在南院,与寺隔街相望。寺原占开化坊南半部,塔在开化坊南邻之安仁坊的西北隅。寺创建于唐文明元年(684年),始称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年)改名荐福寺。塔建于景龙元年(707年)。据塔底层北拱门的石门楣上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王鹤题刻,明成化末(1487年)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彻若窗牖";"正  相似文献   

8.
佛顶尊胜陀罗尼造像经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原在沁阳市城西北20公里王范村兴隆寺旧址内。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金石志》载:“唐,王范村兴隆寺陀罗尼经幢。正书‘开元十八年正’,幢凡八面,每面十行,第八面止五行,每行四十三字,高四尺,每面广九寸,在河内县(今沁阳县)王范村。经文不录。‘开元十有八年,岁次庚午正月□□□建。’此系篆书。”另外,关于经幢的发现情况也有记载:“李生家骐来告,其村有古幢,字甚完美,未知岁月,亟令拓之。”并说:“兴隆寺,在王范村,寺外植唐开元石幢,制作宏丽,则此寺之大可知,今至存数楹耳,”由此也可推知兴隆寺在清道光五年时已遭大  相似文献   

9.
英台寺山在江宁縣西善橋鎮,距離南京中華門廿里。山高約三七·八公尺。山北有寧芜铁路和公路,山的東南有石湖村,西南有蟠龍村,在山腰间有英台寺,山即因寺得名。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舞钢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吴育德,退休后爱好捡奇石,10多年来捡奇石200多方。其中,"始祖"奇石的照片被北京邮票印制厂印制在80分邮票上,被收入《中华石谱》。"始祖"奇石被选送参加北京邀请展,受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奇石专家的高度赞赏。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介绍他传播石文化的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1.
凤凰寺在杭州市中山中路325号,原西文锦坊的南边,坐西向东(图1),原名真教寺、礼拜寺.明弘治六年杭郡重修礼拜寺记碑载:"寺创于前元世至元辛已……岁久则日就倾圮,住持掌教满剌亦、马仪辈力图兴起……捐金帛以充土木之费,经始于大明景泰辛未正月,讫工于今年癸酉六月,视旧规,为增广".清康熙九年真教寺碑记载:"创于唐,毁于宋,元辛巳年,有大师阿老丁者来自西域,息足于杭,瞻遗址,而慨然捐金为鼎新之举,表以崇闳,缭以修庑,焕然盛矣.无何,而守者不戒,复毁焉".又清顺治五年重修其教寺记碑载:"清朝鼎建,余衔  相似文献   

12.
清源山读石     
天下奇石说不尽地多,无论你走到哪里,大凡有山有水、人杰地灵的好去处,总少不了三五奇石点缀其间。山山水水因奇石而添景,因奇石而增辉,并由此衍生许多千古绝唱,衍生许多浪漫、凄美的传奇故事。我们不妨套用一下大文豪刘禹锡的名句,叫作:山不在高,有石则名;水  相似文献   

13.
王占军 《世界》2004,(1):25-26
最近,在中国华北太行山区的河北省唐县发现了中国少有的精品生态天然石材——“唐尧奇石”,这是奇石怪岩在中国的又一重大发现。“唐尧奇石”的名称由来缘于唐县古代是尧后裔属地的传说。“唐尧奇石”的发现对生态园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独特而婀娜多姿的外在形态和坚硬  相似文献   

14.
藏经楼位于南京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一块较为平坦的丘阜上,它犹如一颗掩映在林中的明珠,美丽幽雅却没有一丝的俗尘之气。藏经楼的建造,已经有70年的历史了。藏经楼是中国佛教会发起筹建的一座研究经典的场所。934年12月,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发出了关于筹建经楼的报告:……总理陵墓之东、灵谷寺之西,有平坦丘阜一座,深处幽谷之间。前年,曾经测绘地形,决定为藏经楼建筑地点,并请建筑师卢树森担任此项设计。该楼之本身长一百零四尺、宽七十一尺,共分三层:第一层为讲堂,并有夹楼听座;第二层为藏经、阅经及研究等室;第三层则纯为藏经室。楼之后进…  相似文献   

15.
张总 《文物》1993,(12)
北朝是佛教雕塑繁盛的时代。除石泥为质的石窟寺等作品外,金铜佛像也是重要的一种。仅《魏书》中即载,"兴光元年秋,敕有司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以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十五万斤。"天安二年"又于天宫寺造释迦立像,高四十三尺,用赤金十万斤,黄金六百斤"(《释老志》),"太和十九年六月,徐州表言丈八铜像汗流于地。""永安、普泰、永熙中京师平等寺定光金像每流汗。""永安三年二月,京师民家有二铜像各长尺余"(《灵徵志》),"济州东平郡,灵像发挥,变成金铜之色……有司与沙门统昙曜令州送像达都,使  相似文献   

16.
知文明     
<正>考古指证陶寺城址为尧都关于尧都的地点历来众说纷纭,唯有考古资料与相关文献记载系统对比,方能得出可靠结论。根据陶寺都城遗址的考古证据及考古指证的证据链,可知现有考古资料多角度指证陶寺乃"尧都平阳"。陶寺中期王墓出土圭尺,其地中刻度,从物证的角度说明最初"中国"的含义是地中之都,中土之国。陶寺是最初的"中国"。"尧舜禹传说时代"是真实存在的信史;中国最早的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17.
铜山风动石     
说到奇石,不由令人想起《红楼梦》中描述的补天巨石,女娲“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12丈、见方24丈的顽石36501块。”其中还剩“一块未用,弃于青埂峰下”。这块奇石是否存在世间,不得而知,但在闽南风光旖旎的东山岛。确有一块绝无仅有的奇石——铜山风动石。它以巧妙的结构、奇特的身姿、惊险的场面.令人目睹生奇,留连忘返,号称“天下第一奇石”。  相似文献   

18.
福建海岸天下奇石王壮凌风光旖旎的福建东山岛有一块天造地设的奇石——风动石,自古以来名扬中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东山岛与台湾隔海相望,古称“铜山”。是我国南亚热带海滨风景区,1387年,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兴到此建木寨、筑城堡,防御荷夷倭寇侵扰,当...  相似文献   

19.
闽南名山灵通山原称大峰山.位于福建省平和县西南部大溪镇北端,海拔1287米,冈南明武英殿大学上黄道周题写“灵应惑通”而得名。这里群峰林立,岭岩相问.绵延十多公里.火山岩地貌,共有七峰十寺十八景,向来以“险峰、奇石、飘云、清泉”四绝称奇,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观光游览,是历代高士隐逸修行的绝好去处。隐退后的“明朝遗老”张士良不仅同灵通山结下不解之缘.而且在东部天堂风景区留下三处摩崖题刻,是研究明术清初闽南社会状况的重要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20.
奇石园记     
柴宝成 《世界》2005,(8):60-61
有人问我:应该怎样评价奇石园?我说:奇石因是投资6亿多元,藏石4000多块,占地200多亩,存石200多种的集奇石、古树、艳卉、亭榭、长廊、拱桥、碧水、锦鱼、珍禽、名犬、佛塔、木化石、古建筑……于一体的园林之大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