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研究”为国家文物局1999年度科研项目。其研究内容包括专业术语的规范定义及现状勘测、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实验及分析评价各环节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是指特征维度尺寸在1~100nm范围内的一类材料。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表面效应、量子效应及局域场效应三大结构特性,使其表现出一系列与普通晶体和非晶物质不同的力学、磁、光、电、声等性能,使得对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应用前景的开发将成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新热点。 一、石质文物的保护现状和风化蚀变的原因我国有着丰富的文物资源,而石质文物在各类文物中又占极大比重,比如历代的石窟寺、石雕、牌坊、石碑等。这些石质文物暴露在自然界的风化环境中,再加上环境污染的侵蚀,使石质文物受到严重的破坏。若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  相似文献   

3.
石质文物破坏问题不仅在于人为破坏和表面污染,更多来自自然因素对文物的破坏,例如,日晒雨淋、风沙吹蚀、地表水的冲刷、地震、地下水的侵蚀溶蚀。为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阳华岩摩崖石刻露天石质文物病害进行探查,采用无损探测的地面核磁共振方法和探地雷达方法,直接找水的地面核磁共振方法成功探测出摩崖石刻依附岩体地层含水分布状况。探地雷达方法探测出依附岩山体内岩溶、裂隙的发育状况。两种方法探测结果发现,石刻依附岩体内岩溶、裂隙发育,部分区域岩溶裂隙带已成为地下水汇聚场所或流通通道,对阳华岩摩崖石刻构成了极为严峻的侵蚀威胁。两种方法解释结果互为验证,研究结果为阳华岩摩崖石刻的病害治理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威尼斯宪章》1964年公布,但对于中国石质文物保护领域的真正了解来说已经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后期。在此之前,在大量实践文物保护工程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保护理念。威尼斯宪章主要是由欧美的文物保护专家起草的,里面阐述的原则主要涉及欧洲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反映的是西方文物保护和管理的历史过程。但是也要看到,威尼斯宪章是百多年来西方文物保护专家实践的总结,也是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借鉴,并应用于中国的文物保护实践。在石质文物保护的原则和方法上,当今东西方的差别不多。一个成熟的文物保护理论,必须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为背景,因此在中国文物保护领域进行价值评估以及保护程序实施或技术措施应用时,都要考虑中国文物古迹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观念等。  相似文献   

5.
新都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区县博物馆。博物馆自建立已来,把对馆藏文物的保护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多次与四川省博物馆和有关科研单位一起,在文物保护技术及新型文物保护材料应用等多个领域展开广泛合作。馆内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科研队伍,抢救性修复和保护了一大批文物,如东汉说唱、画像砖、画像石棺、镇墓俑等文物。  相似文献   

6.
化学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石质文物保护中所用化学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探讨了一些在石质文物保护中有发展潜能的化学材料。有机硅材料、纳米材料和仿生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深入研究保护材料与石材的相互作用的微观机理,对于开发适用的石质文物保护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隆兴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宋代佛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兴寺集古代建筑、彩塑、壁画等艺术于一身,寺内现存大量珍贵石质文物,包括碑刻40余通、经幢3座以及石牌坊、石造像等。露天的石质文物与寺院共同经历了1400多年的岁月洗礼,受风吹、日晒、雨淋、冻融、干湿交替影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表面污垢、动物侵害、缺失、风化裂隙等病害状况。为最大限度地将现存文物本体所赋存的形象资料及历史信息得以保留和延续,2020年5月20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隆兴寺石质文物保护项目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化学加固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石质文物的加固原则和化学加固材料的种类、特点及应用情况,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化学清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综合性评述了石质文物化学清洗技术。对于石质文物的清洗原则、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的种类、化学清洗技术与其他特种清洗技术的关系、各种化学清洗方法的主要原理和应用实例、贴敷法清洗操作技术等,结合国际国内文献和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希望能为国内石质文物保护工作者开展相关研究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纯阳宫石质文物保护与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华 《文物世界》2006,(2):70-72,80
纯阳宫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坐北面南,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0038平方米(南北长152米,东西平均宽67米)。纯阳宫为供奉唐代著名道士吕洞宾的道观,因其道号纯阳子而得名,因此也称吕祖庙。纯阳宫始建于宋代,经元、明、清几代扩建成现在的规模。现存五进院落。第一院落为上世纪50年代所建,其余四进院落为明清遗留建筑。中轴线由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吕天仙祠”木牌坊、硬山顶的原宫门、吕祖殿、回廊亭、灵宝洞、潜真洞、玉皇阁。宫内总计殿堂70余间。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物数量、质量空前绝后,物保护任务艰巨,是物工作的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南京阳山碑材岩体病害的分析,提出科学可行的维修加固方案及采取相应技术保护措施,并对文物维修工程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常用的几种清洗方法对石质文物模拟污染物的清洗效果进行检验,分析了石材文物表面污染物的病害及污染物成因。对化学清洗、蒸汽喷射清洗、粒子喷砂清洗等常用清洗方法的优劣及清洗效果进行了比较。对几种特种清洗方法的适用性及清洗效果进行了分析,几种特种清洗需要相互配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有效地去除石质文物表面有害污染物,对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做到彻底清除,从而为后续保护和加固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民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它们同属人类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和强势文化不断削弱弱势文化而急需保存我们文化多样性的形势下,加强二者的保护、传承和研究,特别是二者的结合研究,对保存我们文化的多样性,将更具有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为江苏省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物保护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分析江苏省红色旅游与文物保护的现状入手,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红色旅游与文物保护的互动发展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提要:文化遗产学正在日益成型,但其成熟完善的、富于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之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快速发展的遗产保护实践又对此提出了紧迫要求。因而,回顾历史、学习历史当成为现实抉择。系统研究中国文物保护史不仅利于当今社会实践,亦利于传承人类遗产、提升精神品格。在祖国悠久的文物保护历程中.历代皇室、各级官吏、诸多学者以及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都为此付出了各种努力,尽管当初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在客观上都有效保护了历史文物,因此,应当通过组建研究团队、申报专项课题、全面搜集文献等对这些历史贡献展开全面研究.从而成就一部中国文物保护史。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要求普查者对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进行登录,但在登录时出现了所有权认定不准确现象,由于《文物保护法》中对国有和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不同规定,将给以后的保护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正确把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以便为国家制定相关的文物政策提供参考,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下文物与地上文物一样,同属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遭到破坏,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地下文物安全的最大威胁来自基本建设.文物勘探作为判断地下文物有无和重要程度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地下文物免受建设性破坏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基本建设用地实施地下文物勘探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文物勘探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物观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并发展变化的对文物的思想认识。文物承载的历电记录和文化内涵使人们很早就意识到文物彰显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原始崇拜和祖先崇拜的玉器、反映宗法等级的青铜器、精美绝伦的瓷器、卷帙浩瀚的经史典籍、历代名家的书法绘画等丰富多样的文物皆蕴含着千年历吏积淀而未显题化的中国传统文物观,需要我们去理解和诠释。本文尝试对中国传统文物观的发端、形成进行探寻,就思想、文化、艺术、财富等方面在中国传统文物观中的反映略作剖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貌为之一新。但在这个过程中,地下文物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文物流失、文物遭毁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本文着眼干近年来城乡建设中地下文物屡遭破坏的现状,分析保护工作收效甚微的原因,说明加强和改进地下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应以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和保护制度的健全为重点,从多方面制定应对措施,寻找当前形势下地下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间的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