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闽两连城培田村,是至今保存得最完整的典型的客家古民居的群落。这个村落,在“文革”期间,由于特殊的“命运”,没有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侥幸地保存了一大片明清时代遗下的古建筑。  相似文献   

2.
作为社会行为发生的起点到底具有什么特殊意义?我们又如何考察一个社会的构成中最根本内涵?这个起点又如何成为及维持既有的共同价值?二十世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是第一位藉由“住”与“在”之间的知觉所持续在人类心理无限广延想像中的空间直觉,和隐藏在知觉及怀旧的综合情愫间的缝隙,这种既已在记忆中又已为界定的时间内容,进行了诠释学的考  相似文献   

3.
骆伟 《广东史志》2000,(3):37-49
一、说明 《南越志》,南朝宋沈怀远撰,作者为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西)人。怀远初为始兴王璿征北长流参军,因坐事徒广州,后官武康令。《南越志》就是他在广州时所撰。《隋书·经籍志》记载为:《南越志》八卷,沈氏撰;《旧唐书·经籍志》:《南越志》五卷,沈怀远撰;《直斋书录解题》、马端临《文献通考》著录为:《南越志》七卷,宋武康令吴兴沈怀远撰;阮元《东通志》:《南越志》五卷,宋沈怀远撰,佚。史称:“此五岭诸书之最在前者也。”“此志载三代至晋疆域事迹。”该书内容丰富,涉及岭南地域沿革、地方山川名由、民间传说、风俗习惯以及珍稀物产,尤以动、植物为最,可供学者研究岭南史地、民俗、生物等参考。  相似文献   

4.
袁春霞 《岭南文史》2022,(2):53-59+80
<正>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设立南海、桂林、象三郡。秦末中原战乱,南海郡尉赵佗(河北真定人)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以故秦南海郡治番禺(今广州)为都城,自立为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汉朝的册封,后因吕后专权,对南越国实行“别异蛮夷”的政策,赵佗切断与汉联系,自称“南越武帝”。汉文帝继位后,汉越和解。至公元前111年,西汉大军“攻败越人,纵火烧城”,  相似文献   

5.
马保春《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河东郡“闻喜”下颜师古注引应劭曰:“今曲沃也。秦改为左邑。武帝于此闻南越破,改曰闻喜。”其中“今曲沃也”之“今”当是“故”或“古”之误。这是因为:首先,应劭为东汉末年人,而历代地理志书及相关文献表明,自秦代至北魏太和十一年,河东地区无“曲沃”的地名,应劭何以言“今曲沃也”。史籍所载曲沃事,最早见诸西周时期的晋成侯(唐叔虞之曾孙)迁都一事,《诗经·唐谱》云:“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父改为晋侯……至曾孙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焉”。春秋以来,曲沃又成为晋昭侯别…  相似文献   

6.
广州是水乡,但船只始见何时?样式如何?《广州市船舶工业志》131页引载:“‘南越王造大舟,溺人三千’,南越舟是见于文献记载的广州最早的船舶。广州出土的一件彩画楼船模和5件木船模,是南越舟的缩影。”欠当,按引文“南越王造大舟,溺人三千”,出自南朝宋吴兴沈怀远《南越志》。该书久佚,唯《初学记》、《艺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史略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南海、桂林、象三个郡,海南岛与雷州属象郡。秦末内乱时,任嚣召龙川县令赵佗,告知番禺北负山险,南为海阻,东西数千里,若有中国人相辅,可为一郡之主。赵佗听命,后为南海郡尉。秦亡后,赵佗并桂林、象两郡,自称南越武王,都番禺(今广州)。当时汉高祖以招抚怀柔政策,遣陆贾前往,任赵佗为南越王。吕太后时禁止把铁器等卖给南越,赵佗大怒,自称南越武帝。后传其子婴齐和其孙胡兴为王。汉武帝元鼎四年,南越宰相吕嘉叛乱,杀胡兴和其母,立婴齐的长子衡阳侯建德为南越国王。  相似文献   

8.
黄兆宏 《丝绸之路》2006,(12):16-18
在我国闽西南苍苍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方形或其他形状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被誉为“世界民居的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客家人传统民居——土楼,它不仅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还吸引着许多专家、学前来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9.
《战国策》所载策士之辞,在述及秦国时,常常称秦为“虎狼之国”或“虎狼之秦”,如《楚策一》载苏秦说楚威王曰:“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  相似文献   

10.
楠溪江古村落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本文就其形成、规划、建筑特色等,对楠溪江古村落的民居作了整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1.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赣州作为江西南大门和广东“邻居”,是客家先民和后裔的中转站和返迁地,是客家文化、客家民系的摇篮。首部微观的客家社会史——《寻乌调查》遂于1930年春夏之交在毛泽东的足下、笔下问世。  相似文献   

12.
一、墓葬的发现与墓主人身份公元前207年秦王朝灭亡后,原统一岭南(即今广东、广西等地区)时的秦朝将领赵佗,拥兵割据,自建南越国,与当时统一中国大部分地区的西汉王朝相抗。南越国前后共有五个“国王”,于公元前111年被西汉所灭,其间共有93年历史。据五世纪编写的《南越志》载,三国时吴国君主孙权“闻佗墓多以异宝为殉,乃发卒数千人掘其冢,竟不可得。”三国时上距南越国亡只有三百余年,但南越国王  相似文献   

13.
在晋南盆地汾河的东岸,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它因“丁村人”的发现而声名远播,又因“丁村人”而更显神秘,它就是大名名鼎鼎的丁村。丁村是明清时期山西千百个,因经商致富的村落之一,如今村中依旧保存着36幢明清两代民居建筑。透过它们,我们可以看到商业经济带给这个农业村落的种种印记。  相似文献   

14.
客家围龙屋:天人合一的中国典型民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民居是客家历史文化的缩影.是一种凝回的艺术.客家民居类型多样,有围龙屋、围屋、土楼、五风楼、走马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也最著名。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广西的“干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特色民居、  相似文献   

15.
许多华侨在海外发财致富后,回原乡建造了靓丽的大型豪华住宅或投资兴建街道、店铺,可统称为华侨民居建筑。这些建筑在当地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成为华侨史和当地地方历史化的重要内容。客家是“世界性”的民系,梅州是“客都”,又是名的华侨之乡,因此,本特以梅州为例加以说明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近二三百年来,中华民族聚居于岭南的居民,不断向台湾、香港、澳门、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进行开拓,披荆斩棘,筚路蓝褛,蕃衍生息,他们仍然把故园的文化、习俗、意识保存下来,“宁卖祖田,不卖亚妈话”,这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具体表现。 可中原文化又是如何传播到岭南的呢? 据史载:秦始皇为了开发南越,即岭南广东广西地区,便把以前逃亡被获的人犯,全体释放,充作军人,使他们南征。按秦制,凡入赘及贩货商人,都被视作贱奴,也一齐南下,以后逐批从中原调发居民,统计有50万人之多,试想,当年全国人口不过2000万,南越地区亦顶多不过100万。50万人南下,的…  相似文献   

17.
肖依斐 《神州》2014,(13):74-75
<正>“龙门村已经拆了三分之一了,以后像这样有来历的古村落会越来越少……”近日,一个关于河南洛阳龙门村来历的帖子在网络上转载,网友们热烈地探讨着是先有龙门还是先有龙门村,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物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今年的两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就保护中国古村落及古村落文化的问题递交了提案,不仅把它提到了农村文化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一个民族“根”的高度上,使之成为热点。那么,有关龙门村,不妨我们去探个究竟吧。龙门村,千年的古村落在洛阳市洛龙区档案史志局,查阅相关资料,龙门村的历史无详细记载。该局负责人马正标说:“目前我们正在着手编  相似文献   

18.
试论赵佗对开发岭南的贡献张诚秦代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南)人赵佗在秦始皇经略边疆活动中参加南征百越的战争,被授为南海郡龙川令。秦亡,赵佗继任南海尉,审时度势在岭南拥兵自守,关闭进出中原的关隘,兼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称“南越武王”。西汉建立后,赵...  相似文献   

19.
《神州民俗》2010,(9):30-31
珠海金湾区三灶镇,昔时为南越族生息繁衍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列为荆楚之南疆,迨及秦汉,中原文化南传,南越国主赵陀,又倡“和辑加越”,在中国的民族史上开融合先河。三灶八堡歌以唱地名、唱交通而闻名遐迩,是岭南民间歌谣的奇葩之一。  相似文献   

20.
《陈涉世家》写的是一个“才能不及中人”的平民,帅领一群“失期法当斩”的戍卒,奋起冲击中国历史上版图甚大,法网最密的中央集权制王国政权的一段史实。时间虽只六个月,其意义却甚深远。第一,“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的秦王朝,“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敢于冲击。第二,“陈胜虽已死,其所置侯王将相竟亡秦,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