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徐晨  张蕊  张柯妮 《旅游纵览》2022,(23):103-106
文旅融合发展已从磨合期向深化期过渡,在这一过程中,建设文化旅游品牌将成为必然路径。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景南乡为例,首先阐述当地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意义,其次分析其在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品牌建设的发展规律,提出有利于当地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建议,即精准定位,强化品牌识别;提质升级,优化品牌服务;多元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抓好管理,共护品牌延续,从而促进当地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2.
曹晓颖 《旅游纵览》2022,(16):125-127
本文首先分析乡村旅游的概念与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分析山东省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现实困境,即文化保护挖掘力不够,特色不鲜明;品牌建设意识不强,差异不明显;运营管理热情不足,后劲不足。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以市场为主导塑造品牌主体形象、以文化为特色明确品牌定位、以政府为引导构建品牌联营机制的对策,希望能够助力山东乡村旅游文化品牌建设,推动山东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政府在区域旅游竞合中担当着重要角色。以博弈论的超可加性为区域旅游竞合的理论基础,简析锦州、葫芦岛政的在各地旅游业中所扮演的现有角色和新角色的重要性,提出在区域旅游竞合中双方政的应共同承担协调沟通者、统一规划者、联合教育者、相互监督者等角色以适应当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得出锦州、葫芦岛区域旅游竞合在双方政的多角色并行下的运行机制。锦州、葫芦岛作为辽宁省两个毗邻的三线优秀旅游城市,是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的。行政区划是对地域的人为分割,而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旅游资源具有地域上的连续性、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苏州是一座有着2 500多年历史的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对这座著名旅游城市的意义非同寻常,文化与旅游的高度融合发展是苏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工程。系统化挖掘和梳理苏州具有旅游经济属性的文化资源,特别是苏州古城以及众多的古镇、古村落等整体呈现出吴地文化的案例,规划和构建苏州文旅高度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重点突破,形成苏州文化融合发展的品牌项目。  相似文献   

5.
魏韡 《旅游纵览》2022,(17):144-146
甘肃省酒泉市,是河西古四郡之一、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战略通道。进入新时代,要讲好“酒泉故事”,就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项目建设,塑造酒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应从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品牌传播意识;整合宣传媒介资源,积累品牌社交资产;整合线上服务资源,统一服务提升质效;整合名人经济资源,主推品牌口碑提升四方面传播酒泉文化旅游品牌,以期提高酒泉文化旅游产业知名度,将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龙头产业,促进酒泉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毕发钱 《旅游纵览》2022,(13):142-144
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重视旅游品牌的塑造,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优化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享有“温泉之乡”美誉的江西省宜春市,在深度挖掘温泉旅游资源过程中,更要挖掘核心资源要素,提升温泉旅游品牌附加值;优化生态环境,增加温泉旅游文化内涵;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温泉目的地服务功能;构建多维营销推广体系,打造全方位温泉旅游品牌营销战略格局;要积极培育温泉旅游品牌,最大限度整合温泉旅游业发展要素,吸引游客,留住回头客,提升旅游服务竞争力,促进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柳 《旅游纵览》2023,(24):22-24
旅游形象对游客决策有着重要影响,旅游商品是旅游地文化的重要表征,但少有研究分析旅游商品感知形象。本研究通过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探讨游客对贵州旅游商品形象的感知,结果表明:游客认为贵州旅游商品认知形象单一,主要为食品和工艺品;游客最看中的旅游商品属性是有当地特色;情感形象以负面评价为主,具体表现为特色不明显、价格太贵、同质化严重、无品牌等;游客购买贵州旅游商品的意向不强。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旨在提高贵州旅游商品感知形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得益于中国迅猛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和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旅游资源有密切关系。文化属性是旅游业的属性之一,而旅游业的文化属性主要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的,旅游者外出旅游从根本上来讲都是一种对旅游资源文化的追求,而历史在其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旅游资源的角度分析历史因素在旅游资源文化属性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旅游品牌的相关理论研究,对游客进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旅游品牌感知的问卷调查,分析游客对婺源旅游品牌的感知现状。结果表明:游客品牌意识的整体平均分数最高,婺源的旅游品牌知名度较高;品牌形象和品牌忠诚的整体平均分较高,游客对婺源旅游环境的认可度高,婺源旅游形象正面、旅游口碑较好;感知质量平均得分最低,游客对于婺源旅游的服务设施、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不高,且游客消费意愿低。游客对婺源旅游品牌建设提升的看法表明婺源在美食或土特产、历史文化或风土人情、设施设备等方面需要改进,婺源应加强对县域旅游景区、城区环境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重视对商品市场的监管。本文结合婺源旅游品牌游客感知与游客给出的发展建议,提出婺源旅游品牌发展策略,以期对婺源旅游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为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旅游品牌能够带给游客独特的东西:优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内涵、贴心的服务、持续可靠的承诺、优良的信誉、对旅游者人格的尊重、身心的关怀,有的甚至还包括了对环保的关注、快乐与享受、独一无二的体验等等。比如"香港海洋公园"这一城市旅游品牌,令人直接联想到的是愉悦的坏境、欢乐的享受、优质的服务以及对海洋动物的喜爱和亲近等独特体验的属性。本文主要介绍城市旅游品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哲 《旅游纵览》2024,(2):155-15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大众的消费热点。但是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也存在文化资源利用不足、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挖掘乡村独特魅力,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本文以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的文旅融合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其次剖析我国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丰富乡村旅游活动,提升旅游体验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旅品牌;构建文旅融合的产业体系,协同推进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打造文旅示范基地等有效路径,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梦雪  冯娜 《旅游纵览》2023,(5):154-157
夜间旅游是构建城市旅游品牌、提高城市旅游吸引力、拉动夜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是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休闲体验、品味文化、放松娱乐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等方法,对辽宁省大连市夜间旅游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剖析大连市目前夜间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制定相关政策,打造夜间旅游综合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水平;创新开发夜间旅游产品,打造夜间旅游品牌;依托当地文化,实现文旅融合;以市场为导向,抓住关键消费群体五方面规划和助推大连市夜间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丹如 《旅游纵览》2022,(22):132-134
国内大多数城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独立发展,多为竞争关系,合作有限。湖北省黄石市以矿冶文化为主的工业遗产具备极高的开发潜力,但是由于其各处资源开发年限不一,资源属性不一,长期处于分散独立发展的状态。本文依据共生理论,将“共生”思想贯通同类资源,打开老工业城市文旅资源共生发展的新思路,完善黄石工业旅游资源整合的共生系统,打造矿冶文化名城的城市品牌,推进黄石城市文旅的共生模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是推动民族文化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核心价值主要从地域性差异、文化气质差异和服务个性三个方面体现。重点在于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模型,并基于此确定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涛  刘丹  王丹 《旅游纵览》2022,(20):122-124
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也是大运河申遗和保护的牵头城市,有着非常浓郁的文化气息,在发展旅游品牌的过程中,可以将运河文化融入其中,打造出能够吸引游客的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并且对其进行有效传播。本文从扬州运河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和传播的意义,并且针对当前扬州运河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文化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文化遗产的内生矛盾属性决定了文化遗产与旅游的二元矛盾结构,但遗产的资源与价值属性又决定了其与旅游的依赖关系。随着文化遗产与旅游关系的不断发展演变,文化遗产与旅游部门正逐渐形成共识:文化遗产是旅游的资源基础,旅游推动文化遗产社会价值实现;文化遗产需要不断创新利用形式,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文化遗产与旅游部门双方也要创新合作路径与合作机制;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要尊重社区的文化与利益,保障文化的多元性,保障多方平等介入;地方政府要及时有效对商业化进行干预,对遗产旅游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对文化遗产展示与阐释、游客体验质量进行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7.
林恩 《旅游纵览》2022,(22):101-103
新形势下,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文创产品成为旅游市场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城市品牌传播的新引擎。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本质是根据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将产品内容融入各种生活用品、食物、艺术品等之中,再借助地方旅游市场实现传播与推介。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本身具备城市文化传播、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树立、城市经济发展等多重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文化创意产品功能,本文主要选取我国成功、典型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案例,从中获取启示,希望可以为我国旅游文创产品市场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洪玉松 《旅游纵览》2023,(15):114-116
文化消费是生活消费的重要部分,内在精神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本文探究如何用文化推动丽江旅游经济发展,提出丽江的3个定位,即包容开放的丽江、浪漫的休闲文化地和大香格里拉文化核心区,然后提出相关发展措施,如推动经济和文化发展,提升丽江旅游文化内涵;推动文化品牌建设,促进丽江旅游产业发展;吸引人口,增强丽江发展的后劲;深入挖掘各民族内在精神文化,在旅游产品中融入文化要素。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立足于全域旅游视角,通过分析江苏省徐州市的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发现徐州市旅游业目前存在龙头项目紧缺;产业层次低,规模小;文化旅游营销体系不够完善;文化内涵挖掘流于表面等问题,最后提出徐州市旅游发展的措施,包括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  相似文献   

20.
周雨娴 《旅游纵览》2023,(7):166-168
四川省宜宾市拥有丰富的竹文化旅游资源,却缺少系统的品牌推广策略。文章基于ISMAS消费者决策模型,分析宜宾在竹文化旅游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发掘消费者兴趣点,激发消费者欲望;优化社交媒体搜索,拓展推广渠道;深挖本土特色文化,打造良好口碑;加大活动宣传力度,鼓励民众参与;创设文化附加价值,扩大分享范围等五方面对宜宾竹文化旅游品牌发展策略进行分析,期望能对宜宾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