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壢昏礼起源考辨黄浩《礼记·昏义》中曾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又说:“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作为儒家经典的《仪礼·士昏礼》和...  相似文献   

2.
正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一个受人尊重的职业,"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君、亲、师,让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一直沿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从先秦吕不韦所言"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到元曲大家关汉卿所说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再  相似文献   

3.
《南方人物周刊》2012,(20):24-25
2400多年前,墨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诚被当作“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仁、义、礼、智、信的基础,人们确认“不信不立,不诚不行”;艾琳·卡瑟说:诚信是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相似文献   

4.
西汉宗庙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庙是古代帝王、诸侯等为祭祀祖先而专门建立的礼制性建筑。《白虎通·宗庙》曰:“缘生以事死,敬亡君事存,故欲立宗庙而祭之。”又曰:“宗者,尊也。庙者,貌也。象先祖尊貌也。”宗庙起源于何时,难以确述。据说在尧舜时就有了较规整的宗庙制度。郑玄注《礼记·王制》引《礼纬·稽命徵》云:“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杜佑《通典》卷四十七亦曰:“唐虞立五庙”。夏代基本承袭此制,仍为五庙,殷商则增为六庙,至西周时又发展为更加成熟的七庙制,“周以后稷、文、武特七庙,后稷为始,与文王为太祖,武王为太宗”。2此后,七庙制基本上成为天子宗…  相似文献   

5.
一、孔子的孝母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对这个古今中外有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和他的思想的探讨,评价、众说纷纭。然对孔子的思想的核心部分是“仁”,“礼”,无多非议。“仁”是孔子思想中一切德行的根本。“礼”是仅次于“仁”的重要观念,是“仁”的表现形式,达到“仁”之境界的根本准则。那么“仁”之本又为何呢?有子(孔子弟子) 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如此,“孝悌”乃仁之根本了。而在孝悌之间,能孝自然能悌,故孝亦可视为仁之本乃至一  相似文献   

6.
自从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君臣主奴之份,上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一个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孔夫子主张下对上要尽忠、尽礼,但反对谄媚。不过他也知道,既然尽忠、尽礼只是对主子一人,而且要一切无违,那么,这样的忠与礼同谄与媚,是很难分别的——“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事主尽礼呢,当然也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释“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出版的儒家经典译注中,多数将“俭”译为“节俭、俭省、俭朴”。如《论语·学而》“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俭”,杨伯峻译为“节俭”,唐满先泽为”俭朴”。①《礼记·檀弓下》:“国无道,君子耻盈礼焉;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王梦鸥译“俭”为“节俭、俭朴”,钱玄等人亦译为“节俭”。②《孟子·离娄上》:“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侮夺人之君,惟恐不顺焉,恶得为恭俭?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杨伯峻译“俭”为“节俭”,还有人译为“勤俭”。③纵观儒家经典,“俭”…  相似文献   

8.
<正>一、制度和观念之间——礼典的性质《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礼制构建是一个历时化过程,社会形态、国家权力、风俗人心的改变都会促成礼制的因革。《礼器》又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正,无文不行。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  相似文献   

9.
中国历来是很重视音乐的,古代圣人将“礼”和“乐”相提并论,认为“乐”是“礼”的外化形成,可以育人之性情,荡涤人心的邪秽,感化人的思想,规范人的行为。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  相似文献   

10.
郑玄《鲁礼志》据《春秋》记载,鲁国君三年丧毕,行祭于太祖庙,明年行祭于各庙;三年后再行祭,五年再行祭。如是更迭而行,所谓“五年再殷祭”,“三年,五年谛”。鲁行天子礼,故天子礼同。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郑氏说不可信。一、先秦古籍唯《礼记》三处有“”字,均作祭祀方式讲,不是祭祀名称,根本无祭。二、郑氏云“某年某月”、“某年某月”,多数为推测之辞,不见于《春秋》。即《春秋》所载七次祭事,也只有二次为祭,其余为四时祭及有所祈祷之祭。三、“五年再殷祭”,“三年,五年”,为《公羊传》及何休注采用汉《礼纬》之说。经考证鲁国君三年丧毕,只行一次祭,或在太祖庙,或在己庙,以定昭穆之位。郑氏之误,由于信纬书之说。  相似文献   

11.
乾嘉时期,在皖派校勘学家段玉裁和吴派校勘学家顾广圻之间曾展开了一场学术争鸣,这场争鸣,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学术界,尤其是校勘学界,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略加论述。 段、顾之争,是由于对《礼记》中几个字的不同校法引起的。《礼·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顾氏《礼记考异》据唐石经无“有文”二字,故认为二字乃衍文;段氏则认为“‘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此行文之常法也。”因此以理断之,校二字为正文。《礼·曲礼》:“二名不徧讳”。  相似文献   

12.
先秦大儒荀子主张"隆礼重法",但他的语境中的"礼"与以往儒家所指不尽相同。对于荀子来说,认为人性自然趋向于"偏险悖乱"的"恶",故而必须导其向"善"转变。"善"的表现即是知悉与掌握作为大利的"礼"的分际。为此,荀子提出"礼者,养也"的说法,以"礼"、"义"为调节人们欲望,供给人们需求的最高方法。也正因为荀子对"礼"的本源有这样的认识,故而他提出了独特的礼"三本"说。以礼为"生之本"、"类之本"、"治之本"。荀子以"养"言"礼",与孟子对"礼"的起源的观点相比,有着重大差异,决定了他始终不能脱开"利"而言"礼"、"义"。  相似文献   

13.
<正>《荀子·礼论》载:“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大意是丧礼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这八个字十分精确地概括了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特征,它以灵魂不死为精神寄托,追求的是对死者生前世界的“镜像”表达,最大程度还原复制生前的物件、场景、血缘关系、精神意志等,为死者打造一个可以继续“享用”的地下世界。  相似文献   

14.
清代著名方志学家章学诚,对修纂方志提出了“事、文、义”三点要求,在《方志立三书议》中说:“即簿牍之事,而阔之以尔雅之文,而断之以义。国史方志,皆《春秋》之流也。譬之人身,事者其骨,文者其肤,义者其精神也。”事迹要真实可信,内容充实,有如人体的骨架,才能使志书卓尔特立;文笔清新畅达,有如肌肤,使志书丰泽浏亮;而。点鲜明,道义正大,这是志书的灵魂,使之神采焕发。三者俱备,方称优秀志乘。三者之中,“事”虽为主干,但只要足勤、手勤、口勤,不难征集丰富而可信的事实;“义”为指导思想,只要提高思想和理论修养…  相似文献   

15.
已有很长时间了,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土族创始农业的先祖为什么不是一位白发老翁,也不是年富力强的青壮年,而是一位“古然纳斯布俚”(三岁小孩)?假如是一位白发老翁,他的智慧一定不简单,银发闪烁、口吐真言,后人只是照他教导的做就是了;假如这位创始农业的先祖是一位青壮年人,他的力量和勇气足以令人信服,只要跟着他干,“金牛”、“银牛”、“黄牛”都可以征服。可是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土族创始农业的先祖是个“三岁小孩”!一个刚学步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民族的农业以及农业的辉煌,从而成为这个民族的先祖。这件事本身就令人困惑不解,所以才有…  相似文献   

16.
作为历史学家的汤寿潜及其《三通考辑要》竺柏松汤寿潜(1856—1917)逝世后近十年,他的知交张謇在《汤寿潜先生家传》中说,“君之所以立名于当时、可式于后人,固自有本;其见于事为者末也,又不尽其所蓄”。所说汤寿潜之“本”与“所蓄”为何?张謇在文中未作...  相似文献   

17.
自从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君臣主奴之份,上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一个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孔夫子主张下对上要尽忠、尽礼,但反对谄媚。不过他也知道,既然尽忠、尽礼只是对主子一人,而且要一切无违,那么,这样的忠与礼同谄与媚,是很难分别的——“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事主尽礼呢,当然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尽忠和尽礼都要求下对上的绝对服从。绝对服从,哪里还有犯颜直谏,哪里还有面折廷争!上面说什么,下面就赶紧迎合、顺着说,即便有不同意见,也  相似文献   

18.
谈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礼是什么 礼是什么呢?《说文》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我认为《说文》以礼履二字音同,因用履,即践履来解释礼的本义,是对的,但不全面,不能作为礼这个概念的界说;至说“所以事神致福也”,则是画蛇添足,因为礼之为用,主要是对人的而不是对神的;说“致福”尤陋,殊不似出自“五经无双许叔重”的手笔。  相似文献   

19.
一开图书分类之先河孔子整理古籍是从六艺开始的。孔子的六艺是对古代群书的分类整理。六艺的大类序列是:易是哲学,指导性科学放在前面;书是政论性文献,统帅其它学科,放在第二位;诗是春秋以前的诗歌,作为政治舆论工具,排在第三位;礼是春秋以前的规章制度,放在第四位;乐是娱乐活动,放在第五位;春秋是历史,总结性科学,列在最后。六分法创始了以学科属性为图书分类的主要标准及次要标准,是孔子总结前人的知识将周代“六艺”中的礼、乐、书三种留下来,作为三大类,增加易、诗两大类,创春秋大类,形成易、书、诗、礼、乐、春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的帝王老爷,挺尸之后获得“炀”之谥号者,共有三人,一是陈后主陈叔宝,二是隋炀帝杨广,三是金海陵王完颜亮。“炀”是恶谥,为那些“好内远礼、去礼远众”,也即荒淫无耻、亲小人远贤臣的死皇帝所专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