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洋  李婧 《神州》2013,(24):207-207,209
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之中的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人文思想的载体,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其艺术构成的基石。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它对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山水画的绘画精神和艺术风格的影响上,从而使中国山水画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和审美样式系统。  相似文献   

2.
王伟 《神州》2012,(26):215-215
我国山水画作为我国文人思想表达的载体和精神的栖息之地,有着别有韵味的艺术审美价值,是我国的文明瑰宝。我国的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创作群体、哲学思潮、绘画工具、个人境遇这些方面的影响,使我国山水画有了特别的艺术风貌,并且主导了我国绘画的发展。本文分别从"道"、"象"、"意"、"色彩"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山水画的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3.
万良保 《神州民俗》2009,(10):79-80
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系统中,以庄子和老子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思想的地位和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道家哲学中那些思想的精髓,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影响深远。深入地研究和领会道家的哲学思想,对于欣赏和创作山水画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明学 《文博》2005,(6):64-68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道家哲学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长期演变、发展中,道家思想发生着重要内在作用,通过探究道在中国绘画中的体现,进而探究中国传统绘画的画理与画法,揭示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哲理,从本质上把握中国画的精髓。  相似文献   

5.
中国山水画发端于魏晋,受到玄学的影响,尔后中国的山水画始终是在主客交融、主客合一中前进[1]。山水画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忘境”。这是因为中国画的发展与“体道”有着密切的联系。总结古代山水画创作“忘境”的起因及旨趣,对与山水画的创作与欣赏,是不无益处的。一我国山水画萌芽于晋而成于刘宋[2],在这一时期,山水画完全脱离了人物故事画而彻底独立。山水画的发展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受当时的社会风尚的影响———崇尚魏晋玄学。玄学以《老子》、《庄子》、《易经》为宗,称“三玄”。其中尤为推崇老、…  相似文献   

6.
刘世存 《神州》2011,(29):163-164,166
中国画的精妙在于以书法笔墨来表现。山水画不仅善用笔法墨法,同时还特别讲究画的"立意"、"立象"之道,"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中国山水画是以散点透视造型构图,其是表现的艺术。表现寄托以神与诗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与印章珠联璧合、对应成趣。中国山水画家不只是运用墨法来表现一切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而且还用来揭示物象的内在精神并融入作者个性的审美意念,以情、意、境、趣的丰富内容的凝练抽象形式,表现一种绝对强调主体精神的艺术。  相似文献   

7.
刘世存 《神州》2011,(12):163-164,166
中国画的精妙在于以书法笔墨来表现。山水画不仅善用笔法墨法,同时还特别讲究画的“立意”、“立象”之道.“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中国山水画是以散点透视造型构图,其是表现的艺术。表现寄托以神与诗文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与印章珠联璧合、对应成趣。中国山水画家不只是运用墨法来表现一切物象的轮廓、明暗、质感,而且还用来揭示物象的内在精神并融入作者个性的审美意念,以情、意、境、趣的丰富内容的凝练抽象形式,表现一种绝对强调主体精神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王平 《东南文化》2005,(1):52-55
“米氏云山”由宋代名书画家米氏父子所创,其以水墨“米点”表现山川自然是水墨山水画中的一种典型范式,其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开中国“人画”之先河。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艺术创造的自由精神则是现代主义艺术的启蒙。  相似文献   

9.
渝文 《钟山风雨》2011,(1):57-58
专门描绘自然山水的风景画,被称为"山水画".中国山水画始于六朝,后经隋唐的发展,到五代时进入高峰,再经过北宋、南宋和元朝,山水画逐渐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画种.  相似文献   

10.
隋代展子虔的画作《游舂图》是中国存世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幅卷轴山水画,它的出现不仅标志着原本作为背景的山水由人物故事画中分离出来,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一门独立画科,而且开创了唐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青绿(金碧)山水之端绪,故有“唐画之祖”之称。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湖北花鸟画、人物画,湖北山水画的传统风格要弱得多。很难找出改革开放之前,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山水画名人名作。虽然,湖北中国画的代表人物张肇铭、张振铎、王霞宙、汤文选以及薛楚凤、徐松安、曹立庵等也画过山水画,但格局不大,终未形成气候,其艺术成就远未达到花鸟画、人物画在当代画坛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吾画逍遥     
<正>总是有人问我,你画何为逍遥山水,古人山水不逍遥吗,中国画不都是隐逸吗?于是我说,逍遥山水——画的是人与山水彼此相悦的自然情结,古人在这个点上是偶做,我是大投入,现在画人物山水画的人不多了,有点象"非遗"。我喜欢人物山水画,所以我倡导并要发扬光大,这是一份责任。我希望建立自己的人物山水画的艺术语境,有当下意识,有传统精神,还要画得自在,画得逍遥。中国绘画离不开隐逸,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隐逸不代表不入世,姜太公渭水垂钓八十岁等来了周文王,  相似文献   

13.
清代大画家恽南田说:“宋法刻画,而元变化。”中国山水画发展至元代一大变化,是“士夫画”的异军突起;而“士夫画”的始作俑者,是赵孟頫。本文主要通过对赵孟頫矛盾的生平、山水画理论及其影响,揭示赵孟頫“托古改制”的山水画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熊艺滢 《风景名胜》2021,(2):0031-0031
传统中国山水画的溯源和发展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有很大的帮助,早期的中国山水画也为古典园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园林里的其他中国山水画也广泛地象征着增长。其他古典园林采用传统山水画的形式。因为有两个相互影响,正在相互融合,并且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发现其完成。历代的作家和画家设计或参与了古典园林的建设,并把大量的艺术品纳入了园艺。古典园林诗歌的运用熟练,逐渐成为唐宋时期的主导思想。通过台阶的力量导致了带有中国山水画的东方艺术风格花园的形成。物体的主体形成,并限制其仅用于绘画风景,并将其捐赠给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以及在画中扩展艺术设计。绘画艺术的审美性和创造规律的基础之所以成立,也是符合定义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15.
程茂煜先生1949年生于北京,其父程俊良先生是我国近代在京老宅门里走出来较有影响的花鸟画画家,受其父的影响和熏陶,茂煜日积月累的利用空闲时间临习传统笔墨绘画技法,茂煜先生为人忠厚,事不媚俗,光明磊落,做人如此作画也遗貌取神,师心不蹈迹将前辈们的艺术灵魂进自己的创作,他画的“芭蕉菊花”追求淡和自然,淡作为艺术审美的范畴之一,始源于道家《老子》道之出言,淡乎其无味,其释家以淡寂形容禅的境界,抽象的哲理概念,所以能转化为艺术审美范畴,乃在能构成一种超乎物欲的清静的艺术境界。茂煜先生善画藤本题材,藤本题村在中国画发展史有其…  相似文献   

16.
柴天磊 《神州》2012,(18):200
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此两元,展现在中国山水画中的精神尤甚。本文主要以笔者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为基础,来谈谈"空灵"和"充实"确为中国山水画不可或缺的二元。  相似文献   

17.
乔珊 《神州》2012,(20):210-211
宋代的绘画是继唐代以后,中国绘画史上的又一座艺术高峰。绘画的画体、画风的多姿多彩,也是前所未有的。唐五代以前,人物画一直占据着画坛的主导地位,到宋代则是山水画和花鸟画占有显著的地位,人物画在宋代虽不是主流,但也有它不容忽视的重要成就。宋代人物画的最大特色就是道释人物画渐衰,且逐渐淡化了其神权色彩,世俗色彩浓重。与此同时,风俗画和历史人物画却十分兴盛,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百态。  相似文献   

18.
杨勇 《收藏家》2022,(3):55-66
从《论语》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始,中国人对山水寄予了丰富的情感。山水之乐,是平淡天真的雅逸情致;山水之乐,是人们心灵中桃花源的向往;山水之乐,是“天人合一”的冷静直观。古人以诗言志,却在画中流露真性情,所以山水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重要艺术载体。中国山水画自五代宋初成熟完善以来,也逐步成为中国画的最主要宗脉。立轴山水画不同于手卷山水画逐段展开的欣赏方式,观者面对立轴画面会豁然开阔,在纵观全景之下,随着视线“穿游”于各色景致之间,“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  相似文献   

19.
易建华 《神州》2012,(17):207-207
笔墨之美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方式,也是中国画的精髓。"笔墨"不仅仅是作画工具,更是中国画技法的代名词。本文通过分析笔墨在中国画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画的用笔和用画的技巧,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20.
元代山水画的时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中国山水画的前几变是标志着山水画由早期的原生态一步步走向成熟,那么,大痴、黄鹤的一变则使山水画艺术从写实走向精神的质变。元代社会,由于统治者所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使汉族士人大都游离于朝廷之外;又由于宗教的盛行,汉族士人大都信奉宗教,从而演绎了元代山水画的核心变化。元代山水画,不仅仅是一种纯艺术的表现,一种自然景象与图象的取舍,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客体的描绘,演绎出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在感受,那种萧条淡泊、闲和严静的心境意态;不仅仅是技法的演变,而是从整个创作动机到内涵的演变,从而达到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高峰。元代山水画的核心精神就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教精神”,充满玄机、自然、真性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