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地方志部门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引导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利用方志资源,服务人民群众,不断提升地方志部门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力度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方志》2013,(10):6-7
河北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洪进“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做群众工作的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志工作者也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坚持以民为本,树立群众观念,借活动的东风,扎实做好地方志工作。  相似文献   

3.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以广西方志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开展一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活动,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7月31日,广西方志文化惠民工程设备赠送暨广西部分市县地情网子站开通仪式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秋洪,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志》2013,(8):39-39
广西地方志办公室以广西方志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建设为载体,通过开展一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活动,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7月31日,广西方志文化惠民工程设备赠送暨广西部分市县地情网子站开通仪式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李秋洪,副主任邓敏杰,副巡视员文崇礼以及来自全区各市、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修志人员60多人出席开通仪式。文崇礼主持会议。李秋洪在会上讲话。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观点,其中有: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既要继承历史上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这个思想观点对地方志现阶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方志这一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同样必须先有继承,随之才谈得上创新,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6.
全国各级方志工作机构绝大部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意义在于:强化了方志2T_作机构履行《地方志工作条例》赋予职能的能力;稳定了地方志工作队伍;有利于引进高素质人才。但在方志理论研究方面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应在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中关于推动方志理论研究的相关规定;充分发挥方志文化产品的公共文化服务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激励机制以及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方志》2013,(Z1):2-2
2013年7月26日,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大会。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廖运建主持会议并就如何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作了安排部署。自治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五督导组组长玉素甫·哈斯木、副组长徐长峰及督导组成员出席大会。玉索甫·哈斯木发表讲话并提出要求。廖运建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深刻认识活动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张春贤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自治区地方志工作实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苏长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们在思想上受到深刻教育,在认识上有新的提高。一是进一步增强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性。离开了群众,党的事业将一无所有、一事无成。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二是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的自觉性。要落实在行动上,领导带头,以身作则,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支持。三是进一步增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责任感。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更加复杂、更加严峻、更加尖锐,必须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党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在我党成立之初就已经提出,它科学地回答出了人民群众与党的血肉关系,群众是党的智慧的源泉、生存的基石、发展的根本。结合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自身实际,论述党的群众路线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正>在很多人看来,地方志部门是二线部门、冷部门,工作宽松清闲,不显山露水,但是,近年来江苏地方志工作却冷事热做,主动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方志文化异军突起,方志产品异彩纷呈,方志影响力与日俱增。省政府领导评价道:你们将冷部门做成了热部门,做成了一线部门,甚至是火线部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称赞江苏地方志工作“为全国地方志工作树立了标杆,为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地方志机构是具有一定行政职能的学术研究机构,从古至今归属于政府序列。要确保二轮修志质量,必须统一省级地方志机构的级别,理顺关系,强化各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作用。地方志机构要设立方志学科、评定职称、开展方志理论研究,培养方志人才,造就方志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领军人物,同时要注意发挥修志专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更新方志工作观念拓宽方志工作范围冯光国地方志事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使社会高度重视,同时,地方志内部系统要自我改变观念,拓宽方志工作范围。一、地方志机构应成为资料中心,在当地显现出特殊的作用资料,作为历史原貌的载体,经过历代历年的原始积累,数量庞大...  相似文献   

13.
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指出:“修志事业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生生息息永不尽竭的光荣事业.方志事业要连绵不断,代代相济.一届志书完成之日,就是新一届志书开修之时.为了浇灌好方志事业这棵常青树,发展这项文化、学术事业,必须保持修志机构、修志队伍的稳定,这就一定要使之制度化、规范化.”要落实好李铁映同志的讲话精神,保证方志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地方志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开发利用方志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地方志工作的职责所在,更是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治、教化"功能的必然要求。《地方志工作条例》确立了地方志在经济社会中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党全国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第一个五年规划圆满收官,谋划推进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新时期地方志工作应围绕党和国家利益、经济社会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三大主题,从思想观念、技术手段、服务形式等方面入手,拓展地方志产品的供给方式、途径、渠道;拓展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广度;提升方志数字化服务能力,使地方志走出"深闺",被全社会所认识、所了解、所运用,推进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新疆地方志》2013,(3):F0003-F0003
2013年7月23日下午,自治区地州市地办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2013年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精神、开展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治区各委办厅局相关修志人员,全区各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等200余人参加会议。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星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7.
陈群 《神州》2014,(5):35-3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我们基层工作的落脚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志》2008,(4):22-22
2008年3月18~19日,福建省设区市方志委(办)主任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宁德市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传达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精神,交流各市第二轮修志工作进展情况,讨论部署下一阶段主要工作。张剑珍主任在会议小结中对福建省地方志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提出了6点要求:一是要继续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地方志工作条例》的学习贯彻落实;二是做好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过渡工作;三是第二轮修志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确保进度,切实抓紧抓好;四是要努力提高志书质量;五是要围绕服务中心工作,在坚持修志编鉴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地方志资源.服务中心工作:六是要做好福建省地方志第七次工作会议的筹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首届新方志编纂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展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方志知识大普及;搜集、发掘、抢救了大批可贵的地情资料;编纂出版了大批地方志书;编印了大批地方综合年鉴及行业年鉴;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做了大量工作;地方志工作常设机构,形成了一支专业修志队伍;确立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机构组织实施的工作格局;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推动了方志理论建设。但也有不足:理论、人才、思想等各方面准备不足,缺乏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权威的法律、法规,机构、体制未理顺,编纂出版时间较长.理论研究不系统、深入等。  相似文献   

20.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是2014年李克强总理为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所作的重要批示,也是全国方志系统为之努力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发展路径。要承担这一历史重任,关键在于能否精准解读这一重大命题。"修志之道"所提之"道"既是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的历史之路,也是中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现实实践;中国梦之"道"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志书则是记述中国梦之"道"的独特载体。通过"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应成为当代方志人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