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宪政是走向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宪政亦称民主政治、立宪政治或宪法政治。具体而言,所谓宪政,就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简言之,宪政即由宪法确认和规范的民主政治制度及其实施。近代以来,我国就不乏对宪政思想进行探求的有识之士。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社会党与中国民主宪政党,同源于康有为、梁启超在世时的创党活动.经过较长时期的商谈,1946年8月两党在上海合并成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自身有重要特点,影响到其自身民主宪政主张的实现,影响到中国当时的民主宪政道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因内忧外患,近代中国面临全面深刻的政治危机。如何选择一套适合近代中国国情的宪政模式?梁启超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他的宪政思想集中反映了他在近代复杂多变的政局中对国家政治改革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前后中间党派对民主的诠释:以经济民主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毕凡 《安徽史学》2003,5(6):45-50
加世纪40年代,中间党派及自由知识分子为反对国民党垄断国家资源的一党专政体制,提出了融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教育民主、国际民主于一炉的社会民主主义理论。这种民主观试图扩大民主的范围,其目标是社会方方面面皆民主化,以保障人权和实现社会正义,体现了超时代的理想主义色彩。中间党派对社会民主主义的颂扬,具有反抗国民党专制统治的进步意义,是近代中国民主宪政运动史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颜廷 《史学集刊》2008,(3):105-113
近代英国两大统治集团贵族与中等阶级在宪政观念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18世纪至19世纪早期贵族坚持对政治民主特权化的理解和独占权;19世纪30年代后贵族转变宪政观念,承认了中等阶级对民主的共享权,但坚持对民主的特权性解释,而中等阶级也继承了这一点;1865年后中等阶级破除了对民主的狭隘理解,在观念上转变了对社会下层宪政能力和潜质的认识,承认了社会下层的宪政权利.由此,近代英国主流社会对民主权利的解释经历了从狭义的特权性理解到普适性理解的转变过程.正是由于主流社会,尤其是中等阶级在宪政观念上的积极转型,使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中期奠定了现代民主政治基础,同时也塑造了近代英国社会的阶级妥协局面.  相似文献   

6.
1946年的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宪政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幕。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促成下,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在内的国内各派政治力量进行政治协商,达成了宪政共识,为中国设计了一套宪政制度。即:改组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府,在中国通过一部民主的宪法,建立一个两院国会制、责任内阁制和省自治制度的宪政国家。本文对此进行一个大致的勾勒。  相似文献   

7.
胡适毕生致力于使中国成为合格的民主国家,他对民主宪政的阐释至今依然对我们起着指导作用。在民主与独裁论战中,胡适提出关于民主宪政的看法更是其重要的政治思想内容,文章将胡适的论述归纳为三点:第一,施行民主政治并不复杂,只是一种幼稚园的政治而已。第二,比起民主,独裁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与物力。第三,民主思想通过宣传最终会深入人心,成为建立民主国家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宪政审查的世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应该如何为自己设定目标?我以为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构建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会秩序。而文明的社会秩序如何构建?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历史实践的经验,以及世界各国的历史经验,都证明一个结论:要构建文明秩序,只有接受宪政民主,舍此别无良途。因此,深化改革,需从推进宪政着手。而推进宪政,根据中国现实情况,可以走出的一步是建立宪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民主党派在抗日战争时期参与的民主宪政运动极大地推进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深刻影响了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追求民主政治的强烈意愿是民主党派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根本动因;国民党的独裁专制统治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直接原因;国内外要求民主的强烈呼声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外在动力;共产党的引领和帮助是其参与民主宪政运动的重要条件。民主党派经过民主宪政运动的历练,日渐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民主党派经过民主宪政运动的实践,对民主的理解更为深刻,对国民党蒋介石的本质认识得更加清楚;民主宪政运动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的成功实践,为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吕游  江世鑫 《神州》2012,(8):13-14,16
陈独秀不是中国民主宪政史上的第一人,却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之一。民主宪政思想终其一生,其晚年的民主宪政思想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的深刻批判和总结。本文基于陈独秀晚年的六封书信和四篇短论,重新对其1937年到1942年的民主宪政观予以梳理。  相似文献   

11.
地方自治是近代宪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地方自治思潮在中国的出现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本文主要介绍黄遵宪的地方自治思想的内容、地方自治思想的理论来源和他的地方自治实践活动。黄遵宪的地方自治思想体现了中西文化相互碰撞和相互交融的时代特征,也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追求民主、探索宪政之路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董雷  祝振华 《沧桑》2010,(1):68-69
相伴近代市场经济发展而成熟起来的市民社会对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我国的现代民主政治建设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市民社会对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为个人自由和社会自主性的发挥提供活动空间;有利于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塑造;有效制约国家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13.
相伴近代市场经济发展而成熟起来的市民社会对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与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我国的现代民主政治建设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市民社会对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为个人自由和社会自主性的发挥提供活动空间;有利于现代民主政治文化的塑造;有效制约国家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年,三大政治势力以救亡强国为目标,在对民主宪政都缺乏科学认识及真正信仰的基础上迅速转向了国家主义,从而成为民初宪政实践很快归于失败的重要思想根源。当代中国已经出现了由单纯的“国家本位”走向“公民本位”的价值观变革的趋势,因此分析其历史教训,当可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民国初年,三大政治势力以救亡强国为目标,在对民主宪政都缺乏科学认识及真正信仰的基础上迅速转向了国家主义,从而成为民初宪政实践很快归于失败的重要思想根源。当代中国已经出现了由单纯的"国家本位"走向"公民本位"的价值观变革的趋势,因此分析其历史教训,当可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云南大学学生主持的《自由论坛》,冲破国民党人对宪政民主运动的话语垄断,注重探讨宪政民主的学理基础,澄清人们在宪政问题上的认识误区,回应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现代极权主义的挑战等世界宪政史上的新问题,重视构建宪政民主的社会基础,关注言论自由的宪法保障。《自由论坛》是西南联大、云南大学学术互动、师生之间学术路径与自由理念薪火相传的象征,展现出抗战时期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对民主宪政的学理层面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陈章 《炎黄春秋》2003,(9):46-47
在风起云涌的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黄兴、秋瑾、邹容、陈天华等,一串响当当的名字,家喻户晓,素为我们景仰。然而,有一位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出生入死、竭忠尽智,堪称近代中国宪政专家的精英人物,却为时人所遗忘。他叫宋教仁,字遁初,号渔父。  相似文献   

18.
自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联邦论作为一种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分权理论,在近代中国政治生活中时隐时现,并最终引发"联省自治"运动。但由于联邦论作为一种外来思想,难以在中国政治文化中找到移植的土壤进而完成国家统一的政治整合使命,从而使联邦论的正当性逐步消蚀。而联邦论与反联邦论之间的论争最后演化为宪政民主与民族国家两种话语之争,它扭转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模式,并最终使联邦主义成为中国历史上被放弃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便开始了追求宪政民主的艰难历程,这一过程贯穿纷繁复杂的中国近代史的始终,成为中国近现代史鲜明的主线。中国人追求和实践宪政民主的主要历程,可以概括为十大内容。1.宪政民主共识的形成鸦片战争后,一些有识之士便觉悟到西方宪政民主制度的优越性。最早介绍和赞赏宪政民主制度的国人,以林则徐、魏源、徐继等官员为代表。如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首次向中国人介绍了英国的议会制度。魏源是中国称赞宪政民主制度的第一人,他在《海国图志》百卷本中断言:美国的宪政民主制度具有永恒价值,"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徐继则是中国介绍华盛顿事迹的第一人,他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创建美国宪政民主制度的历史功绩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李海毓 《神州》2013,(24):171-171
实行宪政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志,而要在我国建设宪政,领导干部宪政意识的提高是关键。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论是宪政主体,还是在对宪政内容的实践中,宪政意识都很淡薄。对此应从民主、人权、法治三方面来增强领导干部的宪政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