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汉军“旗香”钩沈李德“旗香”是汉军旗烧香祭把活动,是由满族萨满跳神演化而成。从艺术角度讲,“旗香”是一种带有歌舞色彩的民间说唱形式,有娱神、娱人双重功能。其主要舞具为单鼓(太平鼓),因而又被称为“家戏”、“单鼓”、“太平鼓”。“旗香”多在秋收后到春耕...  相似文献   

2.
汉军旗香神歌,即汉军八旗人烧香祭祖的仪式歌,也称萨满神歌。在宽甸山区俗称“单鼓子”,或谓“跳家神”、“唱家戏”、“唱阴阳戏”、“跳单鼓神”。对单鼓艺人称“单鼓”、“烧香的”。 农家烧香,是借祭祖之名抒发敬天、崇先、娱神之情;同时也表达劝人为善,娱人解忧之意。所谓神歌,必须充满封建迷信彩色,所谓鼓、戏也饱含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精华。本文就宽甸《香卷》(汉军旗香神歌),略作粗浅探讨。 一、宽甸《香卷》的由来  相似文献   

3.
王彦嘉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3,(8):103-112+134-135
清代孝、景二陵隆恩殿陈设遵循明制,以奉祀帝后神牌为主。但自雍正帝泰陵始,与养心殿佛堂装修几乎同时,开始在隆恩殿暖阁中供奉佛尊。乾隆帝更是在其裕陵隆恩殿中专辟东暖阁兴建二层仙楼式佛堂,此法自此成为清代帝陵之惯例。除二次建陵的道光帝慕陵未建佛楼外,共有裕、昌、定、惠、崇五座帝陵和菩陀峪定东陵一座后陵兴建了二层佛楼,每座帝陵佛楼实际上均成为皇帝个人寄托来世生活的什物陈列室和宗教上的精神超度堂。作者利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东陵管理处等机构所藏相关档案文献,大致还原了清代数座帝陵佛楼的陈设和布局,为进一步探讨藏传佛教在清代皇室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提供史料支撑和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香漫沙乡路     
香漫沙乡路张民生几时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诗句时,常常想象着,这该是怎样的一条路呢?后来,看到敦煌壁画上被尊为香音神的飞天女,轻盈地飞翔在天空,把美妙的音乐和绚丽的鲜花播洒到人间,便又常常憧憬着这种仙境。我的这些夙愿,如今在沙乡民勤得到了实现。暮春3...  相似文献   

5.
常霞 《丝绸之路》2011,(10):50-51
本文就陇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阳板的表演形式、娱神功能、文化内涵以及风俗人情进行了介绍,展现了陇西作为陇上文化古城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6.
王健 《史学集刊》2023,(1):82-89
“周家台秦墓祠先农简”披露了秦代乡民祭祀先农神的珍贵材料,对重建秦民间信仰具有重要价值。简文先后提到“先农”和“农夫”,在解读上引起分歧。“农夫”是以田畯为原型、与先农并存的农神。乡民先后祭祀两位神祇,符合古代祭祀传统。祭祷者除了用豚耳献媚神灵外,还借助交感巫术手段来驱使神灵助己致富,这种利己求富的祝祷行为符合历史真实。当事人不从众而独祠先农,反映了财富崇拜对祖先崇拜传统的冲击。秦代乡民私祀先农的习俗延续至汉代,堪称秦文化遗泽后世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7.
四平戏梦     
福建政和县的杨源村是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村庄,四平戏就存活在这个几乎都是张姓人家的村庄里。几百年来杨源四平戏代代相传,每逢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一和农历八月初六到幸刀九这两个节日,部委游神演戏.既娱神.也自娱。  相似文献   

8.
传统乡村庙会是农民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但是庙会一般在农闲时节举行,因此也具有一定的休闲娱乐功能。分析庙会中的消费、宴请、娱神、唱戏等四种休闲娱乐方式,有助于理解庙会对农民闲暇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庙会不仅为农民创造了集中放松、休闲娱乐的机会,也实现了跨出村界的社会交往,促进更大范围的社区认同与凝聚,构筑了一种区域性的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9.
香港新界有许多乡村,每逢春节元宵,差不多都有举行以乡民的歌唱为主的祭祀,但是其中道士参加的例子,只有两个,就是粉岭彭氏村和金钱侯氏村,都称为太平洪朝。在这些道士所做的仪式中,我们才可以看到乡民向神灵恳求的内容。这两个例子之中,金钱更多保留原始春祈社祭的因素。因此,下面拟研讨金钱侯氏村洪朝祭祀。  相似文献   

10.
妈祖信仰盛行于东南沿海一带,明清时期沿西江传入广西后,在广西传播开来,并与本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信仰观念。大量的地方志和碑刻资料显示,清代广西的妈祖已由原来的海神,演变为江河护航神、地方保护神、财神和赐子之神等而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并通过祭神、游神、娱神等祭拜仪式,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也舒缓了紧张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革命先驱高君宇与风流才女石评梅崇高纯洁的爱情故事,已经被许多人所熟悉并为之感动。但是高君宇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他的父亲高配天就给他娶过一名叫李寒心的农村媳妇,这可能就鲜为人知了。他们的这桩婚姻是封建礼教的恶果,给两人都造成不幸;特别是李寒心,更是旧社会婚姻制度的牺牲品。 李寒心,1894年生于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村。相传其祖上是清乾隆、嘉庆年间曾任过刑部、户部主事官和云南巡抚的李銮宣,到其父李存祥时,家道早已失去昔日的高贵,沦为地地道道的农耕之家。但李存祥知书达理,很讲礼义。高配天鉴于李家祖上的光…  相似文献   

12.
河北武安市固义村的元宵节,因表演傩戏而格外红火热闹。武安傩起源于夏商时期,原先很多村都表演,就数固义村从古至今坚持演唱。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元宵节“98亚洲民间戏剧、民俗艺术观摩与学术研讨会”在武安召开,观摩研讨固义村傩戏表演。固义傩是以“捉黄鬼”和傩戏两条线索进行的,把“娱神”与“娱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捉黄鬼”以正月十四日上山请神为始,包括驱邪、捉鬼、审判、斩鬼等仪式。在捉鬼中斩鬼后,穿插进行大规模的戏剧、高跷、旱船、舞龙、武术、花会表演。其气势神圣庄重,惊心动魄,锣鼓喧天,…  相似文献   

13.
从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看蒲州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栖岩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府城东南l2公里的中条山巅,为隋太祖武元皇帝“于北魏孝武帝永熙年间(532-535年)建立。初名灵居寺,隋初易名栖岩寺、栖岩道场,为“河东诸寺胜赏之最”。栖岩寺地处历史上的蒲州,相传为舜帝之都蒲坂界,历代物胜迹汇萃,有昙岩洞,仁寿寺、普救寺、万固寺等;这里高僧云集,仅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就记载蒲州高僧15位,其中栖岩寺有昙延、道杰、神素、真慧和智通等五人立传。史载,隋帝常以外国所贡玛瑙施寺为供,唐代人儒士游历于此,现有李益、卢纶、李端等赋诗咏叹传留。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水神信仰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民俗研究》2010,(4):154-164
洞庭湖水神作为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远古时代就应运而生了,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信仰对象、信仰方式和信仰心理分别经历了由自然神向人神、由娱神到娱人、由神圣到世俗的嬗变。洞庭湖水神信仰是人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心理需求而创造出来和不断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今社会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孟艳霞 《丝绸之路》2012,(11):41-43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包含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  相似文献   

16.
铜佛造像是西藏佛教艺术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清代藏传佛教铜像神系庞大 ,造型复杂 ,风格独特 ,曾盛行一时 ,在我国雕塑艺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先拜杨公二拜龙,三拜祖师到地中。南极仙翁作师主,九天玄女定吉凶……”这是流传于福州的《安祀歌》,道士在死者棺材埋葬后,于墓碑前设坛作法时所唱。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关口,在道教的宗义里,这些都要靠礼俗来祈福禳灾。婚娶时要演戏娱神、酬神;生育时要奉祀临水夫人、保生大帝等神明;寿庆时要请道士做天香;丧事时要请师公超度;乔迁时要祭土地,平时还要拜忏做功德、祭拜祖先……这些民俗活动深受道教的浸润,这些时候演戏成为仪式中一道重要程序,成为谢神的诚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8.
闽侯县傅筑泰山宫迎神赛会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迎神赛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民间借娱神行乐的一种集体性活动,集宗教信仰、民俗与娱乐活动于一身。迎神赛会通常由村庙组织出面举办,时间选择在春季或秋季,取“春祈秋报”之意。春季迎神主要是增  相似文献   

19.
湘西苗族巫傩文化的人神关系伦理意蕴,主要表现在:既相信自己又相信神灵的宗教观念,娱人娱神、以人为上的宗教情感,仪式模拟“难题考验”的宗教活动三个方面,其中凸显了人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0.
陈荣 《中国土族》2005,(2):24-28
在我国的春节传统群众文化娱乐活动中的“社火”表演,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在偏僻的山乡,它几乎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祭祀、娱神、娱人的活动。笔者考证其渊源,认为它是东汉的迎春礼俗和当时进行的祭祀太一神的礼仪,以及先秦季冬时进行的傩祭、蜡祭等一系列活动连续进行形成的民间的一种变异的礼俗。西宁社火起源的民间传说及认识“社火”表演自古有之。宋代诗人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云:“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呈”。自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清代的李斗在《扬州画坊录》卷九记载:“立春前一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