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静 《神州民俗》2009,(8):61-63
高职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人文素养在某种程度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是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资源,高职院校须认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探究高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丈精神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为社会培养有精神素养的职业人。  相似文献   

2.
廖园园 《神州》2012,(17):112-112
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因此,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应有之意。但是,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依然存在。其问题有人文精神渗透的模式平面化;人文精神渗透的价值评判的代本我立言的非英雄。为此,可采取营造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以美文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等方式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3.
代向辉 《神州》2012,(9):121-121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把人文精神渗透于语文教育内容之中,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的社会功能、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等,通过具体的教育内容融化人文精神,为学生营造人文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积极探讨、师生互动,体现课堂民主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农学专业大学生人文教育现状及困境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人文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目标在于推动学生"精神成人",实现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职业精神的融合。农学专业大学生人文教育现状是:学生渴望学习人文知识,但人文精神仍显不足;学习兴趣不浓,科学精神有待激发;职业认知不强,职业精神需要培育;因此,农学专业人文教育要处理好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全面发展与学有所长;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艺术类学生人文教育缺失的问题,值得关注。文化育人是大学的优势。大学教育必须将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第一要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此,应积极构建艺术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应在艺术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使人文教育获得主阵地;加强人文课程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作用;注重人文精神弘扬,以创建人文价值为终极目标;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构建人文教育的理想环境。  相似文献   

6.
浅谈如何提升语音室的人文主义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琳 《丝绸之路》2010,(14):116-118
以人文关怀理念作为语音室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在保证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同时,营造人性化的外语学习空间;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参与,制定、实施体现人文精神的规章制度;为学生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历史教育不但重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且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将人文素养的涵育和培养纳入其中,在人文素养的培育和人文精神的传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古代史学蕴含着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人们通过读史蓄积德行和学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包括蓄德致用的人生修养、彰往察来的历史意识、超越天命的人本思想、家国情怀的忧患意识、忠孝节义的伦理观念、涵育美德的审美旨趣等。这些有关人文素养的内容,蕴含在中国古代史籍和史家思想之中,不仅凸显了古代史学对人的自身价值的认识,也由此塑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和品格,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弘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韦曼 《攀登》2008,27(4):224-226
弘扬人文精神是21世纪人们普遍的共识。图书馆作为培育和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机构,它在推动和促进社会人文精神的凝聚和发展方面起着重大作用。人文精神也是现代图书馆精神的核心。图书馆只有“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并不断加速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思特  赵亭 《沧桑》2010,(4):249-250,255
由于科技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及大众文化的崛起,80后大学生的流行音乐文化生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但也带来了新的危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须及时建立起各种有效的应对措施,开设有关"流行音乐文化"课程,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对待流行音乐文化现象,通过对高雅音乐和传统音乐的鉴赏,及其与流行音乐的比较,提高对流行音乐的判断能力,最终须重视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才能使大学生流行音乐文化生活进入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0.
贺学敏 《神州》2012,(21):76-76
在素质教育中,经常会提到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所谓可持续发展教育,就是一种以平等开放为基础,以合作、参与、自主、积极为特征的新型教育思想。要推动世界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就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的作用,也就是说教育承担着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任。而政治学科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国家法律政策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更要通过学习形成人文精神和发展全面人格,最终培育学生正确的对历史,社会及自我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黄文娟 《神州》2013,(24):158-159
从21世纪以来,我国再次出现了一股不断升温的”国学热”,这是国人寻找民族凝聚力和精神家园的一种表现.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国学思想博大精深、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争道德修养.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将国学精华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注重挖掘人文精神,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优秀古典人文精神的熏陶.本文从国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角度,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2.
曾竞 《沧桑》2014,(6):100-102
人文与技术是医学的两翼,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现在理念指导中,是医者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轻视;表现在临床实践中,是医者不尊重病人的情感和要求,不考虑病人的整体利益,导致医疗服务质量较差、医患关系紧张。这些对医学生的未来从业造成不良影响。医学院校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应克服医学教育"技术至上""科学至上"的认识偏差,加大医学人文课程教育的力度;加强社会实践及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姜晓梅 《沧桑》2010,(2):201-202
人性化的学生管理不仅要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要求,体现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及人格尊严的尊重,而且还要体现对个性的存在价值及对个性充分发展的重视,体现对被管理者基本权利的尊重。高校管理一线的工作者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注重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人性化的学生管理不仅要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要求,体现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及人格尊严的尊重,而且还要体现对个性的存在价值及对个性充分发展的重视,体现对被管理者基本权利的尊重。高校管理一线的工作者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注重人文关怀和个性发展的人性化管理理念,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5.
卢立君 《神州》2013,(33):111-111
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教学理念存在一定误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老师过分注重高考这个"风向标"一味地注重对学生的答题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人文精神对学生的文化涵养、素质和情商都有重要影响,老师应该注重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朱鸿涛 《神州》2012,(3):337-338
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舞台,在美术教育中发掘人文资源,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是当今国际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学校美术教育的主流。美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陈建新 《神州》2013,(7):74-75
通用技术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广大师生要提高对通用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学校必须在教学硬件上予以保障,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重视传授思想和方法,注意教学目标的把握与评价机制的健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理念的形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心智发展与动作技能的和谐统一,提高《通用技术》课程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通识型人才。高等院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和谐发展思想;加强师德修养,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开展实践教学,拓宽人文教育途径;改革教学方法,精心设置人文课程;开展实践教学,拓宽人文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晓虎 《神州》2012,(6):296-297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老师应该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精神的发展,知识只是起载体作用。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人认为人文精神教育中只适用文科教学,理科教学是一些机械的数字运算和一成不变的概念、原理、公式,对如何在理科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却束手无策,现本人以物理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王家超 《神州》2012,(20):77
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校艺术教育的体系长期受西方艺术的深刻影响,具有乡土特色的学校艺术教育的份量严重不足,造成本地人不知本地的艺术,本土艺术正逐步远离我们的孩子。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新认识乡土特色艺术的教育价值,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探索艺术教育本土化过程中的教育教学形式,努力发掘本土艺术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因素,让学生接受本土艺术的熏陶,在接受本土艺术的教育过程中,得到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