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秦诸子军事思想异同初探黄朴民毫无疑义,先秦诸子百家学说①的主体是各自的政治哲学思想,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军事思想在各家学说体系中也据有很大的比重,成为诸子政治思想在军事领域的衍化和派生。在春秋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战争这个暴力斗争手段,作为社会变...  相似文献   

2.
先秦诸子承认历史盛衰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是其历史盛衰论产生的思想前提。先秦诸子还认识到盛衰变化和转化的必然性。对于决定历史盛衰的因素,先秦诸子从历史与哲学的高度进行了深刻、多维的思考,他们关于历史盛衰的总结和思考,对我国民族的历史思维及后世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先秦诸子民生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诸子的民生思想反映了社会大变革时期民生凋敝的现实图景。他们的民生观虽然角度不同,但无不充满着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怀。道家的自然生态民生思想、儒家的重民民生思想、墨家的利民民生思想以及法家的法治民生思想分别代表了先秦诸子时代民生思想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正>《先秦亡佚子书辑考》是笔者2013年开始主持承担的一个教育部社科项目,目前已经进行了两年。兹仅就项目的有关情况介绍日下,敬请方家批评指正。一、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先秦诸子产生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激烈变化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1,他们对社会变革发表着不同  相似文献   

5.
汤勤 《神州》2012,(23):181-182,184
尽管先秦思想家们对如何实现"大同"理想有各自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主张,但他们都为描绘"大同"理想留下了耀眼的思想火花,在这个意义上,"大同"理想作为先秦诸子共同的思想基础成了先秦哲学的精髓。"大同"社会和柏拉图的理想国在具体社会构造上有着明显差异,但两者在基本原则上的一致也相当明显的。理想社会模式在先秦诸子看来是经验世界的精华积聚,在柏拉图眼中则是一个来源于绝对的先验世界。在论述完善大同理想的思想历程中,先秦思想家们也陷入了两难境地,理论体系的内在矛盾逐步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我国古代先秦诸子之一,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编成《韩非子》一书,其学说内容主要是哲学思想和国家社会观,涉及经济的不多,谈到人口问题的就更少。但是,仅就他谈到的人口问题来看,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为人多而焦虑的思想家。因此,我们对他的人口思想出现的原因、主要内容和意义进行一些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韩非人口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韩非生活的时代是战国中后期。那时,各诸侯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过去都有很大的进步。在农业方面,因冶炼事业的发达,使铁制农具广泛的使用。不仅农业工具耜、铫、  相似文献   

7.
戊戌政变之前的10多年间,康有为的主要精力是考辨中国本土文化的"学术源流"。这使他聚焦先秦诸子,不仅对众多的先秦诸子予以身份确证和学派归属,而且从不同角度对他们的思想予以阐发。与论证"百家皆孔子之学"的需要息息相关,康有为的先秦诸子研究以孔子为中心,用力最著的便是对孔子之学的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史料批判、连续性原则和政治观念三方面来探讨德国历史学家西贝尔构建的历史—政治史学观念体系,同时说明这种史学观念不但植根于德意志文化之中,更是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在这一体系中,西贝尔强调现实在认识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号召历史学家投身社会实践,在历史认识和生命实践之间的不断互动中,对历史进程进行不断的重新理解,由此而化解历史的客观性与历史知识的主观性之间的矛盾,从而体现出历史学对于社会和个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公的形象在先秦时期可分为就青铜器铭文、史书类文献和子书类文献三个角度进行考察,不同类型文献有着不同的著述特点。周公形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并被后来的诸子进行各种各样的演绎和利用,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周公从历史事件的形象逐渐演变为圣人,乃至代表传统伦理道德的符号,其形象经过后世诸子不断的演绎变得日益抽象。形象不断变化的背后则是不同的书写目的和诸子不同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无为而治"治国方略,是诸子的共同抉择.如管子曾云:"名正法备,则圣人无事"(<管子·白心>);韩非子曾云:"虚静无为.道之情也"(<韩非子·扬权>).而在很长以来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则都把"无为而治"当作了道家所特有的政治思想.这一认识状况需要改变.本文对孔子"无为而治"思想做初步探讨,希望能为重新认识诸子的这一政治思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吴越春秋》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古代史学著作。是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编纂体例和历史文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对于了解春秋时吴、越争霸历史,增长人们有关历史知识,从历史中吸取智慧是很有用的。作为汉代史著能流传到现在,这个事实本身似乎也可以说明它确有其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先秦诸子散文是研究诸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文本注释准确,方能确切反映当时思想的种种面貌。今就其中若干名篇误注者予以考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例,以《格致书院课艺》为基本史料,集中阐述了作为民间知识群体的格致书院学生的西学知识结构及其对中西学关系、引进西学的方法等问题的基本认识,从普通民众角度揭示了当时中国思想界的西学观。格致书院学生的思想虽然不似站在历史前台的“大人物”的思想能够左右国家政策,但作为一种潜在的民间思想仍具有社会感召力。  相似文献   

14.
先秦诸子的人格特征高建立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最初辉煌,它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作为这一时期思想文化创造主体的先秦诸子,积极奔走周旋于列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上匡救时弊、兴国安民为己任,表现了新兴士人群...  相似文献   

15.
韩非是先秦时期法家的极大成者,他总结了先秦法家各派的思想学说,提出以法、术、势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他的思想学说和政治主张为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和封建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他也具有历史进化的观点,批判了复古守旧的观点。《韩非子》思想是先秦思想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五十五篇。本文从经典原著出发,探究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法治社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先秦时期传统礼仪纷繁,礼乐器也受到高度的重视。两周时期是先秦礼制发展的高峰阶段,中原地区是当时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地域,具有非比寻常的研究意义,因此,杨文胜博士的著作《中原地区两周随葬青铜礼乐器制度研究》(大象出版社,2016年)从选题来看是富含学术价值的,并具有如下主要特点。一是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该书在结构上分为八章,另有一个附论。除第一章引言和第八章结语之外,其余六章内容包括周人随葬青铜礼乐器制度溯源、东周时期中  相似文献   

17.
作为近代中国卓越的启蒙思想家,郑观应的很多思想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极富启示意义,尤其是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深远影响的《盛世危言》一书,甚至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它的价值。郑观应的思想不仅深刻,而且全面,涉及诸多领域。从中国女性发展史的角度来看,郑观应对涉及女性的精辟论述毫无疑问使他成为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先驱。  相似文献   

18.
<正>我于思想史研究是门外汉,只是对与思想史有关的社会史有些兴趣。承蒙邀请参加这次先秦诸子思想的研讨会,只好从诸子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的特征来谈谈与诸子有关的一些问题,希望能有助于诸子思想的探讨。诸子研究须以对战国社会经济制度的研究为基础我想首先強调的一点是,思想史研究应当以社会史研究,特別是以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研究作  相似文献   

19.
法国著名诗人和政治活动家阿尔丰斯·拉马丁是1848年革命中昙花一现的人物,曾一度成为临时政府的灵魂。他生于1790年革命的非凡年代,一向关注大革命这一历史大震荡,1847年他的历史著作8卷本的《吉伦特派史》问世。从史料角度看,这部书价值不大,但作者横溢的才华和生动细腻的笔触,赢得很高声誉。1848年前,按思想观点来看,拉马丁可算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夏曾佑不仅是清末“新史学”思潮的主要推动者,还是清末诸子学复兴的重要参与者。20世纪初,夏曾佑在《中国社会之原》《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等论著中率先提出,春秋之前,“鬼神术数之外无他学”,而老子突破了这一“鬼神术数之学”,遂成为“九流之初祖”;此后,孔子“去鬼神而留术数”,制作六经,成为“中国政教之原”;墨子则“去术数而留鬼神”,与孔子“成相反之教”;然后,老孔墨三家流为诸子百家。可以说,这一系列观点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先秦诸子叙事体系。其深刻的思想价值与学术意义在于,不仅彰显了诸子学的现实价值,还促进了孔子与诸子的平等。总之,夏曾佑的先秦诸子学研究推动了中国诸子学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