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牧在延安     
冯牧是1939年末考上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第三期的。他在《窄的门和宽广的路》一文中回忆道:“我终于在另一次报考中,考上了鲁艺文学系,而且被认为是这一批考生中水平很不错的。”这是确实的。我认为冯牧不仅在“这一批考生中水平很不错”,就是在文学系第三期50名左右的同学中也是名列前茅的。冯牧一生在文学创作、编辑与组织领导工作中的贡献可以证明。  相似文献   

2.
苏维民 《百年潮》2012,(6):26-30
1965年秋,杨尚昆被免去中央办公厅主任职务。1966年5月,他又被打成所谓“反党集团”成员。“文化大革命”中,他更是被监禁达12年之久。在此期间,我作为他的秘书,曾跟随他在广东、山西工作过一段时间,亲身了解到,在逆境中,他虽然对许多问题也想不通,但态度很坦然,关注最多的不是自己蒙冤而是党的事业!  相似文献   

3.
吴继金 《文史春秋》2003,(10):41-43
抗日战争期间,作为一位有正义感和民族气节的爱国画家,徐悲鸿积极主张抗战,反对妥协投降。在他的各种体裁、主题的绘画作品中,大都以“托兴”、“自况”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他那“悲天悯人”的激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他曾出访南洋募捐,将所得之款10万美金全部捐给祖国的抗战事业……  相似文献   

4.
川、滇两省,山水相连,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关系,经历数千年而不衰。尤以“天府”著称的四川,地灵人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都与云南结下不解之缘。他们对地处祖国边陲、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文化,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有的四川名人在云南还留下了不少遗迹。这里所要介绍的是,唐初四川著名文学家闾丘均和他撰写的《王仁求碑铭》。  相似文献   

5.
民国以前,我的家乡有一句谚语:“云南不点状元,陕西不招驸马”。但满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云南却出了个比状元还希罕的“经济特元”(状元是三年考一次,而特元约一百年才考一次),因为人们习惯于尊重状元,云南人民为纪念袁嘉谷大魁天下,便在昆明拓东路建盖了一座飞檐卷云,铁马叮略,与日月争辉的状元楼。这当然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云南人民为之扬眉吐气。“十载寒窗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知”,不少人对他羡慕、赞美。哪里知道他是一个忧国忧民之士。打从清道光Th十年(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起,虽然以林则徐为首的主战派…  相似文献   

6.
我的堂兄张清溱是一位把大半生献给了新疆建设事业的水利水电专家。在我们叔伯弟兄中,他行三,故我以三哥称之。1940年,他去西北前,曾回过故乡南阳;但那时我还年幼,记忆十分模糊。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来内地出差,我们在郑州见了面。在此后的二十多年中,他只要路过郑州就必定要来看我,我也曾因公两次去乌鲁木齐,平时则书信来往不断。  相似文献   

7.
提起唐继尧,人们会很自然地把他同“云南王”“、滇系军阀首领”“、西南军阀头目”联系起来。的确,唐继尧是一个典型的近代军阀,民国初期的许多重大事件,他都参与并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军事之外,唐继尧还舞文弄墨,这与他留过学、受过西学熏陶有关,遗存《东大陆主人言志录》、《唐会泽遗墨》、《会泽首义文牍》等著述。俗话说,文如其人,诗以言志,拙文选取唐继尧青年、中年和晚年等不同时期的几首诗,通过对诗的解读,从一个侧面来观照唐继尧其人。游学东瀛加入同盟会唐继尧(1883—1927),字蓂赓,云南会泽人,6岁入私塾,15岁中秀才,曾…  相似文献   

8.
<正>他是抗战时期第一批来到中国的“西班牙医生”,他曾追随白求恩试图前往八路军敌后战区服务,虽经多方努力没有成功,但他为中国红十字会抗战救护事业做出了贡献。因为年龄最长,他成为“西班牙医生”的“老大哥”。他就是捷克医生——纪瑞德。援华医疗队的“先遣队员”纪瑞德,原名弗莱德里克·基希(Frederick Kisch),生于1894年,德国血统。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曾在高中毕业后陷入一种惆怅的情绪中。那是因为他的文科成绩还未达到像理科那样优秀而未能如愿进入台湾最好的高等学府——台湾大学,只好屈就于成功大学。面对终日闷闷不乐的儿子,他的父亲丁观海教授语重心长地鼓励道:“人生总不免会有所挫折,只要不断地发奋向前,将来还可以转学台大,甚至出国留学。事在人为嘛!”父亲的一番心理教导点燃了丁肇中的希望之火,使他坚定了信心,从此潜心攻读,为以后事业  相似文献   

10.
在延安,毛泽东曾对王震说:“洛甫这个同志是不争权的。”洛甫即张闻天。事实确乎如此,张闻天在担任党的总书记期间,为了党的事业,曾多次主动辞让总书记职务,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丝毫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格。张闻天对他的这种作为也很自豪。当王震将毛泽东的话转告张闻天时,张闻天说:“这是对我的最好评价。”为了开展党的白区工作,一辞总书记张闻天是中共党史上第五任总书记。1935年1月,关系到党和红军生死存亡的遵义会议召开了,在会议决定的第三条中写着:“常委中要进行适当的分工”。据此,1935年2月初在云南、贵州、四川交界…  相似文献   

11.
颜竹 《华夏地理》2007,(2):45-49
曾养志也是一位爱猪人士,在云南农业林学后山上他的"猪公馆"中,足足四百多头版纳微型猪,还不算借居在版纳保护区的另一半.  相似文献   

12.
为此,他在10年浩劫中被挂过黑牌,还因“潘汉年、杨帆案件”的株连度过15年铁窗生涯。人们看到的仅是上述显赫的头衔,没有.也难以看到他曾与共产党血肉相连的经历。他忍辱负重,70余年经历过许多曲折艰险,“革”中被抄家达37次,但仍执着地追求光明、正义和真理。人们问他何以如此,他以“老骥雄心今尚在,愿将余热化光芒”作答。  相似文献   

13.
再见,希拉克     
“他就像一个正用手指抠果酱往嘴里塞、当场被捉住的孩子,果酱沾满手、塞满嘴,但还对你发誓:他不喜欢吃果酱!”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这样形容法国现任总统雅克·希拉克。但这一次,不管多么不愿承认,久居法兰西权力之巅的希拉克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相似文献   

14.
张孟 《旅游》2000,(6):7-9
我曾在朋友处听到过一种说法:所谓的“香格里拉”其次并不在云南,他说二战时曾有一架英国战斗机因故障迫降在中国川滇交界处的大山深处一个大草坪上,那位疲惫的飞行员跳下飞机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雪山巍巍、芳草凄凄、树木葱茂、溪水明澈,完全是一个世外桃源,与刚才炮火连天的滚滚硝烟形成丁强烈的反差。尽管语言不通,但这位飞行员却在这里得到当地山民的热情款待和全力支持,并得以顺利返回英吉利。后来这位英国人写了一篇回忆录,深情地叙述了他在这块神厅土地的所见所闻,他反远离战火的净土,“最后的香格里拉”在文章里…  相似文献   

15.
翟文涛  邢峥摄 《世界》2012,(3):158-159
在汽车圈中,饭田健治是出了名的“中国通”: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以语言研修生的身份被派驻台湾学习两年中文,从而说得一口流利的“台湾式”普通话。自此之后。也开启了他与中国市场的不解之缘:早先曾就职于三菱总部汽车事业本部负责中国业务,直至今日身为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按他的话来说,“其间我人生中将近1/2的时间都是在中国度过的”。  相似文献   

16.
陈元方(1915~1993)解放后曾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兼西安市委第一书记,晚年又致力于新编地方志的编纂工作,是陕西新编地方志的开拓和奠基人。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曾遭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和拷打,“革”中,又被戴上“三反分子”的帽子,被批斗和关押,遭受残酷迫害。但他始终坚持马列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勤勤恳恳,大公无私,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多贡献。正如陕西省委在他逝世时的悼词中讲的,  相似文献   

17.
著名作家沈从文曾在他的《湘西行》中写道:“麻阳人中,有一双值得称赞的手,在湘西近年实无匹敌,乃塑像师张秋潭之双手。”他还对张秋潭先生评价说:“他的艺术才华达到了纯青的火候和至上的境界,可称湘西一杰;他的古怪脾气往往使人啼笑皆非,回味无穷,堪称湘西一‘怪’。“而当地人尊称他为“岩门异人”。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史志》2003,(1):3-6
郑永立 ,原河南浚县政协委员、浚县地方史志办主任、新编《浚县志》主编 ,18年如一日 ,为党和人民的修志事业 ,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郑永立曾亲笔在自家大门上书写一幅匾额 :“淡泊明志”。这既是他教育子女的格言 ,也是他为人处事的写照。采访中 ,人们谈起当年郑永立三次辞官的事儿 ,都说真是风范长存。郑永立是 1983年 1月从部队转业到家乡浚县的 ,当时就是营级干部 ,因此被安排到县工商局担任办公室主任。应该说 ,这是比较理想的工作。但他上班后还没来得及换上工商服装 ,就欣然同意被县地方史志办公室借用 ,当了一名临时编辑。由于长期…  相似文献   

19.
吕平 《民国档案》2001,(1):57-65
民国时期新疆、云南、东北(吉黑)、四川、贵州、台湾等省曾发行过“限省贴用”邮票。“限省贴用”邮票只能在所限省境内及该省发往他省的邮件上贴用,他省寄往该省的邮件上则只能贴用无加盖“限省贴用”字样的普通邮票或他省“限省贴用”邮票,如果使用限该省贴用邮票,此邮件则被视为欠资邮件。  相似文献   

20.
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事业家。他一生坚持民族团结和民族尊严,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本文拟从我国近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角度,结合陈嘉庚的思想实践,试析其兴学活动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以挽救民族危亡是陈嘉庚兴学思想的最初动因1894年创办集美“惕斋学塾”,是陈嘉庚涉足国内教育事业的开端。他在《南侨回忆录》“并言”中写道:“……生平志趣,自廿岁时,对乡党祠堂私塾及社会义务诸事,颇具热心。”那时他的办学动因,多半出自一种关怀桑梓、匡时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