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生得离奇赫白朱大王出生得很不平凡。他的妈妈怀孕十二个月,他还没有出世。一天,赫白朱突然在娘肚子里喊道: “妈妈,我在你的肚子里,已经好久了,只要有一条大象过路,您就喊我。”“是啦!”他妈回答说。有一天,有一条大白水牛过路。他妈想:“这儿子在我肚子里,我也害怕,还是早生好些!”就立即叫道:“儿啦,大象过路了!”赫白朱听了,便从他妈妈的膈肢窝下钻了出来。赫白朱大王一跳出来,就提着一把刀,去追大白水牛,想割下一块皮来补妈妈的腋  相似文献   

2.
每当听到阿谷鸟的哀鸣,就想起阿谷鸟的故事,它象一碗苦水,装在彝家人民肚子里。山前有个独家村,夫妇两人只有一个独姑娘,姑娘名字叫阿谷,是阿爹阿妈的心肝。阿妈背柴换大米,阿爹背柴换盐巴,辛勤抚养独生女,日夜巴望她快长大。  相似文献   

3.
俚谚集锦     
彝族谚语诚恳的话象火塘,让人听后温暖。真理象太阳一样不会变,好话象盐巴一样不会酸。(高德增辑)走出大山,望得见坝子;录l下羊皮,披得上褂子。马路给马,马不跌交,牛路给牛,牛不坠岩。高明不发怒,勇士不鲁莽。不踩青苗,不欺幼小。人靠信誉,桶靠箍子。戏弄的话象冰雹,让人听后心寒;(罗家修辑)傈傈族谚语水草鲜美的地方鸟儿多,心地正直的人朋友多。锅热靠火旺,人勤靠心灵。如果乌鸦做你的向导,你将会被带到尸体上去。失败是因力量不足,胆怯才是人的过错。补漏趁天睛,学习趁年青。鸟儿欢腾全靠树,鱼儿欢跃全凭水。庄稼人识不完谷,打渔人识不完…  相似文献   

4.
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我们彝族人民的马樱花节。这个节日是怎样来的呢?这里就讲这个故事: 不知道是什么年代了,整个世界一片洪水滔天,淹没了土地,淹没了人烟,淹没了一切。世界上只剩下两兄妹,两兄妹躲在一个大葫芦里,葫芦口用蜡封住。这个葫芦在洪水中随水漂流,不知道漂了多少个昼夜,也不知道漂了多少地方。有一天,洪水开始退去了,露出了山头,又露出树梢。这个葫芦落在一棵大树丫杈上。老鹰在天上飞翔,它听到葫芦里的声音,那是人种在里面呀!老鹰把葫芦抓了起来,把它放在山顶上。所  相似文献   

5.
房婉萍 《世界》2006,(9):56-58
很早以前,中国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传说中,神农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此经常闹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城的变化,判断  相似文献   

6.
艺术界有云:他老郑的酒具葫芦独行天下乡亲们感叹:玩葫芦也得和市场赛跑十八年葫芦人生,酸甜苦辣数不尽梦想追求,乐在其中一个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葫芦里都卖些啥药咱依葫芦画瓢找他老人家聊聊功夫葫芦郑月巴乡约拜访生命中的艺术艺术中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聪明的果索     
莫嫌浓烟熏黄了的经书,它珍藏着多少人的英名,那宝石般发光的德行,深深地感染着后生们的心 灵。 —崩龙族格言一引子取下一颗串起的珍珠,选上一段动听的神话,吹起一支悠扬的葫芦箫,唱一唱我们聪明的果索。聪明的果索啊,是竹楼上最亮的宝石,是山林里最美的鲜花,或许大家都想亲眼见见他。要见果索不算难,在崩龙人的火塘边,歌手会让你听到他,歌手会让他天天同你说话。二成长果索哟,他是苦藤上的苦瓜,,他在苦水里泡大,破碗里淌着泪花。他才在土灰里留下脚印,就丢失了阿爸;他才会爬上牛背,又哭别了阿妈。他在鞭子下挣扎,在黑炭窖里滚爬;他在刺蓬…  相似文献   

8.
正1961年,刘少奇在湖南长沙县广福公社天华大队视察工作时,在座谈会上听到一些群众反映社员冯国全"破坏耕牛"被斗争判罪的事情。案情是:冯国全给生产队养的一头耕牛死了,剖腹后,发现牛肺内有一条3寸多长的18号铁丝。队里干部都说铁丝是冯国全钉进牛肚子里的,就定他一个"破坏耕牛"罪。可是冯国全死也不承认。刘少奇了解情况后,立即把陪同他的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李强叫过来,说:"你们是做公安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彩礼     
在孔雀岭茂密的竹林里,座落着牛滚塘、象饮水两个崩龙族寨子。虽然两个寨子相隔四里路,人们却时常往来,亲密无间,每逢泼水节,他们合在一起欢度自己盛大的节日。牛滚塘的小伙子有几十个,要数保安生得最英俊,也最勤劳。挑柴的姑娘看见他,一个个透过树叶,偷偷看上他一阵;背水的姑娘听到他的声音,都要扭过头去瞟上他一眼;下田的姑娘遇着他,偏要找个借口跟他搭腔……。象饮水寨,也开着一朵娇艳的山茶花——依甩。她聪明伶俐、温柔正直。犁田的小伙子见着她,立刻把牛叫住;劈柴的小伙子见着她,立刻把斧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称葫芦为匏、瓠、壶,后来又称为壶卢、浦卢、匏瓠、胡卢等,其历史源远流长,在七千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遗址就发现了葫芦和葫芦种。①在其后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葫芦文化。影响到《诗经》,便在其中留下了深刻的葫芦文化印迹。解读这一文化事象,无疑有助于我们理解《诗经》,了解周代社会人民生活与信仰状况,同时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与探寻中华葫芦文化。据初步统计,《诗经》中与葫芦有关的作品有11篇:《邶风·匏有苦叶》、《卫风·硕人》、《卫风·木瓜》、《豳风·七月》、《豳风·东山凡《小雅·鹿鸣》、《小…  相似文献   

11.
彝族葫芦崇拜与生殖文化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葫芦.又称壶、匏、瓠等。壶,小篆作《说文》:“壶,昆吾圜器也。像形,像其盖也。”“昆吾”即是“葫芦”的音转。葫芦的概念.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葫芦,指部果上下部膨大,下部大于上部的缢腰状类,俗称“丫丫”葫芦儿”;广义的葫芦,则是指“成熟后果皮木质化”的葫芦家族,其主要成员有部、悬瓠、壶、蒲芦等。在古代祭献礼仪中,葫芦是必不可少的盛皿。《礼仪·郊特牲》说:“器用陶的.以象天地之性。”“陶匏”即陶制的葫芦状器皿.而葫芦作为盛皿,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实际生活,或盛水,或盛酒,或盛油.或盛药…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蜜蜂、岩蜂、葫芦蜂碰在一起,它们便谈起各自的生活情况。葫芦蜂问蜜蜂:“朋友,你春夏秋冬都生活得很好,你住在哪里?”葫芦蜂平时爱欺侮别的蜂,蜜蜂有些恨它,就捉弄它道:“我的家挂在树枝上,我的小儿头朝下放着。”葫芦蜂听后就说:“好,我就照你说的那样去安家。”说完,葫芦蜂就飞回去,在树上做窝了。葫芦蜂飞走后,岩蜂问蜜蜂:“朋友,  相似文献   

13.
周晶 《丝绸之路》2009,(8):77-78
我国栽培葫芦历史悠久,葫芦通常被当作吉祥物,并创造出极具观赏价值的葫芦工艺品。金城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连接东西的交通要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本地特有的刻葫芦民间工艺,选材和制作工艺极具特色,在百余年的发展中逐渐壮大。高文化素质民间艺人和艺术家的涉入使兰州刻葫芦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了几次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东西,应该让它永远流传下去。—崩龙族谚语可别让美酒咽下肚里,便将过去的事儿遗忘。乡亲啊,可别让香风吹走,忘却了前人的悲伤。竹楼装扮得象座花房,乡亲围坐着温暖的火塘。人人绽开喜庆的笑脸,欢歌的翅膀在竹楼上飞翔。年迈的主人口念祝词,束束鲜花抛向新郎新娘。祝福年轻的恋人—象大青树一样久长,祝福年轻的恋人—象不谢的花儿四季飘香。岁月象江河一样流逝,大地换过多少次新装。可腊亮和玉相的遭遇,一直为我们代代传唱。好听的歌儿不怕重复,我的嗓子不好也要原谅。两个寨子的老人,象一棵青树发的根,交错扎在土中。两个…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农历丁五年,也即牛年,于是“牛”就成了热门话题。牛不仅因力强耐劳而成为农家的朋友,而且是整个人类的朋友,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牛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就发现有用在当时被视作财富的牛头作为随葬品,商代时牛肩肿骨是占卜刻辞的重要材料,商周青铜器上见有大量牛首图案装饰;古代还将牛作为祭把天地山川、社稷鬼神的牺牲,牛、羊、象三牲齐备即所谓“太丰”,而使用太牢已是最高等级的礼仪。我国南方流行着一种牛崇拜,因为牛象征着春天,开春后牛就要下地犁田,于是开犁仪式十分隆重,有时…  相似文献   

16.
一个低调子的人,一个有激情的人,一个很博学的人。如果将其用简单的数学公式相加,其等号后边便是三个字:“王继兴”。在新闻圈里呆一段时间,你一定会不时地听到人们谈论王继兴先生的名字……在饭桌上,我就听朋友讲过两则故事———一次,有两个所谓的“记者”到周口,打算以写“批评稿”的名义要挟某单位的一位领导,不料在这位领导的办公室里看到有王继兴先生为之题写的一幅条幅,那条幅装裱得自然也很精美,随敏感地询问:“你认识大河报的总编辑王继兴?”对方点点头。这两位“记者”立即起身告辞,拨马回头不再“采访”了。还有一次,有人想到郑…  相似文献   

17.
从前,有一个孤儿木屯,父母死后,一直被一家人收养着。也记不清究竟野樱桃开了多少次花,野枇杷结了多少次果,木屯已经长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木屯还有一个叔叔,日子过的很不错。他家种了一大片山,还养着很大的一群牛。木屯听到了叔叔家的事,便准备回到这个唯  相似文献   

18.
张农(1877—1927)原名肇甲,字都金(一作多金),号鼎斋,江苏吴江北厍葫芦兜村人。这位清末秀才,自小喜好吟咏,与四位堂兄堂弟并称"葫芦兜五子"。1912—1913年间,他在南京造币厂供职,写下了许多吟咏南京的诗作。后来回到家乡办起村塾,柳  相似文献   

19.
一个快活的布朗人上山去,边走边吹葫芦笙。他吹得正得意,不想被一棵树桩绊倒,跌进一个土洞。这土洞很深,只透得进一线微光。布朗人用手抓住土壁,试图爬上去。但脚一起,身子就掉了下来。他摸摸四周有什么,想借助它出去。摸来摸去,只摸到一只随他一起落进洞里的葫芦笙。他失望啦,便只好吹葫芦笙消愁解闷。“呜呜”的乐音从洞底传出,幽婉清亮,传进了竹鼠的耳朵。是什么声音这样动听呀?竹鼠探出头来,听了一会儿,见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张昕中 《丝绸之路》2011,(11):55-57
葫芦在维吾尔人心中不单是吉祥物,而且是宝物。 8月的哈密,瓜果飘香,蜜汁四溢。在哈密市陶家宫乡地尔班津村维吾尔农民吾素音·沙勒家里,更是满园硕果累累。葫芦架下的葫芦大大小小扑面而来,乍看之下,如块块美玉,悬挂在长长的画廊里。透过葫芦架下的阳光,如片片碎银、朵朵雪花飘洒在人们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