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友鸾,安徽安庆人,我国名的新闻记、作家。他曾受业于邵飘萍、郁达夫、徐志摩、许地山诸位名家,与同是皖省籍的张恨水、张慧剑合称“中国新闻界三张”,颇具影响。张友鸾尘海浮沉,经历颇多变故,有—件事却始终如一,那就是他与崔伯萍小姐的婚姻,伉俪情深、恩爱—生。  相似文献   

2.
<正>安置办公场所1986年8月,洪山区珞南街成立,我从珞珈山街调到珞南街参与组建。珞南街组建之时,物资缺乏,条件艰苦,清扫卫生连拖垃圾的板车都没有。洪山区政府拨付大概9000元的经费,用于街道创建。当时,街党委书记池云忠同志拿着这些经费,去关山购买了一批桌椅板凳等办公用品,二十多人就开始办公了。当初,区政府将珞南街的办公地点安排在区粮食局三楼,一、二楼是粮食局办公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正>1978年春天,湖北省文联恢复工作,作家、画家、摄影家、编辑,陆续从外地归队。首义路93号,一座花园式院子中的两层老别墅,便是省文联的办公处。一楼四室一厅100多平方米,省文联负责人骆文、王淑耘夫妇及吕庆庚(笔名勤耕)、沈毅各住一间,在这儿办公。这时候,我获悉所在的鲁迅研究小组将要解散,一天从水果湖到首义路去,顺便向骆文、王淑耘辞行。可完全出乎意料,他们异口同声要我留下到文联工作。不久,我到文联上班,安排在办公室处理杂务,  相似文献   

4.
1942年秋,我出生在重庆北碚李子坝的半山新村。新村有两幢二层小洋房,每幢可安置两家。第一幢里,一号住的是庄明远,二号住的是邓初民。第二幢内,三号住的是我们全家,四号住的是翦伯赞夫妇。所以,章、翦两家是紧挨着的邻居。  相似文献   

5.
朱倩 《神州》2013,(5):15-15
1与书结下的挥之不去的浓浓的情怀也许源于自己一直拥有的求知欲以及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天长日久,我就有了读书的习惯。2大学毕业后,自己做了数学教师,利用闲暇时间研读所任教学校图书馆藏的一些书。图书馆一楼有文学书籍,二楼有数学专业及教育理论、古代文化书籍,三楼有期刊杂志及专业词典之类书籍。俄国作家肖洛霍夫所著的《静静的顿河》  相似文献   

6.
我的恩师嵇文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恩师嵇文甫文/李光一嵇文甫先生(1895.12.17~1963.10.10)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朴实无华,实实在在,关心青年,热爱学生。我是在嵇先生的教导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他是我的恩师。嵇先生是河...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方志》2006,(12):61-61
刊名刊址邮编联系电话北京地方志厦北京乙段市1东3三层环南路19号联合国际大100021(010)87664632天津史志天津市大沽路138号金融广场大厦10层300040(022)23289459、23031916河北地方志河北省石家庄市友谊南大街9号050051(0311)85510800、85510813内蒙古地方志治内区蒙古党政呼综和浩合特办公市楼敕7勒楼川大街1号自010098(0471)4825245湖北方志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放鹰台430071(027)87895001今古大观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2楼130051(0431)8905635上海志鉴上志海馆市浦东新区华东路108号上海通201201(021)58581470浙江方志浙江省杭…  相似文献   

8.
那年,报坛名宿张友鸾去世,在南京石子岗殡仪馆参加向遗体告别仪式,我站在画家刘元身旁,在摇晃的哀乐声中,刘元的悲伤似乎也在摇晃……  相似文献   

9.
30年代初期,武汉有象样的报纸,恐怕要算从《大光报》开始.我初到汉口,住在宏春里一幢一楼一底的里弄房子,实在太小且不通风.不到一年就搬到特三区鄱阳街的一家医院的楼上,有一大间客厅兼书房,三间不大的住房,相当宽敞,大约又住了一年多.《大公报》叫我兼办分馆,并设立寄售书刊、接收广告的代办部,因此又搬到了金城里,二楼作为办事处和我的寓所,底层铺面作为分馆和代办部,职工增为七八人.  相似文献   

10.
我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在西安晶体管厂从事了9年的技术工作。1976年10月.我调入武汉市科委下属的位于原武汉展览馆西一楼办公的“武汉市科技交流站”,从事技术推广交流工作,这个调动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1.
舒芜 《炎黄春秋》2004,(9):30-34
“三同”张老,指张友鸾先生。我与他互称“三同”。今年是他诞生一百周年。“三同”原是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政策术语,指工作队员应该和贫雇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才好谈心知心,发动群众。我与张友鸾先生互称“三同”,则有我们的典故,是指我们被宣布划为右派(1958年),宣布摘去右派帽子(1961年),宣布改正右派错划(1979年),三次的宣布都在同一时间场合。而本单位其他同时的乃至同案划右派的,后来虽然都摘帽、改正了,但摘帽、改正的时间,宣布的场合,彼此不尽相同。我与张老同时同地听宣布摘帽,是1961年11月13日,当时我们还以为有多大意义,约定从第…  相似文献   

12.
从1949年5月至1983年离休,我在全国政协工作了35年。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关于政协礼堂的历史还很有意义。 1949年底,全国政协机关成立,我们从中南海搬到王府井大街南口路东的三层小楼国际饭店办公,这是政协机关成立后的第一个办公地点。在国际饭店办公不到两个月,由于人员增多,搬到南河沿南口路西的怡园饭店。不到三个月,又搬到中南海东花厅办公。1950年9月中旬,全国政协机关与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互换办公地点,又由中南海搬到现在的办公地点,当时叫赵登禹路32号,后改为太平桥大街23号。这里原是清代顺承郡王府,建于清顺治初  相似文献   

13.
张荣久 《文史春秋》2003,(10):58-59
1928年。上海支南路与四马路交叉的447号,是一座二层小楼。那里是挂着“福兴字号”的商行。这座二楼的三间大房,就是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所在。1928年11月至1931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几乎都在此举行。周恩来差不多天天来此办公,邓小平、邓颖超、瞿秋白、李立三、任弼时、邓中夏、彭湃、陈赓、李维汉等中央领导,也都经常在此开会或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范亚昆  王凯 《中华遗产》2010,(5):154-154
假如你去过东方明珠,一定都是去半空那个圆球吧?我的行程截然相反,是去东方明珠地下一层。那次是去拜访上海历史博物馆的顾主任,然而我在外滩附近一栋老建筑里见到他时,简直疑心他将博物馆藏在自己的衣襟底下——他办公的这栋楼.  相似文献   

15.
在报界前辈中,张友鸾是值得尊敬也值得羡慕的。他曾被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这位民国年间与张恨水齐名的赫赫有名的报人,解放后虽然不再办报纸了,但依然以其卓绝的智慧、多彩的文笔,写成千古文章,供世人广泛阅览。而他在逆境中一如既往的乐观豁达则是令人至为佩服的。张友鸾早已去世了,但他的逸闻趣事却依然在文化界传播。当我再一次从他的表弟赵洛先生处听到关于他的有趣掌故时,马上想到“是真名士自风流”这句话。张友鸾在民国新闻界是非常有名的。他20岁在北平平民大学读书时,便受到著名报人邵飘萍的重视,邵让他主编《京报》的《文学…  相似文献   

16.
正坐落在河西路西侧中段偏北的位置,前后两栋都是3层楼房,坐西朝东,除了隔壁的市委宿舍,它们是这条街最高的建筑;前一栋楼当街,一楼是粮店,23号这个门牌,包括了粮店和前后两栋楼,于是,河西路粮店几乎成了这两栋楼的代名词。住这儿的人在告诉别人自己的地址时,大都说:我住粮店后面。这就是河西路23号。  相似文献   

17.
正18年18岁,这里是我人生之初的成长摇篮,是我走向生活的启蒙之地。河西路23号的生活烙印,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记忆,魂牵梦萦,无数次在梦中回到这个家。家的印象之一刚搬到这儿,我们全家三代6口人:老太爷、老太太、在贵阳医学院读书的父亲、已是小学教师的母亲、在中学读书的姑妈、不满一岁的我。两年后添了弟弟高元,再两年半后又添了妹妹高晴。这一年,姑  相似文献   

18.
我的女儿是1987年出生的,属兔。女儿3岁之前,我们一直住在大学教师住的筒子楼里。我们双方的父母都不在当地,爱人任教的学校与我城东城西相距十公里,必须早出晚归,我上课的地点在分校,一大早就要赶班车。我们住在三楼(顶楼)朝北的房间里,公用厨房却在一楼,为了做饭、烧水、晒衣物,我不停地在楼梯上奔波。我告诫自己,无论多么辛苦劳累,都要乐观,决不能让孩子受委屈,更不能拿孩子出气。无论她犯多大的错误,都要和她讲道理,决不动手。我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9.
贾文昭 《古籍研究》2000,(3):3-4,98
今年六月三日,程千帆先生与世长辞了。学术界殒落了一颗巨星,我本人失去了一位恩师。这些日子悲痛的心情难以抑制,一幕幕往事时时浮现于脑际。  相似文献   

20.
吴镇 《钟山风雨》2014,(3):17-20
正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2年,南京市、苏南地区、苏北地区合并建成江苏省。建省初期,省委在南京西康路33号办公,柯庆施与江渭清、萧望东、管文蔚等分别担任省委书记和副书记。当年,省委把新华日报也搬到了西康路33号办公,我当时就在新华日报主持工作,所以也成为省委办公厅的一员。西康路33号是原美国驻华使馆所在地,我曾率领新华日报编辑部的所有工作人员,在33号门内的环形小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