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东京大审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的最重要的一次国际审判。这次审判从1946年5月3日开庭,到1948年11月12曰宜判终结,历时两年半,在世界范围内调查取证,查清了日本法西斯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犯罪事实,审判和惩治了包括前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等在内的28名甲级战犯,在国际法的高度上伸张了正义和公理。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2.
日本防卫省所在地市谷地区的“市谷台一号馆”是日本战前、战中的重要军事设施,并在日本战败后成为东京审判的所在地。然而,围绕着“一号馆”的存废问题,日本国内曾经进行过包括国会在内的多方面讨论,在历史认知上完全对立的左右两派也为保存东京审判的历史记忆,将近代日本发动的战争全貌展现给日本民众,而罕见的统一思想也参与了保存运动。...  相似文献   

3.
《东京审判》关乎的是一段中华民族不可也无法忘却的记忆,是每个中国人必须牢记的历史。在影片背后的日本国民心态,更是值得我们今人警视。  相似文献   

4.
东京审判事关对日本侵略的盖棺论定与战后日本的政治转型,因此从东京审判的辩方到日本右翼,攻击东京审判从未间断。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政要在公开场合也开始公然否定东京审判。以后随着日本社会整体右转,东京审判在日本的一般观感中,已然被贴上了负面标签。日本右翼也号称东京审判的正义性、合法性已被推翻。另一方面,回溯东京审判以及长时间的争论历程,日本学术界,特别是法学界对东京审判的评价即使与中国学界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也并没有出现整体性的翻转。东京审判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没有也不可能动摇,更不可能被推翻。  相似文献   

5.
《东京审判》关乎的是一段中华民族不可也无法忘却的记忆,是每个中国人必须牢记的历史。在影片背后的日本国民心态,更是值得我们今人警视。  相似文献   

6.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伸张正义,惩处战争罪犯,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同盟各国依据《波茨坦公告》,在日本东京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由中、美、苏、英、法等提名的11名法官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自1946年5月3日开始,至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共开庭818次,出庭证人达419人,庭审记录长达4.9万余页,判决书长达1213页,审判吸引了近20万听众,其规模超过了纽伦堡审判,堪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审判。东京审判(即"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详细审查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经过,确认了日本侵略战争的犯罪性质,裁定了日本的战争责任,是战后日本和远东国际关系新格局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1948年11月12日,东京审判宣判完毕,标志着日本“大东亚战争”的侵略性质和A级战犯的战争罪行成为历史定论。2018年11月12日,为纪念这一活动,上海交通大学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在上海举办了“2018纪念东京审判宣判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英国剑桥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日本立教大学、日本明治学院大学、日本《朝日...  相似文献   

8.
魏宏运 《民国档案》2005,9(4):90-95
日本投降后并无悔祸之心,其媒体仍在宣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对战犯的崇拜。东京审判对少数战犯绳之以法,是国际正义的巨大胜利,宣告日本军国主义是人类文明和进步最顽固的敌人。逍遥法外的战犯们继承军国主义的衣钵而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构成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东京审判史观”是日本部分政治家和右翼势力虚构和炮制的历史观。随着日本政治的右倾化,诋毁和批判东京审判成为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日本战争罪行、官方参拜靖国神社等民族保守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以篡改侵略战争的历史,为战争罪犯翻案,进而消除日本国民的负罪意识,恢复日本民族的“自信”和“自豪”,以实现日本政治、军事大国化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东京审判是日本战败投降后反法西斯盟国依法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的国际军事审判。中国作为盟国的重要成员和日本侵略战争的最大受害国派员参加了东京审判。中国参加审判的法官、检察官及其助理人员怀着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参与了审判,为审判的成功进行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揭露日本主要侵华战犯的罪行并加以严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审判是在美国的主导下进行的,国民党政府又对审判重视不够。对审判的复杂性估计不足,使中国未能在审判中发挥应有的更大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参加东京审判的一大憾事。  相似文献   

11.
耿显家 《史学月刊》2020,(3):109-117
东京审判作为与中国近代史、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和历史记忆息息相关的重要事件,引起中国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无论与纽伦堡审判的对比研究,还是兼及盟国境内其他审判的综合性研究;无论东京审判相关史料收集、整理与出版,还是从历史学与国际法角度的学术探讨,都反映了不同时期国际关系、时代环境对东京审判研究的影响与制约。随着东京审判外文史料的公开与出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外文史料,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不断汲取外国学者的既有研究成果,加强中外学者的对话和开展"共同研究",或将是东京审判研究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日本投降后,盟国在东京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判。中国作为东京审判的参与国,派出了法官与检察官,积极支持东京审判。无论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成立、法庭的审理,以及对日本战犯的最终判决,中国最重要的官方报纸《中央日报》均给予了高度关注。由于东京审判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央日报》的报道和评论充分反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947年3月18日、19日东京审判庭审记录为视角,在概述介绍东京审判庭审文献,以及整理翻译3月18日、19日法庭庭审过程中辩护方反证词的基础上,指出庭审文献是通过审判汇集而成的档案文献,体现了法庭审判程序与特点。本文以有关日本侵占东北阶段相关部分的庭审记录、作为辩护方反证的内容为例,说明对东京审判庭审记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东京审判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对日本战争罪犯进行的严肃、公正的国际军事审判。自1946年5月3日始,由牛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11国提名的11名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开庭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至1948年11月宣判终结,其间共开庭818次,庭审记录长达49000页,文字达1000万,出庭作证的证人达419人,出示法庭证据4336件,判决书长达  相似文献   

15.
2000年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纪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国际社会在东京举行了旨在追究日本在二战中推行军事性奴隶制度的审判。具有民间性质的东京女性国际战犯法庭最终判定.昭和天皇和日本政府在制定、实施“慰安妇”制度、纵容日军凌辱和残害各国妇女等方面犯有战争罪和反人道罪;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判决裕仁有罪,法庭为受害讨回了正义,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45-1949年,国民政府对侵华日本战犯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审判。作为东京审判的组成部分,中国设置了十个军事法庭,对两千多名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本文依据历史档案和记载,从前期准备、审判经过、重要个案审判、特殊案件的审判等方面对审判的全过程作了回顾和再现,首次披露许多具体史实。对国内政治因素导致的缺陷和冈村宁次案的重大误判,也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1946年5月5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同盟国,在日本东京开设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军国主义统治集团。与此同时,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在德国纽伦堡也正进行着一场清算德国纳粹的军事审判……  相似文献   

18.
孙霞 《黑龙江史志》2013,(21):53-54
东京审判早已结束,但否定东京审判的论调却日渐兴起: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管辖权的质疑,对胜利者审判的谴责等。对这些质问的清晰梳理和理性应答是对东京审判否定论的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19.
《湖南文史》2014,(5):43-43
天皇未被究责、官僚及财阀的责任未被追究、美国滥用法律、东条英机等人被当成代罪羔羊、原爆的责任未被追究等等,这是东京审判确实存在的问题。之所以造成这些弊端,归根结底,是由于审判多方面受制于胜利者的各种政治目的。无疑,东京审判的正义性在“黑吃黑”的大国博弈逻辑中大打折扣。日本朝野批判东京审判缺乏正义性,指责西方强权的违法与伪善,确有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正战后盟国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大规模的审判,其中包括设立在东京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甲级战犯的审判,以及盟国在亚太地区设立的法庭对乙丙级战犯的审判。除此以外,还包括与上述审判不在同一法理体系和框架的日本战犯审判,如苏联主导的伯力审判和1949年后新中国政府主导的沈阳和太原审判。(1)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由于涉及战争责任的确定和国际正义的实现等"大义名分"问题,一直以来都被视为中日两国"历史纠葛"的源头。相对而言,学界对各盟国主导的乙丙级战犯审判的关注,远不如对甲级战犯的国际审判。此外,相对于中日两国学界,西方学界对战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