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关于《国语》作者问题的不同意见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代关于《国语》作者问题的不同意见综述谭家健《国语》的作者是谁?久有分歧,莫衷一是。现将历代学者的不同意见择要介绍如下:《国语》是先秦时期的一部著作。其文字在《韩非子·说疑》中已被利用,但没有说明出自《国语》而只叫“记曰”。《礼记·弓下》和贾谊《新书...  相似文献   

2.
姚德昌 《文史精华》2011,(Z1):62-64
箭笴山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箭笴山了.此山在“二十五史”的《辽史》卷116国语解《太宗记》上有明文记载.公元1123年,奚族领袖“回离保知北院,即箭笴山自立,号奚国皇帝,改元天复”.国都便在箭笴山即现在的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里的铁瓦乌龙殿.从此箭笴山声名远播,直至清末时期,还是很有些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初吉为朔日专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仲操 《文博》2000,(1):56-57
初吉一词见于古文献。《诗·小明》载:“二月初吉,载离寒暑。”[传]谓:“初吉朔日也。”[笺]谓:“二月朔日始行。”孔〔疏〕也解为“以言初而又吉,故知朔日也。”《国语·周语上》有“自今至于初吉”之文句,韦昭谓:“初吉,二月朔日也。”据此知初吉为朔日之专名,自古至今无异词。 从器铭历日看,初吉也都在朔日。《晋侯苏钟》铭文记有“六有初吉戊寅”,还记有正月、二月的月相历日,用这些同篇铭文历日来推算,也证明此“六月初吉戊寅”为六月朔日戊寅。详见拙文《西周月相定点说的又一凭证》这里不赘。近来有人据《静簋》历…  相似文献   

4.
<正>周穆王西巡是先秦史上争议颇多的事件。在流传过程中,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记载日趋繁化。本文就西巡故事在先秦秦汉的发展作以辨析。《国语》一致被认为是反映西周春秋历史的可靠材料,保留了对穆王西巡的较早记载。《国语  相似文献   

5.
元代刘祁所著《归潜志》,保存了金代大量史实和异闻,是研究金代历史文化和文学史必不可少的资料.冯巧英先生此次校注,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校以诸本,力求善、精、详.书末所附《<归潜志>金代人物便览》,为读者节省了检索时间,提供了方便.本书为研究金代历史,文学及其他社会方面问题的必需参考书.此书由三晋古籍编辑部出版.“归潜”,是刘祁壬辰(1232)北还后的书室名,这里用为书名.全书14卷,记述了金代人物传记、遗事,还有杂说,概括唐宋文学之特点和金元文学发展趋势,颇有见地;所记  相似文献   

6.
《四羊图》是南宋画家陈居中所绘的一开十分精致的册页。 陈居中,画史的记载十分简略,仅知他为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画院待诏,其他事迹不详。元·夏文彦《图绘宝鉴》记其“专工人物蕃马,布景着色,可亚黄宗道。”明人题其《八骏图》称“精彩逼真似唐画,系临史道硕、韩干之辈,为两宋人物第一神品也”(吴其贞《书画记》)。现存陈居中所绘的较为可信的作品有:《文姬归汉图》、《胡茄十八拍图》、《绝塞逢春》及《进马  相似文献   

7.
陈道贵 《古籍研究》2001,(1):134-134
据现今通行的观点,大顺元年、二年,司空图均寓居华阴,未曾在朝。罗联添《司空图年谱》(台湾学海出版社《唐诗文六家年谱》本)即持此看法。然据《新唐书&;#183;艺文志》乙部史录杂史类《东观奏记》注及《唐诗纪事》卷六“顾云”条所记,则知司空图大顺年间曾在朝。  相似文献   

8.
刘知几著《史通》,以《六家》、《二体》两篇,冠盖全书,足见其重要。同时,知几对他的“六家”、“二体”之说,颇为自信。《六家》篇云:“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榷而为论,其流有六”。这六种史书体例是:《尚书》家、《春秋》家、《左传》家、《国语》家、《史记》家、《汉书》家。知几进而写道:“考兹六家,商榷千载,盖史之流品,亦穷之于此类”。他的这些话,斩钉截铁,毫无商榷的余地。由于“时移世异”,“朴散淳消”,故《尚书》、《春秋》、《国语》、《史记》四家“其体久废”,  相似文献   

9.
释《国语·楚语上》“教之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楚语上》记申叔时论傅太子一段,是我国有关古代贵族教育的一段重要史料,常常被学人称引。申叔时谈到了需要教授的内容: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内中的“教之《令》,使访物官”,则颇让人费解。韦昭注:“令,先王之官法时令也。访,议也。…  相似文献   

10.
越国王室迁葬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国王室迁葬考董楚平《历史研究》1993年第5期所载拙文《〈国语〉“防风氏”笺证》,为论证会稽原在山东,越国王室从山东迁来,曾列举九条证据,今再补充一条,即越国王室曾“欲徙葬琊”。资料有五条:一、《越绝书·记地传》:“独山大冢者,句践自治以为冢。徙...  相似文献   

11.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现存最古版本是宋刻明道本和公序本.上海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组以明道本和公序本参校,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刊印的本子,是现今最流行的《国语》读本(以下简称校点本).三国韦昭注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国语》注本,清代董增龄《国语正义》搜罗广博,为汉唐以来注释之集大成者.除此而外,黄丕烈札记,汪远孙考异,徐元诰集解,亦多有发明,可取之处甚夥.先儒时贤注释校点之功昭彰显著,不可磨灭,但疏漏讹误亦在所难免,故略陈管见,琐记于下.  相似文献   

12.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先秦重要典籍。三国时吴人韦昭在《国语解叙》中论为“实与经艺并陈,非特诸子之伦也”。对这部重要历史文献,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广泛吸收清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点校整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经过这番点校整理,使《国语》文意昭然,为我们阅读和研究《国语》及韦昭注,提供了很大方便。此点校本成为目前最易得、最易读的《国语》本子。然而,白壁难免微瑕。其中除在校勘上有误从明道本者外(例如:第477页注:“随禄尊卑。”当从公序本作“随爵尊卑。”),犹有标点失误者几十条。为便于读者更好地利用此  相似文献   

13.
薛安勤、王连生先生《国语译注》(以下简称《译注》),是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名著今译丛书”的一种。对先秦历史典籍《国语》全注全译.在1993年以前,就个人目力所及,国内可说是第一本.筚路蓝楼,功不可没。1993年,我因为承担了贵州人民出版社“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之一的《国语全译》,在工作后期曾参阅《译注》,觉得该书的注释和译文都存在一些问题,现将较突出者分类昨列,提出讨论。一、注释错误:(1)55页注(29)郑出自宣王:郑桓公是周宣王母亲的弟弟,郑国之封是在周宣王之世。按:后半句不错,前半句误在将韦昭《国语…  相似文献   

14.
《国语》这一部古书,对于它的作者和作者的时代,唐、宋以后有好多人提出疑问,但对于《国语》所记载的史实,一般人都是信任的,足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例如(一)《左传》记周室事很略,《国语侧记有穆、恭、厉、幽、宣、襄、定、灵、景、敬等十王的大事。(二)《左传》记齐桓公霸政事业很略,《国语》的《齐语》,则专记管件相齐的政治建设。(三)《左传》对于越灭吴的记载很略,《国语》的《越语侧记载的特别生动详明。总之,《国语牌D充了《左传7)的史事很多,所以司马迁修《史记》,把《国语)}作为重要参考材料之一种(《史…  相似文献   

15.
《宋书·州郡志》徐州:“后汉治东海郯县,魏、晋、宋治彭城。明帝世,淮北没寇,侨立徐州,治钟离。泰豫元年,移治东海朐。”①按:“朐”,中华书局本校勘记:“‘朐’字下各本并衍‘山’字。成孺《宋书州郡志校勘记》云:‘本志南徐州南东海朐令,据此知“朐”下衍“山”字。’按成校是,今删‘山’字。”  相似文献   

16.
“长狄”解     
先秦文献《左传》、《国语》中提到的“长狄”,长期以来 ,被误认为是一支具有特异体形的狄人种族。通过对《左传》用语的仔细分析 ,我们发现 ,“长狄”仅是《左传》作者对狄人中一二身体长大的具体人员的称呼 ,而非指整支狄人部落 ;而《国语》则截取了《左氏》“长狄”这一名号 ,断章取义地与《山海经》诸书所谓“大人”的说法牵连在一起 ,其说是不可信的。《左传》中几位长狄属于赤狄下属的瞒部族 ,本居于今山西太行山西麓 ,与所谓“防风氏”、“大人之国”均无关系。“长狄”与赤狄、白狄亦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7.
晋侯稣钟铭所记战争是《国语.周语上》所说宣王丧南师并“料民于太原”之后进行的,晋侯稣钟铭所记城之战交战地点并非齐鲁的郓城一带,而在今河南中南部的“南国”钧台一带。本文并对夙夷及其有关地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搜神记》原本三十卷,为东晋史学家干宝所撰。对此,《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皆有著录。唯《宋史·艺文志》载为十卷,且云“不知作者”,可见该书在宋代已经散佚。今本《搜神记》二十卷,为明人胡应麟据《法苑珠林》、《太平御览》、《艺文类聚》、《初学记》及《北堂书抄》诸书所辑。《四库提要》作者疑此书“即诸书所引,缀合残文,傅以他说”而成。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则称它是“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  相似文献   

19.
沈利斌  赵俊芳 《古籍研究》2000,(1):19-21,70
所谓两“逸”分别指《尚书·周书·无逸》篇与《国语·鲁语下·公父伯之母论劳逸》篇。其中《公父伯之母论劳逸》是后人据义所加标题,非《国语》所固有,本为方便起见,省称《论劳逸》。此两颇有共同之点,故可对读比较。其一,两都是长对晚辈的告诫辞。《尚书·无逸》是周公  相似文献   

20.
<正> 《太平寰宇记》中引有354条所谓“《郡国志》”逸文,由于乐史在《寰宇记》序言中曾提到“元和有《郡国志》”,清严观作《元和郡县补志》辑补今本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阙文时,即将《寰宇记》引《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