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林 《神州》2012,(28):172-173
抗战初期武汉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抗战宣传活动,促成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次短暂而辉煌的文艺大繁荣局面。这一幕大繁荣景象主要通过三方面形式表现出来:文艺阵地的丰富多彩,第三厅的领头羊作用,文艺界统一战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文化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巨大创伤,但自五四时期开始高涨的以新文化运动为主流的文艺现代化进程并没有中断,而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主张的引导下,进入以动员民众抗日为主要任务的抗日文艺新阶段。抗日文艺的新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各种抗日文艺社团在抗日根据地和后方各地的大量涌现,有力地推进了抗日文艺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在文艺理论上突显时代性和现代性,强调文艺界和文艺要为抗战救亡这一最大的时代主题服务,既增强了战斗性又突出了民族性;在利用旧文艺形式进行抗战宣传的同时,也对旧文艺进行了改造,就文艺的大众化和传统文艺的现代性转换作了有益的尝试。与此同时,新文艺通过从大都市到中小城市、从城市到乡村的转移和“文艺下乡”运动等途径得到大力推广。抗日救亡不仅成为这一时期新文艺的主要目标和主体内容,而且成为新文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使抗战文艺成为中国文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抗战文艺是中国新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国民党当局当时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在全面公正地评价抗战文艺的同时,就不能不对国民党抗战期间的文艺政策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纵观国民党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从总体上来说,是顽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消极抗日,积极防共反共,摧残进步文化事业的政策,但在抗战不同的阶段还是有所变化的。根据其不同阶段的特点,国民党抗战时期文艺政策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黔籍作家、翻译家谢六逸与蹇先艾、张梦麟等人于1938年在贵阳成立了“每周文艺社”,并创办了《每周文艺》副刊,在抗战时期集结了多位回迁贵州的黔籍作家,密切配合抗战宣传、针砭时事,一时成为贵州宣传抗战的重要阵地之一.只存在一年、只发行了十一期的《每周文艺》在宣传抗战的同时,用心办刊,对于提携后辈、提倡和净化大后方的文艺空气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焕英 《炎黄春秋》2005,(11):56-57
塞克(1906——1988),原名陈秉钧,河北霸县人。中国抗战文艺的领军人物。他是剧作家,其剧作《流民三千万》,是抗战文艺的开山之作;他是表演艺术家,是中国当代表演艺术“体验派”的代表人物;他是诗人,和冼星海、王洛宾、贺绿汀等著名作曲家合作的《救国军歌》等歌曲,在抗战中产生  相似文献   

6.
陈荃 《文史春秋》2023,(2):49-52
全面抗战初期,为避战难,华东、华北文化人和文化机关团体大举西迁,后方武汉一时成为全国瞩目的文化重地。自诩“不关心政治”的老舍,也从济南避难到武汉,与爱国文人合作,创办《抗到底》试水抗战文艺,创办《抗战文艺》让文艺走向大众……在这里,为民族解放的共同目的,文化人同仇敌忾,空前大团结,将“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格言演绎诠释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正>永安是抗战时期我国东南抗战的文化名城,其中,改进出版社又扮演了主要角色。它先后编辑出版《改进》《现代儿童》《现代青年》《战时民众》《战时木刻画报》和《现代文艺》6种期刊,还出版了"改进文库""现代文艺丛刊""世界大思想家丛书""世界名著译丛"等大视野的丛书,这些冠以"现代""战时"的书刊名,表明其用新思维传播抗战的决心。即一方面积极宣传抗战,一方面积极传播新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晋察冀文艺研究会召开纪念“七七”座谈会正值全国迎香港回归庆“七·一”的大喜日子里,晋察冀文研会的卢肃、陈强、晨耕、生茂、张非等19位老同志应保定电视台邀请与河北省、保定市有关领导等200多人,于7月5日在保定市召开了纪念“七七”全面抗战60周年晋察冀...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文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是全国抗日战争的总指挥艺工作,乡村剧团、部队演唱十分活延安汇集了几百位国内一流的文学部,也是抗战文艺的大本营。党中央跃。后来,大部分文艺干部长征到达艺术家,真可谓兵强马壮,天下无敌。和毛泽东在领导武装斗争的同时,陕北,如创造社的成仿吾、代表党与他们是延安抗战  相似文献   

10.
正主编李良志张宪文这是一部记录1931—1945年间中华民族抗战的丛书,包括《抗战时评》《抗战信札》《抗战电影》等9种,总字数两百余万,图文并茂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做的种种努力,讴歌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兼具学术与史料价值。本丛书是中国抗战文化、文艺历史资料的集大成,在发扬光大革命文化、宣传抗战英雄模范  相似文献   

11.
正打造学术精品服务教育事业主编李良志张宪文这是一部记录1931—1945年间中华民族抗战的丛书,包括《抗战时评》《抗战信札》《抗战电影》等9种,总字数两百余万,图文并茂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做的种种努力,讴歌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兼具学术与史料价值。本丛书是中国抗战文化、文艺历史资料的集大成,在发扬光大革命文化、宣传抗战英雄模范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后,湖南是全国抗战文化运动兴起最早,声威最壮,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对推动省政和南京当局向抗日方面转化起了重要的先导和催化作用;七·七以后年半之内,湖南是全国抗战文化的传播辐射中心,丰富、发展、壮大了全国抗战文化的声威和内涵,对唤醒民众抗日,促进全省抗日民族统一战的扩大,推动全国抗战文化深入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但迄今出版的中国抗战文化史著作中几近空白,现在恢复其应有的历史地位,展示先进文化的作用,对深化抗战文化史研究,促进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主编李良志张宪文这是一部记录1931-1945年间中华民族抗战的丛书,包括《抗战时评》《抗战信札》《抗战电影》等9种,总字数两百余万,图文并茂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做的种种努力,讴歌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抗战精神,兼具学术与史料价值。本丛书是中国抗战文化、文艺历史资料的集大成,在发扬光大革命文化、宣传抗战英雄模范光辉事迹和不朽精神方面具有较大意义和价值,对人们了解抗战14年间中国人的抗争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美术宣传活动是抗战文艺中最为活跃的一环,美术工作者是抗战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广大爱国画家不仅创作了大批反对侵略、鼓动民众起来抗战的优秀美术作品,而且还通过举办画展的方式募集捐款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甚至投笔从戎,拿起武器投身于战斗,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七·七”抗战五十一周年的时候,我们编发《碧血千秋》这篇故事,缅怀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将士们。本文完全忠实于历史,材料可靠,是一份了解、研究滇军抗战历史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6.
芷江机场位于湖南西南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期盟军远东第二大军用机场。在震荡寰宇的大战 中,芷江机场为反抗法西斯侵略,夺取抗战胜利发 挥了重要作用,影响极其深远。 重要的战略空军基地 1934年12月1日,国民政府为了全国军事战略 布局需要,蒋介石电令在芷江修筑机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族危亡迫在眉睫, 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呼声高涨。在强烈的抗战声浪 推动下,蒋介石临时动议,由南京迁都重庆。他感 到芷江这个"西楚咽喉"对捍卫大西南后方具有重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自1909──1949的四十年间,贵州出版的各种期刊共322种(抗战胜利以前227种,抗战胜利以后95种),新闻从业人员三百余人。其中综合性的仅15种,占全部出版期刊的4%左右,而真正属纯文艺的除《离骚》杂志外寥寥无几。贵阳为贵州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第一次出现的文艺刊物为《惊蛰)}和《劲草》这两个文艺副刊。惊蛰》是1931年冬在贵州妇女抗日救国团成立期间,由尹素坚,严金秋在《新黔日报》上创办的一个文艺副刊,每周刊出一期。后《惊蛰》改名为《芒种》。《劲草》是1933——1934年由达德女小青年教师何治华…  相似文献   

18.
抗战话剧史上的丰碑──陈鲤庭忆《屈原》在重庆的演出丁景唐,马积先抗战期间话剧《屈原》在重庆的演出,是党领导下的一次文艺战役,是抗战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什么一出戏的演出影响会这么深远?在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在陈鲤庭同志家的书房里同他聊起了这...  相似文献   

19.
肖远平 《民俗研究》2009,(1):246-249
自从1994年陈思和先生在《上海文艺》和《文艺争鸣》上发表论文《民间的浮沉——从抗战到“文革”文学史的一个尝试性解释》、《民间的还原——“文革”后文学史某种走向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抗战文艺活动纪事(连载⑧)石雅娟,吴京波1941年1月1日《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发表全国“文协”《致苏联文艺界书》。说中国文艺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从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过自己底岗位”,表示了中国作家准备走艰苦道路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由文协桂林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