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早期失蜡铸造问题的考察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先秦时期青铜器中四类无法按分块陶范铸造工艺解释的纹饰或附件——器物通体饰难于整体脱范的纹饰,纹饰凹槽内宽外窄,形成倒勾纹饰,纹饰边缘上翘,形成翻边的纹饰以及无范线绞股绳索状附件进行了技术分析或模拟试验,认为中国失蜡铸造技术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商代中晚期:焚失法铸造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技术出现之后逐渐消亡;至春秋中晚期,无范线失蜡铸造技术已相当成熟。所谓中国青铜时代“没有失蜡法铸造器例”之说实属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2.
国外古代失蜡铸造工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渭雄  梅建军 《南方文物》2009,(2):109-113
本文根据国外有关失蜡工艺研究的文献,着重介绍了西方有关古代失蜡铸造的遗物(蜡模和外范)的出土与发现,以及有关失蜡工艺的起源和西方早期失蜡铸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技术史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No need,no invention)”、“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等技术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中国古代(青铜时代)在发达而成体系的青铜范铸技术环境里是不可能孕育发展出“熔模铸造体系”的,并以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及相关的模拟实验结果作进一步的论证;同时,对中国古代“失蜡工艺”起源于商周青铜器“焚失法”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指出,“失蜡工艺”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铸造“西洋风格”的佛像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4.
春秋时期失蜡法铸造工艺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证据表明,淅川下寺楚墓出土铜禁禁体四周花纹是用失蜡法分段制作再合范铸造的。春秋中晚期发展起来的失蜡法解决了铸造更为复杂的多层次的青铜器问题,把青铜器铸造推向又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5.
周卫荣 《南方文物》2009,(4):39-45,F0003
本文从失蜡技术的思想起源与工艺起源入手,结合大量商周青铜器与中西方古代失蜡铸件工艺特征的观察对比,指出:失蜡工艺根植于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主要是应铸造人(神)和动物像等的需求而诞生的一种技术工艺。失蜡铸造最根本的特性是软模,因此,铸件具有可扭曲性,可以不在一个分型面上自如地曲张。失蜡铸件的工艺特征是:轮廓和纹饰常常不挺、不锋,不鲜明,无力度:地张平而不坦,棱脊线和无纹光面都会出现断断续续的凹凸状。过去,人们把“器物不好脱模”当作失蜡铸造的判据来运用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也是不可行的;把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透空装饰件鉴定为失蜡铸件更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铜时代不存在失蜡法铸造工艺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周卫荣  董亚巍  万全文  王昌燧 《江汉考古》2006,(2):80-85,61,F0002,F0003
长期以来,学术界公认曾侯乙尊盘和淅川下寺铜禁是采用失蜡法工艺铸造。近年来,我们对相关实物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发现在被认为是失蜡法工艺铸造的部件上都有明确的范缝和其它范铸工艺的特征。因此,无论是曾侯乙尊盘还是淅川下寺铜禁都不可能是用失蜡法工艺铸造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青铜时代,我国广大地区普遍采用范铸工艺,商代中期之前,主要是整体铸造,商代中期至西周,主要还是整体铸造,但开始了分铸插接工艺;春秋以后则主要采用分铸和焊接工艺;既没有失蜡法铸造的器例,也没有失蜡法工艺产生的必要的技术基础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7.
再论"失蜡工艺不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本文从技术史的理论角度论述了"没有需求就没有发明(No need,no invention)"、"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等技术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中国古代(青铜时代)在发达而成体系的青铜范铸技术环境里是不可能孕育发展出"熔模铸造体系"的,并以曾侯乙尊盘的铸造工艺及相关的模拟实验结果作进一步的论证;同时,对中国古代"失蜡工艺"起源于商周青铜器"焚失法"的观点提出质疑,并指出,"失蜡工艺"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为铸造"西洋风格"的佛像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8.
详细考察和分析出土铜禁时发现,铜禁体、附兽的头花和尾花、足兽的头花等均为失蜡法铸造,禁体共分25块,逐块制作。各块的透空立体花纹,是由框梗、拱梗、直梗、花梗、撑梗、连纹梗组成,各块蜡模制作后熔接成完整禁体。各蜡模制成后、浇灌范料成为模壳,烘培模壳,蜡料熔失,乘热浇注铜液。附兽身和舌、足兽身和舌是范铸。头花、尾花与兽的组合,兽与禁体的组合,全采用钎焊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界对曾侯乙尊盘铸造法讨论颇多。本文通过埘范铸说的质疑和亲身经历的仿制实验进行分析,认为曾侯乙尊盘用范铸法铸造存存诸多技术障碍,尊盘主体及所有附饰皆应为失蜡法铸造。并且认为失蜡法是中国传统青铜铸造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作者<失蜡工艺的起源与失蜡铸件的工艺特征>一文的姐妹篇,立足于探究中国古代的失蜡工艺.基于古代文献和近现代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作者指出:(1)中国古代的失蜡工艺不同于现代失蜡铸造,是不可能铸造出象曾侯乙尊盘那样繁复透窄或其他枝连交错的青铜器件的;(2)从宋至明清,中国古代的失蜡铸造无论是模料、壳料还是具体的技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3)有无范缝不能作为青铜器辨伪的有效判据,失蜡铸件有其固有的工艺特征,可以用来鉴别仿制和复制的器物.  相似文献   

11.
洪迈《夷坚志》,原420卷,后渐散佚,今存仅约原书之半。上世纪初,张元济从诸书辑得26卷。此后,何卓、康保成、李裕民、王秀惠、李剑国、赵章超陆续有响应,先先后后搜辑了一些佚作。但由于该书内容驳杂,兼具子、史、集三部之特征,导致其散佚面大,辑佚工作并未结束。笔者于近年的宋代文言小说研究中,翻检诸书,复得佚文80余则。  相似文献   

12.
剥色是古代纺织品染料分析的第一步。如何选择合适的剥色方法和试剂是做好染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为此,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模拟古代染色样品及其老化样品为对象,对染料剥色方法和试剂进行了实验研究。本研究采用古代常用的九种植物染料苏木、茜草、紫草、栀子、槐花、姜黄、黄柏、五倍子/栗壳靛蓝对现代丝绸用古代方法模拟染色。选取DMF、乙酸、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石油醚、2%碳酸氢钠(pH=10)、盐酸/甲醇/水(2:1:1) (括号中为体积比,下同)、3M盐酸/甲醇 (1:1) 和10%硫酸/乙酸乙酯(1:1)等溶剂对各种染色丝绸进行剥色实验。此外,对染色后的丝绸进行老化,并将其与未老化的样品做剥色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盐酸/甲醇/水、DMF、乙酸的剥色效果好,但盐酸/甲醇/水体系丝纤维水解严重。苏木、茜草、紫草、栀子、姜黄、黄柏染色丝绸用甲醇/水、10%硫酸/乙酸乙酯、2%碳酸氢钠剥色均有一定效果,姜黄和黄柏染色丝绸也可以用乙醇和水剥色。媒染染色丝绸用EDTA/DMF的无损方法剥色效果好。五倍子和栗壳丝绸用水或70%乙醇剥色效果好,靛蓝丝绸用吡啶、吡啶/水、DMF、乙酸剥色效果好。热老化丝绸上色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氧化和交联作用,剥色效果不如未老化的纤维。如果剥色试剂不符合后续分析的要求可以用蒸干重新溶解或者萃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染草中提取出各种植物染料,然后进行古样品的模拟染色。以薄层色谱法为主要测试手段,并结合化学分析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等近代方法对染料进行分析与鉴定,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天然植物染料分析和鉴定的方法,并成功地用于古代样品的分析,揭示了三千年前古样品染料色素的成分。  相似文献   

14.
古代(战国)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研究古丝绸的降解特征,对新鲜丝绸和古丝绸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了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差热分析仪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古丝织品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古代丝绸在复杂的地下环境下,受酸、碱、盐和微生物的综合作用,丝绸的宏观形貌、分子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古丝绸的质地也不再有蚕茧那么致密均匀,丝蛋白的构像发生了变化,肽键断裂,碳碳键断裂,结晶度变小,热稳定性变差,使之失去了原有的强度。了解这些降解特征对采取正确的保存保护古丝绸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代钢铁冶炼流程中“夹杂物”概念及应用对古代钢铁材料工艺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夹杂物分析研究成为冶铁考古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梳理了不同古代金属冶炼与加工工艺下夹杂物的来源,并对古代夹杂物的表征方法进行归纳,进一步将夹杂物分析在国内外冶铁考古中的应用进行评述。西方学者的夹杂物研究侧重于以成分特征为主要对象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形成夹杂物判别产地来源方法;而我国学者则依靠定性判断方法建立起夹杂物辅助铁质文物工艺判别方法。当前古代钢铁制品夹杂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分析方法单一、对夹杂物包含信息的挖掘不够深入,今后可利用现代冶金分析手段从多方面了解古代钢铁制品夹杂物特征,为后续解决考古学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介绍了微电脑古汉字操作系统(AC-DOS)的设计思想和主要技术.古汉字操作系统按隶定古汉字的对应楷体字来取字形四角码作为古汉字输入编码.在机内码设计中,为了保证古汉字操作系统 AC-DOS 与广泛使用的 CC-BIOS 之间的向上兼容性,本系统就利用GB-2312-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基本集中,从81h 到A0h 之间的一大片被搁置了的空间作为古汉字的机内码区.因为古汉字的字形需要24×24的点阵结构,存储容量相当大。本系统是采用分级动态调入和内存局部覆盖相结合的技术来解决内存容量的不足.古汉字的输出是在图象输出工作方式下进行的。系统舍去原有的 ASCII 字符发生器,采用了重编西文字符的字形点阵,修正现代楷体汉字显示范围的方法.保证了西文字符与楷体汉字,古汉字在字形尺寸上的比例关系与机内码的比例一致.此外,在显示和打印处理模块中增加了行尾处理功能.本设计参考 CC-BIOS 的汉化方法,通过修改中断入口地址的方式,修改扩充了 ROM-BIOS 的自举程序模块和键盘管理模块、CRT 显示控制模块、打印机驱动模块等四部分.同样,利用系统的自动批处理功能来实现古汉字操作系统 AC-DOS 的自举.  相似文献   

17.
古代砖砌体建筑由于材料劣化、环境影响,材料特性及力学性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伤,为了保护历史文化的载体,结合古建筑材料获取原始且必要的数据,系统总结了古砖、传统灰浆的制备工艺和材料性能,简要归纳了古砖、传统灰浆和古砖砌体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对比分析了单砖和砌体抗压强度的差异以及古建筑砌体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现状。并对今后古砌体如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古砌体材料及结构的损伤机理等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或建议,可为砖石古建筑的修缮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前,顶杆热膨胀法在测定古陶瓷烧成温度中应用最为广泛。本研究首先对该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梳理,再通过中国古代陶器、白瓷、黑瓷的具体应用实例,详细分析了它们的热膨胀曲线特征,并结合对高铁胎的模拟实验研究,提出应从800℃以下的早期低温陶器样品、800℃以上且具有明显收缩转折点样品和高温没有收缩只有膨胀转折点样品这3种类型来进行具体分析。利用切线计算烧成温度只有在800℃以上且具有收缩转折点情形下正确率较高,而高温阶段的膨胀转折点温度只能作为参考;同时,也要利用较完整的烧结步骤曲线从化学组成等方面研究其原料特性,并结合吸水率等物理性能指标来进行验证。这些结果为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孔隙不仅是纤维骨架的一部分,也是外界物质进出的重要通道。目前,关于古代丝织品纳米孔隙结构的相关研究极少,仅有孔径一项评价指标,较为单一。实验采用红外光谱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研究古代丝织品的降解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低温氮气吸附法表征蚕丝纤维内部固有的孔隙结构,首次从孔形、孔径分布、比表面积、孔体积、平均孔径、分形维数等多个角度对古代丝织品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现代丝织品相比,清代黄山样品、北宋南陵样品及战国郴州样品的劣化程度依次加深。孔结构分析显示,所有样品中同时含有狭缝形孔和圆筒形孔,孔隙具有连续性,表明蚕丝内部存在复杂的多级结构。其中,劣化程度较高的北宋和战国样品内部存在更多的大孔或开放性孔隙。Barrett-Joyner-Halenda(BJH)法和非定域密度泛函(NLDFT)法的研究结果显示,样品孔隙以介孔为主,孔径主要分布在20 nm以下,最可几孔径基本稳定在2.8 nm左右,为蚕丝内部的有序孔。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研究结果表明,劣化程度较轻的黄山样品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其孔体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小孔,南陵样品和郴州样品孔体积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大孔。分形维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