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国时期这样一个承古启今的复杂而特殊时代,对于像胡适此类既受过传统封建教育又受过新教育甚至出国留学接触过更多西学的人来说,其思想更多的体现出复杂性。胡适作为新文化的战士和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一生经历了一个逐渐变化而发展的时代,他复杂的思想和经历,是旧中国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诸多矛盾发展的产物。本文仅从胡适提出的"整理国故"和"全盘西化"这两个切入点对胡适先生的思想进行一个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胡适世界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关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适世界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关怀罗志田余英时先生说,胡适在美国留学的七年“是他一生思想和志业的定型时期”①。胡适选择的志业就是要为中国再造文明,以为中国不亡的远出,而最终是要使中国达到能与欧美国家平等的地位。那么,他又形成了什么样的思想呢?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3.
胡适早年得志,一生显赫,在个人经历上确乎一帆风顺,殊少坎坷。人生之路上的这种顺当显达,使他往往被视为满足于既得利益而很少展示未来的政治庸人。但是,进一步的考察则表明,这种看法多少有失偏颇。胡适并不仅仅是一个陶醉于个人成  相似文献   

4.
胡适无神论久为学人所忽视,至今未见专文研究。笔者在阅读胡适大量文章后,发现无神论是胡适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几乎贯穿了胡适一生,影响了胡适一生,胡适尽管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论者,却是一个比较坚定的无神论者。  相似文献   

5.
五四时期,随着西方各种思潮的输入,尤其是社会主义思潮的迅速传播,使新文化运动染上了明显的政治色彩。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成一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基础的梦想。但胡适并未放弃他的“思想革新”事业。1923年,在胡适主办的《努力周报》第48期上发表了丁文江的《玄学与科学》一文,从而在中国思想界展开了一场新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参加这场论战的人分成科、玄两派,站在科学派一边有丁文江、胡适、吴稚晖、唐钺等,玄学派以张君劢为  相似文献   

6.
周军 《文史精华》2011,(6):38-43
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旗手人物,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巨擘之一,一生治学从政,著书立说,大名赫赫,也褒贬多多。胡适还是"中央研究院"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因为他做过院长,其贡献不可磨灭。早就听说台北市有为纪念胡适而建的胡适公园,这里有他的墓地,是其生命的终点。此次赴台,当然就很想近距离了解这位"中国自由主义先驱"的人生最后岁月。  相似文献   

7.
胡适生活在中华民族新旧交替、风云激变的年代。面对着剧烈动荡的形势,他从探讨文化问题出发,为中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变革设计了一条西化的道路。特别是在1927~1937年这一时期内,他又对其作了进一步的系统阐述。本文力图对胡适西化观的产生和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胡适的政治性格、思想信仰和西化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吴健雄和胡适,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一个是20世纪著名的华裔女科学家,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与居里夫人并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科学家之一。一个是赫赫有名的文学大师,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她说,一生中影响她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她父亲吴仲裔,另一个则是胡适先生。胡适是她少女时期的偶像,一生的师长,影响着她一生的诸多选择,甚至成就了她的伟大事业。他说,做吴健雄的老师,是他平生最得意、最自豪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独立评论》时期,胡适一改1929~1930年间发生"人权之争"时全面批判孙中山政治思想的立言方式,转而全面、深入地阐释孙中山政治思想的积极意义,并努力将之揉入自由主义的价值体系内来审视。胡适对孙中山政治思想态度的转变,表层上是源于他期望弥合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他的民族主义激情对自由主义理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张仲民 《清史研究》2012,(2):124-129
我们对胡适早年在上海特别是在中国公学求学时情况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四十自述》,而学者对胡适早年在上海求学时期的研究,主要依据也在此。如江勇振教授所言:"胡适青少年时期在上海的六年,是他一生思  相似文献   

11.
由于政治主张相悖,陈独秀、胡适分道扬镳,但这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陈独秀一生遭绑架一次,四次被捕。遭绑架那时他与胡适还不相识。后来的四次被捕,胡适均不遗余力地积极营救他。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北京市民宣言》被捕。胡适利用在京的安徽名人与时任警察厅长的皖人吴炳湘的同乡关系,去打通关节。他给张东荪主编的《时事新报》写文披露陈独秀在狱中受到的非人道待遇。在《每周评论》发表《威权》一诗,抨击北洋政府无视人权的专制统治。在强大舆论压力之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陈独秀。1921年10月4日,陈独…  相似文献   

12.
他一生“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关心政治,热中国事,却总是泛泛空论,无的放矢书生问政,所设计的种种方案,每每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3.
他一生“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关心政治,热中国事,却总是泛泛空论,无的放矢书生问政,所设计的种种方案,每每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14.
颜军 《近代史研究》2000,(1):154-174
对清代思想史的研究是贯穿胡适一生的一个学术主题。胡适认为,清代思想的发展是中国艺复兴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体现了科学和理性的倾向。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对清代的反玄学运动、考据学和新理学进行了阐释。在对费经虞、费密、颜元、程廷祚、戴震等人的研究中,胡适形成了他治清代思想史的规模,并对反玄学运动的贡献,考据学的起源、内涵,新理学的传承、意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胡适对清代思想史的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又一个范例,鲜明地体现了他的治学特点,反映了他对中国化发展的认识和希望。虽然未及系统成书,但基本展示了他对中国近世思想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胡适是一位声名显赫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不甘寂寞的政治家。他在以新文化运动的闯将驰骋于20世纪中国文坛的同时,也在政治领域中留下了复杂多变的人生轨迹。具体分析胡适的政治活动,探讨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思想,有助于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董立功 《江淮文史》2013,(5):141-148
从现有材料来看,中国大陆对胡适的零星批判应追溯至1949年5月11日。是日,时任辅仁大学校长、与胡适有着几十年私谊的陈垣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给胡适之先生一封公开信》。这封信除了委婉地指责胡适在哲学思想上一直蒙蔽他.在政治见解上向他做错误的引导外,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劝胡适回到新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尽管非常不情愿,他却与混乱不堪、黑暗无比的中国现代政治结下不解之缘。随着中国现代政治争斗的中心由军阀混战逐步转为国共之争,任何身处政治漩涡中的人都必须在国共两党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胡适自不能外。胡适在国共党争中选择了国民党,但他的选择并不是无条件的。对他而言,这是一种"弊取其轻"的选择。他反对共产党,但对并不符合他的自由、民主观念的国民党,也曾有相当激  相似文献   

18.
开国元勋彭德怀一生曲折坎坷,他的婚姻也因与其政治军事生涯密不可分而十分不幸。这位叱咤风云的彭大将军,有段悲凉的初恋,家乡的小表妹因贫困被逼致死:他与发妻又因战乱及戎马经历而失散;在延安与仰慕他英名的中外两位著名女作家擦肩而过;而他最后与女大学生的美满姻缘也因政治失意而以悲剧告终……详情请见《彭德怀婚姻中的历史悲剧》一文。  相似文献   

19.
杨浩 《文史月刊》2013,(5):21-23
民主宪政是胡适一以贯之的最大政治追求。《独立评论》时期,胡适的民主宪政思想是其宪政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适在"民主与独裁"的讨论中做了充分阐述。而这一切,与胡适自身的学术修养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胡适打假     
胡适的学术和政治成就多为人们熟知,但胡适一生中的打假之举就鲜为人知了,本文谨作一简单介绍。 商业打假:拒做虚假广告1929年10月,时任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因引发“人权与约法”之争遭教育部警告,也就在此前后,胡适收到族叔胡近仁所递家书。信中告诉他,有一个经营茶叶的裕新公司想利用他的名气和影响,将茶叶命名为博士茶,并且在广告宣传中声称:“凡崇拜胡博士欲树帜于文学界者,当自先饮博士茶为始”。胡适接信后立即回复胡近仁,请他迅速与裕新联系,加以拒绝。那么,胡适为什么坚拒这名利双收的名人广告呢?首先,平生不喜好出风头的胡适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