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卫平 《旅游纵览》2013,(4):257-258
绝版套色木刻独到的技法可以说是版画中的一种新形式,它的出现促进了版画的形式多样,丰富了油印套色木刻的表现形式,打开了版画新的通道突破了传统套色木刻的一些限制,将传统的多版印刷浓缩在一块板子上完成。"它将油印套色木刻的制作推向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方式,它改变了从事这种版画的人的创作方式,将那些相对不动的设计变成了一种运动式的创作方式"。使创作的全过程成为充满激情的试验,画家可以最大的主动投入,在难以预料和难以控制的态势中,在偶然的机遇中捕捉各种奇特的突发效果,它更于现代艺术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物》1956,(10)
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美术家们,为了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创作许多新的作品。北京鲁迅博物馆最近收到了各地版画家们新创作的版面。这些创作的内容有鲁迅像、鲁迅生平事迹、鲁迅故乡风景和鲁迅著作的插图,包括李桦的"鲁迅在木刻讲习会"、黄永玉的"鲁迅与木刻青年谈珂勒惠支版画"、赵  相似文献   

3.
潘裕钰男,1944年5月生于江苏苏州。1962年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肄业。1968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工艺美术专修班。1973年起在苏州京剧团任舞美设计,1980年在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搞创作设计、1984年起独立组建苏州版画艺术创作研究室,任副主任1992年成立苏州版画院任院长至今。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苏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潘裕钰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擅长版画制作。作戏剧人物画也有20余年的经历,他从速写入手,用中国画的笔墨造型手法来塑造既有舞台气…  相似文献   

4.
正抗战时期,延安是中国抗战美术中心之一,而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又是延安美术活动的中心和重要阵地。为了深入社会,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1938年"鲁艺"成立"鲁艺木刻工作团",奔赴晋东南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鲁艺木刻工作团"成员一手拿枪,一手拿木刻刀,创作了许多反映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英勇斗争的木刻作品,谱写了一曲伟大的爱国主义光辉诗篇。  相似文献   

5.
说起曹白,对现在的文学青年来说是很陌生的,但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走过来的从事文学或涉猎文学的老人来说应该是有着清晰印象的,因为《鲁迅全集》中有15封鲁迅写给他的信函,并保存着曹白创作的木刻《鲁迅像》。鲁迅逝世后,曹白是参与了抬棺的八人之一,可见他对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此后,不到一年,  相似文献   

6.
太行根据地的木刻作品,是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太行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要地之一,8年抗日战争,根据地军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在木刻作品上得到了真实的反映。他们是老一辈木刻家用生命和鲜血浇灌而盛开的革命之花,也是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60年前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二十岁左右的爱国青年,在日寇入侵,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们辗转跋涉从大后方或敌占区投奔到抗日根据地,接受战斗的洗礼,以空前高涨的革命激情,一手拿枪,一手拿木刻刀,一面战斗,一面创作,制作了大量优秀木刻作品。当我们今天重新翻阅这些木刻作品时,仍然感到扑面而来的斗争生活气息,不能不为之心潮起伏、激动、振奋。古语云:“温故而知新”。从战争年代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60多年了,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是革命木刻家深入生活,艺术地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这一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永远值得提倡的。我们编辑这一组图片,将会帮助今天的青年了解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学习革命传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鼓舞文艺工作者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赖少其(1915~2000),原名赖锡麟,笔名少麟,广东省普宁县人。他1939年参加新四军,皖南事变中被俘,越狱后秘密来到苏中。他以笔代枪,用木刻为武器,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越狱后辗转来到苏中赖少其,193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他响应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受鲁迅的指导和教诲,木刻技艺得到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此三幅抗日木刻作品系作者于1943年在福建省永定侨中读书时创作(时年14岁)。  相似文献   

9.
名家翰墨     
《收藏家》2004,(7):i001-i002
杨明义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留学,在旧金山艺术学院深造,后毕业于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1999年回国。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明义于60年代初创作水印木刻版画,自70年代起,他开始探索新的水墨江南山水画,创造性地表现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美。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际上重要美展。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亚、美、欧各地举办个人画展20余次,出版各类画册、文集二十余种。1989年他创作的水墨画《杭州西湖》被选印成特种小型张邮票在  相似文献   

10.
吴冠中 《收藏家》2004,(5):J003-J003
杨明义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留学,在旧金山艺术学院深造,后毕业于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1999年回国。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杨明义于60年代初创作水印木刻版画,自70年代起,他开始探索新的水墨江南山水画,创造性地表现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美。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际上重要美展。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亚,美、欧各地举办个人画展20余次,出版各类画册、文集二十余种。1989年他创作的水墨画《杭州西湖》被选印成特种小型张邮票在华盛顿举办的二十届世界邮政博  相似文献   

11.
版画创作沿革现代版画是20世纪中国美术最具革命性的画种。被誉为:“时代的战鼓”和“革命的号角”的新兴木刻艺术,诞生在大敌当前,国难当头的特殊时期,这也就注定要经受严酷的考验。鲁迅以其独具的艺术战略眼光,洞察了新兴木刻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倡导它“乃是作者和社会大众的内心的一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贵州现代版画来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新兴木刻运动。抗战时期,在全国抗日救亡热潮激荡下,木刻成为抗战宣传鼓动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战局的发展,新木刻运动在国民党统治的“大后方”逐步发展起来。由于浙江大学等迁入贵州,进步力量在贵州得到一定的发展,为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奠定基础。自1942年中国木刻研究会贵州分会成立以来,于当年十月在贵阳首次举办了贵州现代木刻展——双十全国木刻展贵州区展,以后又举办了遵义赈灾木刻展、惠水普定巡回展等现代木刻宣传活动。新兴木刻运动在贵州的发展,使宣传坚持抗战、争取民主进步为主题…  相似文献   

13.
李琦与他创作的三代领袖肖像张正〔编者按〕:今逢中国共产党诞生75周年,本刊特将李琦同志创作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等三代领袖肖像刊登于封二,并发表下面这篇专稿。著名肖像画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琦先生,紧随时代脉搏,在60年代初创作了《主席走遍全国...  相似文献   

14.
2013年,是我国著名新兴版画运动创始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文艺处处长及安徽省、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的当代诗、书、画、木刻大师赖少其逝世13周年.他任职南京时,我以工作之便,得识其人,今回忆往事,无限感慨! 赖少其,字少麟,斋号木石斋.1915年生于广东普宁下市乡.1936年毕业于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但擅长木刻,次年即在广东广西举办木刻版画巡回展览,被鲁迅誉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1939年10月,赴安徽泾县参加新四军,1940年加入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祖国的大片河山异色,中华民族处于危亡之际,有志的爱国艺术青年不甘于再走“为艺术而艺术”的道路,要求为拯救祖国为人民而艺术。当时,上海的革命文艺之风不时吹到杭州来,鲁迅先生极力提倡木刻,他于1929年以“艺苑朝华”的名义出版了两本《近代木刻选集》,1930年又出版了《新俄画选》。尤其是同年出版的德国画家梅斐尔德的木刻《士敏土之图》对我们很有影响。况且“一八艺社”已被开除出校的胡一川等同学就早已尝试刻木刻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我们就勇敢地拿起了新的艺术武器——木刻刀。 鲁迅先生在《新俄画选》的《小引》中就明确指出:他之多取版画的原因就在于“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并说:“‘艺苑朝华’在初创时,即已注意此点,所以自一集至四集,悉取黑白线图。”  相似文献   

16.
蔡罕 《古今谈》2000,(3):32-36
夏子颐老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版画家和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文史馆名誉馆员。同时,又是很早就从事革命的老艺术家。他的艺术才华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已崭露头角,当年于《中学生》上发表的木刻作品《闻一多像》,于海内外流传数十年,至今仍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1980年,八十高龄的文坛元老叶圣陶先生曾赋诗盛誉此作为“三十年来推杰作”。六十年代后,子颐先生又潜心于民族绘画的研究,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在他的笔下,花鸟草虫往往着墨不多而丰神尽出,其花鸟画早已为世所知,其绘画的艺术成就也早有公论。世间知其艺者固已多矣,然而子颐先生长期治艺之心得和艺术观点,却鲜为世人所知。笔者有缘投师夏门,多次面聆先生谈艺,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7.
正被毛泽东评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鲁迅先生,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是他于1936年10月8日抱病前往上海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参观"第二届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在青年会九楼会见木刻青年时的情景。11天后,由于在访友归途中受了风寒,鲁迅大病突发,竟于19日病逝于上海寓所。  相似文献   

18.
在建党八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把当年太行革命根据地美术工作者创作的木刻作品介绍给大家。这既是老一辈木刻家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艺术遗产,也是今天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形象化生动教材。 太行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要地之一,根据地军民保家卫国,抗击日寇,英勇杀敌,用血肉筑起敌后抗战的铁壁铜墙,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解放战争时期,太行解放区的军民又以空前高涨的革命积极性,投身争取民主自由、光明进步的人民革命战争,为全国解放作出了卓越的贡…  相似文献   

19.
力群 《百年潮》2014,(2):80-80
正(油画·1944年)美术点评力群的木刻《丰衣足食》创作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1944年,描绘了陕北农民秋后丰收的喜悦。在作品中,力群吸收了大量民间年画的美学因素,例如抛弃使用以前的明暗、阴影刻法,改用线刻这一传统表现手法,并吸收了剪纸的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装饰趣味,深受延安  相似文献   

20.
闫慧丽 《江淮文史》2016,(5):117-120
正佛天艺海同此风月弘一法师的一生,以出家为界,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出家前,他是名扬四海的风流才子李叔同,书法、篆刻、绘画、音乐、戏剧、诗文皆擅长,在多个领域开中华艺术之先河:他所创作的歌曲,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几乎家喻户晓;他在日本发起话剧社,亲自饰演茶花女,开创了中国话剧事业;他是中国最早画西洋画和教授西洋画的人之一。出家后,他是没有自己寺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