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古埃及宗教属于多神崇拜的宗教。荷鲁斯神是古埃及早期的神祇之一。荷鲁斯是隼鹰神,起源于史前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考古发现在史前时代就已经出现带有鹰隼形象的文物,尤其是涅加达文化II期,在上埃及希拉康波利斯地区已形成荷鲁斯神的崇拜中心。在早王朝至古王国时期,荷鲁斯一直是古埃及国家的主神,地位远高于其他神祇。最为重要的是荷鲁斯与王权的联系,在整个古埃及王朝时期,荷鲁斯都被认为是王权的象征,而国王也自称"活着的荷鲁斯"、"荷鲁斯的化身"等等。古埃及神祇大多拥有复杂多变的形象与职能,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荷鲁斯同样如此,他是天空之神,也是太阳神,有时也是冥世之神,这些形象都与王权相联系。荷鲁斯还有一形象是幼童荷鲁斯,该形象在古埃及社会及普通民众中流传广泛,具有众多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龙,作为一种动物,谁也没有见过活生生的龙,然而龙的形象却神圣地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成为各族人民团结的纽带,每一个中国人及在海外的炎黄子孙都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在各族民间都有广泛地流传。龙的出现,是以实际存在的某种事物作为参照经过人们的虚构而产生的一种形象.从资料文献及考古发掘的文物中证实、在人类远古时代就有了对龙的崇拜与传说。据史学家认为,蛇在远古时代即为部落民族图腾的标志,可以认为,龙形象的参照物最早即是蛇,它的演化经历了上古时代到商同时期以蛇为基…  相似文献   

3.
瑶山出土玉牌饰(M7︰55),从其整体轮廓、颊侧突起、十字镂孔等特点来看,与现实生活中爬行类动物,尤其是蛇的头面部可相比较。龙首纹上的菱形纹样与蛇头部鳞片形状一致,可能也直接取形于后者。良渚文化玉器与陶器纹样上诸多与蛇有关的形象,表明蛇崇拜是良渚信仰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这部分信仰内涵不仅在本地区承续发展,至东周时成为土著越族的重要文化特征,同时也对外向北传播,在中原文化遗存中留下不少印记。瑶山玉牌饰上表示眼睛的"圆和三角"组合结构,与龙首纹上的菱形纹,在北传过程中参与中原龙纹的演变和创造,并成为其成熟形象中的构图元素。  相似文献   

4.
吴珍珍 《沧桑》2014,(5):119-122
菇神崇拜是浙南庆元县域香菇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菇神崇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神位和神庙、菇神祭祀和菇神庙会。菇神崇拜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菇民生活环境恶劣,寻求心理寄托;道教文化使吴三公等道士成"神";百姓从香菇种植中受益,感谢神恩;菇神信仰形成习惯,作为一种习俗传承。庆元县域菇神崇拜现象,带有独一无二的本土化个性特征:菇神是菇民自发信仰的土生土长的历史人物,菇神不是一个,神性不是单一的,辐射范围仅庆元周边地区。菇神崇拜还具有政治、道德功能,并且孕育了"二都戏"。  相似文献   

5.
刘晓燕  董向红 《沧桑》2011,(1):100-101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民间信仰中的土地神崇拜、观音崇拜、财神崇拜等神灵崇拜都是广大民众心理需求的体现,表现出强烈的功利性目的。造成这种功利性的原因主要是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广大农民认知的有限性,人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造成的精神空虚。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生活态度,提高人的认识与自信,才能消除迷信心理和盲目崇拜。  相似文献   

6.
中国龙王信仰的基础是先秦时代的龙崇拜,之后在佛教影响、民间创造及统治者的推动下不断变化并在宋代最终定型。这一过程涉及三个重要节点:第一个节点是龙神信仰的形成,涉及龙从兽形到人形、祈雨形式从巫术到祭祀的变化,佛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个节点是"龙王"名称的采用及其信仰的普及,宋代统治者出于集权目的的封赐促成了这一变化;第三个节点是海龙王信仰的形成,涉及四海龙王对传统四海神的取代,这一时期龙王地位的上升、佛教影响的扩大都起到了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蛮蛇种”文化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明  王樱 《南方文物》2010,(2):89-102
"南蛮蛇种"是周汉时代中原华夏认知中南方土著"非我族类"的一个文化特性,也是华南民族最重要的祖先图腾形态之一。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吴春明、国家广电总局王樱的《"南蛮蛇种"文化史》一文,系统收集史前、上古华南考古发现的岩画、器物、雕塑等大量的蛇形象资料,再现自远古以来百越等土著先民敬蛇、崇蛇的"蛇种"文化渊源。作者还结合汉文史籍所见汉唐以来东南地区广泛存在的蛇神祭祀、蛇神禁忌的历史,以及民族志上黎、壮、侗、傣、排湾、鲁凯、畲、苗等族和华南汉人社会遗留的蛇图腾、蛇崇拜形态,阐明了"南蛮蛇种"图腾文化史,尤其是汉化背景下蛇文化的变迁史,通过"蛇种"文化的特殊镜像,追溯了"南蛮"土著民族的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8.
在罗马统治埃及时期,处于文明衰落之时的埃及,政治上彻底沦为罗马统治的一个行省,经济上成为罗马的丰裕粮仓,但文化上仍能显现埃及传统丧葬文化强劲而持久的生命力。一方面奥西里斯神的丧葬崇拜在罗马统治埃及前期继续盛行;另一方面,托勒密埃及时期的奥西里斯隐形崇拜——塞拉皮斯神崇拜在此时期持续受人推崇。4世纪末,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取得国教的主导地位后,基督一神教开始排斥其它神的崇拜,奥西里斯神崇拜及其丧葬文化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作为古埃及文明显性标志的奥西里斯崇拜仍在罗马社会甚至后来的西方基督教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埃及最原始的神祇之一,托特神在古埃及宗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尽管对其起源的时间和地点等细节还充满疑问,但毋庸置疑的是,对于托特神的崇拜在埃及文明的早期就已经存在,这一点在《金字塔铭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种古埃及最早的宗教文献中,最初以月神身份出现的托特神,不仅在奥西里斯传说、荷鲁斯和塞特的争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还成为死去国王的得力助手。这些早期托特崇拜的内容为以后托特神崇拜的不断扩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中叶,随着准噶尔叛乱的平定,一部分阿尔克孜人由于裹胁其中而被清朝从阿尔泰山、杭爱山一带发配到东北的嫩江平原,这就是今天生活于黑龙江省富裕县境内的柯尔克孜族。长期以来,他们为适应自然和社会,其文化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不管如何变化,一种古老的信仰一直扎根于其民族的心灵深处,那就是,他们一直崇拜蛇神。 蛇神,柯语称为“吉林都斯”,其形状是:中间是一男一女——用布做成的半身小人,蓝眼珠,人两边是用皮条扭成的两根皮绳,象征蛇。蛇神一般供奉在各家西墙北炕的柜子后边。 东北阿尔克孜族共有六个姓氏,即达本、义奇格、嘎博韩、赛音德尔、博勒特尔、格尔格斯,汉姓  相似文献   

11.
“月令”的现代语义与自然时令相关,表示每月的“气候和物候”,而其语义之本源关涉到社会政治,表示天子“每月发布的政令”。“月令”体裁形成于前文字时期,在文明之早期发展成熟。《礼记·月令》是古代“月令”体裁的代表性文献,它不仅记载了自然时序与相应的天象、物候,而且将人类的政治生活、生产习俗以及先民对自然朴拙而深邃的哲学思考蕴涵其中,是王者治天下、理万民的礼法经典,是嵌入宇宙时空的政治指南。“月令”话语叙述的重心不在自然而在人事,在《礼记·月令》中“令”指“政令”而非指“气候和物候”。  相似文献   

12.
地域文化其实就是最能够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有特点的文化类型,它表现在方言、饮食、民居、婚丧节庆、民间信仰等方面,它产生的原因是地理环境、移民、政治权力和行政区划、民族、宗教以及外来文化。地域文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地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有利于保存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改善,人口流动的加快,信息手段的进步,一部分地域文化将不可避免的会消失,而地域文化越来越趋同也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以往对地域文化大多属于消极保护,如今只有积极的去做好保护工作,才能避免完全灭绝。把我们凡是能够保存的古代遗存尽可能的保存下来,不是为了我们今后能够再回到古代,而是让我们能够欣赏、怀念、追忆我们的古代文明。  相似文献   

13.
龙与古建筑     
庞鸥  叶雷 《东南文化》2000,(2):41-46
Dragon is the symbol of Chinese nationality The Chinese proudly call themselves the offspring of dmgon Early in the ancient times the Chinese was irrevocably committed dragon The Chinese like dragon because it is not only a fairy beast Unl stands for a certain spirit as well you could find dragon as a design in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Which embodies the power and the wish for luck.  相似文献   

14.
本文略述了澳门地区的古文化及其渊源,十分明确地指出澳门的历史文化源于大陆。  相似文献   

15.
督伊德教是古代凯尔特人信奉的一种原始宗教.它在历史上一度消失,但在近代又有所复兴,并对后来西方人的宗教生活和信仰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从起源和传播、基本信仰、仪式活动三方面对原始督伊德教进行重点考察,并对它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作出分析和评价,认为原始性、神秘性、野蛮性是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儒学神化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独特的历史政治现象,它根源于先汉《五经》,又创造了不同于先汉《五经》的新儒学体系。它依据自身神化的理论需求和《五经》的特点,在神化的过程中,直接吸收了《五经》之一的《春秋》理论,又委婉地排斥了其它四经,完成了儒学在西汉的神化。从儒学神化的发展变化过程来考察儒学《五经》,既能全面考察《五经》的特点,又能全面认清儒学神化与《五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The well-known snake burials from the Late Dilmun building complex at Qalat al-Bahrain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pre-Islamic Arabian, Mesopotamian, Elamite, Avestan, and Vedic Indian evidence. Ancient attitudes towards snakes are reviewed with the aim of confirming or eliminating one or more of these traditions as the likeliest cultural context for the snake sacrifices of Bahrain.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中南部考古学文化演变的环境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峻 《华夏考古》2005,(1):62-68
内蒙古中南部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段, 是气侯变化的敏感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气侯波动, 对于塑造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古文化的面貌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全新世大暖期的不同时段上古文化的特点和生计方式的变化, 并从沙地进退、湖面升降的视角探讨了这一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演变以及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Stories of conflict between saints and dragons flourished between the eigh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 at the disputed boundary zone between folktale and hagiography. The presence of dragons at wells was an accepted image in vernacular culture, independently adopted by successive writers of saints' Lives to enliven stories about the spiritual power of their heroes and the pastoral and missionary work they performed. In the transition of hagiography from its Middle Eastern origins the dragon, originally a plausible desert snake, took on mythical status and became identified with social evils from paganism to corruption. Christian imagery of baptism involved a symbolic contrast of lethal and healing waters, given visual expression in the sculptural motif of a dragon encircling the font. But the story of the dragon-fight could carry multiple meanings. Earlier texts reflect a world in which clerical culture had to make headway against lay power, and the dragon is something to be banished, like the aggressive chieftains faced down by saints. Later on Christianity was presented as part of a harmonious social order, and the dragon is crushed by the pious force of chivalry.  相似文献   

20.
It is only when symbols gain meaning as effective triggers of associated sentiments in many linked contexts, including that of daily life, that they become powerful. It is what is perceived as the proved ability of the state to correct disobedience to its rule and violation to its sovereignty that commands commitment and loyalty, necessary for state symbols to become effective. As long as the link between symbol and effect can be made credible as a natural connection of cause and effect, by rational or irrational means, by folk narrative or academic theory, triggering the national symbol works in the mind of its believers. In this article I discuss the role of academics in the creation of national symbolism. Using some examples of histor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notion of the dragon, I argue that the cognitive aspect of nationalism is of crucial importance to the efficacy of national symbols. Thus arguments on the dragon’ various shapes, origins and merits as totem, embryo and sea snake attach and support different symbolic and political meanings of the Chinese n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