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士山盘的内容揭示了周王朝派员到诸侯国及方国代宣王命的一些情况,其中所谓 "服",与周代五服之制有一定关系,说明文献所载之"服"并非虚言。从士山盘与古代文献 的相互印证中,可以窥见周代对于诸侯国及方国管理模式的某些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2.
五胡十六国及西魏北周均有"天王"的称号。天王称号从周代就有,为周天子称号,因此天王之号的出现表明了胡族君主名号汉化的过程。而唐太宗接受"天可汗"的胡族君主称号其实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天可汗称号被唐王朝统治者改装成"天皇",继而出现皇帝尊号,这从中原王朝的政治体系内找不到逻辑,而是汉族胡化的结果。衔接这两个时段的就是胡汉互化最为明显的西魏北周时期。  相似文献   

3.
<正>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21世纪初,经过几代考古人的努力,终于揭开了距今4000多年的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的神秘面纱:这里就是中国夏王朝的起始之地——大禹之都"阳城"!大禹治水是个不老的传说,在中国史上是否果有其事?夏王朝到是谁筹建的?是鲧?是禹?还启?都说"夏鲧作城",那么能否找出作城一二?鲧城找不出,能否找出史籍有载的"都阳城"或"启居黄台"?这些都是历史学  相似文献   

4.
"夏王朝否定说"形成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古史辨"学派"疑古"过度导致对夏的否定。文献有关夏史的记载相对简略,缺乏出土文字准确无疑的实证;国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特点和研究状况了解深度不够,国内外学者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部分西方学者对中国学术研究存在较为严重的偏见,中国学者不同程度地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关注不够等,是"夏王朝否定说"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渊 《史学史研究》2011,(1):119-120
周人称"夏",最早见于《尚书·周书》。《康诰》曰:"(周文王)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君奭》盛赞周文王治国有方,曰:"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立政》亦谓周代殷乃受天之命:"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①。据现存文献,"周"乃周邦之通称,然而在《周书》中,周人又称作"夏",而且是在殷亡周兴之时。为什么周人在  相似文献   

6.
<正>从考古遗存中辨析出古代文献所载最早的两个王朝——夏、商王朝的更替,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考古学的一大热门议题。二里头遗址自1959年发现伊始,就成为夏商王朝分界研究的焦点所在,先后有众多的提案被推出,尝试在二里头文化各期和二里岗文化之间区分夏、商王朝文化。形形色色的观点包括"二里头主体商都说"、"二里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古典文献的说法,夏王朝是中国最早的王朝,是破坏了原始民主制之后的世袭"家天下"的开端。一般认为,夏王朝始建于公元前21世纪,"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夏王朝建立的年代估定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也有学者推算夏王朝始年不早于公元前2000年。总之,在以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公元前2000年是一个便于记忆的年数。但文献中的这些记述,却难以和具体的考古学现象相对应。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8.
河南登封阳城遗址的调查与铸铁遗址的试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城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古城之一。《古本竹书纪年》说:"禹居阳城。" 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阳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最早建都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正最早的"中国"应当就是最早的王朝都城和它附近的京畿地区。而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朝是夏商周三代王朝,它们分布的核心区域不超出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这一带也就是最早的"中国"。在古典文献中,"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东周时期成书的《尚书》和《诗经》等书中。《尚书·梓材》是周公教导他的弟弟康叔如何治理殷商故地的训告之词。其中"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  相似文献   

10.
夏商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由早期形成阶段逐步趋于成熟并走向繁荣,晋南地区"夏墟"范围内发现的夏时期文化遗存以及商代垣曲商城遗址,充分说明了山西南部是夏商王朝直接统治区域,而其他地方则是受夏商文化影响的"方国",他们有着自身的文化特征,相互融汇,最终创造出绚丽灿烂的青铜文化,从而对其后数千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殷周之际,今山西及其周边地区确有不少夏遗民,而其他地方则无此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汤革夏命"有关.当商军自东而西大举进攻时,夏军节节败退,最后退至大后方晋南一带.黄河北岸不远便是呜条山,夏桀在鸣条附近与商军展开了孤注一掷地决战.鸣条一战夏军溃败,夏贵族及部分将领,率其残部及族属逃亡吕梁、太行山间,甚至远遁大漠南北.大部夏士卒及族众流散民间,融入当地其他部族,成为西北地区夏遗民的主要来源.由此看来,鸣条在晋南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2.
夏商周断代工程采用系列样品进行14C年代测定,得出了夏商西周的年代框架,与考古遗址相对应,解决了三代考古学的分期.登封王城岗古城约为公元前2070年,即夏的起始年代.偃师商城始建于公元前1600年,郑州商城始建于公元前1580年,前者早于后者,偃师商城遂成为夏商分界的界标.就作为都城而言,郑州商城开始作为王都的时间比起偃师商城开始作为王都的时间要晚得更多.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与中国"早期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明发展史上,夏、商、西周文明是一个特殊阶段,这个阶段的文明,从国家形态的角度看,与西方文明具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是为西周桓公.但是,关于东周时期的西周四代君王的陵墓在哪里,不但没有历史记载,更少有人对其提及.本文通过对考古材料的梳理认为:东周时期的四代西周君王桓公、威公、惠公、武公葬于洛阳东周王城内,其陵墓自成一区,即本文所分的西周君陵墓区.  相似文献   

15.
夏商时期的戈与野战方式浅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戈是车战的产物,二里头出土青铜戈说明车战最晚始于夏末。夏商时期是戈发展的早期,其使用范围随着野战方式的演变而扩展到步兵。  相似文献   

16.
刘琼 《南方文物》2010,(4):101-119
商汤都亳,是夏商史研究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商代第一都、早商文化、夏商分界、夏文化界定等重大学术课题,因而成为学术界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对这一课题的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归纳与概括主要研究成果,指出在学术讨论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商、周王朝的建立是通过大规模的族际战争行为实现的,在考古学文化上产生突变是正常现象。夏王朝的建立是本部落联盟内社会历史自然发展的结果,不可能在考古学文化上出现中断。认为夏王朝的建立必然伴随着一个新的考古学文化诞生的观点,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晋南"夏墟"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王朝包括夏代晚期的都城皆在豫西地区,晋南地区不存在像安阳殷墟那种都城废址性质的属于夏王朝的都邑故址;文献所记的“夏墟”应该是泛指广大区域而非专指某一地点,整个晋南地区皆应该属于“夏墟”之范围;晋南地区被称作“夏墟”的原因是由于商王朝灭夏之后夏族聚居晋南所致,“夏墟”即夏族聚居区;晋南地区被称作“夏墟”只能说明商代和西周初年夏族曾聚居于此,其与夏族的起源和夏文化的渊源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马世之 《中原文物》2007,2(3):26-29
郑州大师姑城址是一座夏代晚期古城。其性质既不是夏都斟寻,也非夏王朝东部的军事重镇,更与韦、顾等方国都城无关。根据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进行综合考察,我们认为它很有可能就是昆吾之城。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不少学者认为二里头遗址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斟寻,而此种观点与考古实际和文献记载均不相符.依据相关文献和考古资料,二里头遗址应为夏代晚期的都城"河南"而非斟寻,"河南"与阳城、阳翟、斟寻、原等相比较,是夏王朝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国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