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05年清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度的清史研究,依然沿着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向前稳固发展,同时亦呈现出诸多令人欣喜的新的学术生长点和亮点,从而为清史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开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域。学如积薪,先河后海,本年度清史研究演进的总体特征,是既稳健而又不乏新意。一、学术会议学术的发展,是诸多综合因素的体现。其中,学术会议的召开为学界同仁提供了交流思想和研究心得的机会。以下一些学术会议,即体现了本年度清史研究的新突破。浙东学派与浙东学术。3月16日—17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2.
在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清史研究保持良性发展态势,取得了可喜成绩。研究仍集中在政治史、经济史、明清易代史、学术思想史、边疆史地、中外关系史、社会史以及晚清史等领域。以下就管见所及,对本年度清史研究的基本脉络作一概述。一、学术会议本年度,学界召开了多次与清史有关的学术会议,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关于清代学术文化的,有“清文化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为庆祝沈阳成立“清文化研究所”而举行的;关于清代宫廷史的,有“第八届清宫史研讨会”;关于中外关系的,有“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八届中国.琉球历史关…  相似文献   

3.
本年度清史研究稳步推进,成果丰富,亮点突出。学科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学术对话活跃,海内外学者间的互动愈益富有成效;史实讨论趋于深入和细密,对现实问题更加观照;理论探索更趋自觉和多样化,新的研究路径和趋势不断涌现;成立了故宫研究院等新的科研机构等。  相似文献   

4.
清代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新进展及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积明  雷平 《清史研究》2005,(3):109-124
有清一代学术发展呈现出大开大合的格局,相关的学术文化史也一直是学人们不断探索和重新认识的领域。近年来清代学术文化的研究更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者们不囿成说,锐意创新,不断转换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一、“乾嘉新义理学”的探讨在传统的观念中,清代思想界,尤其是乾嘉时期的思想界可谓是乏善可陈。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即明确说:“吾常言:‘清代学派之运动’,乃‘研究法的运动’,非‘主义的运动’”。①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哲学十九讲》中,更是以非常沉痛的口气说:“我们这个课程只讲到这里。明亡…  相似文献   

5.
一、政治179。一1820年英国人对中国的评价张顺洪 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3第二届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史讯 清史研究1991:4明清册封琉球论略谢必震海交史研究 1991:1国外近年来明清中外关系研究黄谷中国 史研究动态1991:9一九九O年清史研究综述王华中国史研 究动态1991:11第六届国际清史学术讨论会概要西北民族研究 1 991:2中国199。年清先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要李澎田 清史研究1991:3论清前期‘奢靡”之风宋传银华中师范大 学学报1991:5清代乾嘉道时期研究现状综述陈桦清史 研究1991:3清史嘉道朝研究论纲谢刚南开学报 1991:4清史研究的可…  相似文献   

6.
由于相关领域学者的共同努力 ,2 0 0 2年中国大陆的清史研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某些重要问题的讨论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批较有分量的专著和论文相继问世 ,研究者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拓展、问题意识进一步加强 ,清史研究整体上是在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姿态向兼容并包、多元繁荣的局面迈进。一2 0 0 2年有两个问题的讨论成为清史领域的热点。首先是新修大型清史的问题。学术界关于重修清史的讨论已经持续了数年 ,2 0 0 2年 ,新修大型清史项目获准启动。不言而喻 ,在未来十年中 ,大型清史的纂修将对清史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 ,这…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王锺翰开始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并很快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学术研究中,在清史、民族史等重要领域取得了新成就,开创了晚年学术研究的新境界。王锺翰笃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其学术研究亦呈现鲜明的学术特色,如将清史与满族史研究融为一体,注重科学理论指导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并善于从宏观和深层次方面来把握时代特征。作为民国时期新考据学阵营的重要成员,王锺翰这一学术路径的转变既具有一定代表性,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一方面提升了新考据学者的理论素养,展现了新考据学在建国后发展的新特征;另一方面壮大了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树立了求真务实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正>本年度清史研究依然活跃,除发表一系列专著和论文以外,还多次召开学术会议,对相关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第十三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在本年召开,与会学者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举办"‘康乾盛世’再思考"学  相似文献   

9.
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正式启动,给晚清史研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加强晚清史学科建设,推进晚清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和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等7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晚清国家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6年8月25—27日在苏州大学举行。与会代表75人,来自海内外33家学术单位,提交论文62篇。会议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重视、加强和推进晚清史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形成了共识,会议明确地…  相似文献   

10.
正郑天挺先生是中国老一辈著名历史学家,他的研究领域遍及中国古代史的诸多领域,尤精于明清两朝历史。北京大学孟心史先生是中国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清史的奠基人,郑天挺先生在孟心史先生铺设柱础之上,构建了新中国清史学大厦,以其独创性的研究将清史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学术高度,并引领新中国清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学术史上,乾嘉时期不仅以朴实考经证史之成就彪炳史册,而且在思想上别创与宋明理学异趣的新义理学。从思想渊源看,乾嘉新义理与宋明理学旧义理之歧异可溯及儒学内部孟、荀的分野,主于心性的孟学为理学所奉,而隆礼重学的荀学则为乾嘉学人所尊。荀学与乾嘉新义理学在意义上的共契,实为乾嘉学人建构义理体系的内在根据。具体而言,在心性理论层面,乾嘉新义理学“达情遂欲”的心性论奠基于荀子自然人性论;在社会理论层面,乾嘉新义理学的“以礼代理”说多所取资于荀子隆礼思想;在知识论层面,乾嘉新义理学的“兴复古学”观遥契于荀子重学思想。作为继宋明理学之后的儒学理论新形态,乾嘉新义理学实为契接晚清会通汉宋潮流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扬州学派是我国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流派,他突起于乾嘉学术盛世,滋衍发展绵延二百年,因其学术研究融会贯通,独树新帜,故而取得了硕大的学业成就,学术成果遍及各个领域。扬州学派在方志学研究方面亦是有所作为,成就斐然。其间,其代表人物诸如焦循、阮元、刘淇、刘宝楠、刘师培等,不但积极参与志书的编创实践,编撰出一批名志,而且深入展开方志理论研讨。其所论,不但在当时产生积极作用,而且有裨于今日方志学理论的研究探讨,对今日志书的编修和续志工作带来启迪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清史百年研究历程的标志性时代的到来和新修《清史》工程的渐进尾声,清史研究领域开始呈现出两个面向,一是回顾与总结,即从主要研究方向上推出宏观、整体、多维、厚重的总结性成果,已经成为学界期待和努力的目标;一是开拓与创新,受惠于清史工程以及相关机构在史料发掘上所做的努力,近十年来大量的稀见文献和原始档案得到整理和出版,新史料的喷涌而出,不仅为日益热火的清史领域各类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史料基础,更为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2010年的清史研究成果丰硕,至少有以下两点值得关注:1.对清代政治史的研究,进一步体现出回归政治原理的趋势,特别是通过与"新清史"及其他研究方法的交流互动,"国家认同"成为清代政治史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2.在考证、个案等微观研究继续深化的同时,较长时段的明清整体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的成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尤其体现在社会、文化、学术、生态等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一、政治、军事一部研究明清兴亡史的力作──《满族崛起与明清兴亡》评介 王思治 刘凤云 清史研究 1994:11993年清史研究概况 李世愉 李尚英中国史研究动态 1994:4京港清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秉键 王禹清史研究 1994;1清史学术界的一次盛会──庆贺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 李方准 清史研究 1994:l“论”贵在新意“考”持有新证──《清史新论》评介 王申 社会科学辑刊 l994:3从清代中外关系中的“礼仪之争”看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史轨迹 王开玺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4:2《清朝典制》评…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近年来,随着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的开启,清史研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本刊作为清史研究的学术交流阵地,志在不断深入推进清史研究.本栏目的推出便着眼于开辟一块学术争论园地,为清史研究者提供一个评论和总结有影响的清史研究成果的平台,以期达到活跃学术气氛的目的.本栏目本着点评标准不拘于一的精神,鼓励论者点评形式的多样化,并诚邀国内外清史研究者参与和批评.开设本栏目仅是一个尝试,论者文责自负,不代表<清史研究>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  相似文献   

17.
1995年清史研究概况杨珍1995年我国的清史研究,仍然保持着将近20年来的持续发展势头,研究领域广泛,成绩可观。下面分类作一简述。一、政治史研究清入关前史、清军入关及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等问题,是本年度政治史的研究重点。由何龄修、郭松义等撰写的《中...  相似文献   

18.
王文东 《满族研究》2007,(2):91-98,121
乾嘉礼学在清代学术史上蔚为大观,形成了不同于往史的特色,其原因在于:一是乾嘉宋学(理学)和汉学两大学术潮流对整个礼经学研究产生了推动作用;二是乾嘉学者以“礼”分析、批判和革新理学之“理”的意义,促发了学术界议礼潮流的兴起;三是乾嘉两朝承续康熙朝,实施礼制改革,强化朝礼建设,这在某种意义上为推动礼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乾嘉礼学由博而精,专家绝学,并时而兴,基本特色在于三个方面,即:礼学注重经世,考据之风大行于新学与复兴的古学之间;礼经兼重义疏与通礼,且义疏于通礼既精且博;礼制典则的制作不仅精致,而且繁复。乾嘉汉学的求是研究法由礼经学扩大到多领域的研究,为后来洋务运动的展开以及科学救国等实学思潮的出现奠定了思维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从不同角度观察,2014年的清史研究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一)在与"新清史"及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互动中,学界已不再是简单被动回应,而是在分析其学理的基础上建构起符合中国自身历史发展脉络的"民族/国家认同"解释和话语。钟焓《北美"新清史"研究的基石何在——是多语种史料考辨互证的实证学术还是意识形态化的应时之学?(上)》(《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7辑)、鱼宏亮《晚清从族类观到民族观的演变》(《清史论丛》2014年号)是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度,中国古代史研究在稳健发展中不断走向深入,在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中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学术热点问题讨论激烈。同时,近年来若干发展新动向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逐渐成为本学科发展的新趋势。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一、新资料的发现和整理、研究新资料的发现与利用是史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出土资料、契约文书和域外文献等的整理与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兹将本年度的相关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