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涛 《风景名胜》2013,(6):144-147
攀岩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竞技运动项目。攀登时不用工具,仅靠手脚和身体的平衡向上运动,手和手臂要根据支点的不同,采用各种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撑、推、压等,所以对人的力量要求及身体的柔韧性要求都较高,有"岩壁芭蕾"的美誉。遍布全球的山峰和峭壁,为我们所选择的攀岩运动提供了无数的场所和永无休止的机会。攀岩运动一般分:抱石、传统攀登、运动攀登。抱石,在无绳索的状态下攀登不超过5米高的大圆石或人工岩壁,不依赖任何外在的辅助力量,只靠攀登者的自身力量完成攀登过程。这项运动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门槛低,只需要很简单的装备就可以开  相似文献   

2.
攀岩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一项运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军中。随后,流行于欧美崇尚自然、喜欢冒险的登山爱好者中。1985年,法国人弗兰西斯·沙威格尼发明了可以自由装卸的仿自然人造岩壁。为攀岩运动在全球的普及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旗云 《旅游》2000,(1):13-13
想来那些狂热的探险爱好者一定在叹息冬大无法再像夏天那样攀岩登山了。的确穿着臃肿的衣服还能忍受,但不得不把双手暴露在寒风中是令人无法想象的_其实就像攀岩一样,还有另一种从登山中提炼出来的运动非常适合在冬天进行——攀冰。这种利用手中的专用冰镐和脚上专用的...  相似文献   

4.
超越巅峰     
Lafuma 《世界》2014,(6):136-141
凯瑟琳·德斯迪维尔(Catherine Destivelle),法国攀岩家和登山家,世界女子登山界的代表人物。15岁时,她已经征服了枫丹白露森林中最难的岩石。17岁时,她利用周末去阿尔卑斯探索。她的胆大妄为让父母很担心。20岁时,德斯迪维尔暂停了登山,因为她想好好念书。她在巴黎的运动医学大学学习,1981年到1985年期间做专业的运动医生。从1985年开始,她成了专业的攀岩家和登山家。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见白玛玉珍,是在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攀岩成年组女子两项全能决赛直播大屏幕上,"自信、爱笑"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那一天,27岁的她为西藏夺得了本届全运会的第一枚奖牌。再见白玛玉珍,已是11月中旬,她正忙着做一个题为"我攀岩我快乐"的PPT。问及缘由,她笑着说:"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攀岩,喜欢攀岩。"鼠标轻轻一点、滑动翻页,我们悄然走进了白玛玉珍十多年的攀岩岁月。  相似文献   

6.
在往来尘世的匆匆过客眼中,阳朔只是告别漓江的驿站,对于曾把生命的片段寄存在这里的我,心中的阳朔没有终点 最早想去阳朔是因为我的朋友们称那里是“攀岩者的天堂”,而我又是一个狂热的攀岩分子。 车到阳朔是凌晨4点为了不打扰别人,我和好友娟坐在阳朔有名的“HotelCalifornian”门前,等待店家开门。夜幕慢慢消退,晨曦缓缓驶来,远远近近的群山渐渐显露出她们少女般婷婷玉立的模样。晨光里的阳朔像一幅360度的水墨全景画般展现在我的面前。 一天就在月亮山过足了攀岩瘾,直到精疲力竭地下山。路过玉龙河,水清…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的旅行方式都不一样。在路上的时候,看上去状态都差不多,可是彼此沟通之后便会发现,无论是上路的理由,还是体验旅行的角度,都是千差万别的。我是一个爱旅行的厨师,爱冒险,爱挑战,曾经骑着摩托车穿越亚洲,也曾在澳大利亚徒手攀岩——岩壁下方的海水里有鲨鱼正伺机而动。  相似文献   

8.
《贵阳文史》2009,(1):65-65
1956年,一切可以到农村去的这样的知识分子,都应该到那里去。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毛泽东的号召,掀起了中国1956年至1979年23年间的68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为一次运动,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影响之广,超过人类历史上任何战争动员参与的人数。是共和国成立,大批干部下乡执政带去文化之后,知青下乡带去文明的第二次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9.
旅游在林芝     
雪山,蓝湖,山村,古寺……林芝,无论人文还是自然的旅游资源,都是得天独厚的。林芝人正在把这里建设成为一座国际森林公园,一座集旅游、登山、攀岩、探险、漂流、科考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同时,努力开发独具特色的风土习俗,音乐歌舞,体育竞技,为秀丽的山川景色添彩。近几年,随着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大,旅游事业在尼洋河畔迅速崛起,旅游服务网络和相关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尤其是在“九七中国旅游年圣地西藏旅游活动”中,首次完整推出包括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内的南沙巴瓦景区等八大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包括35个景点…  相似文献   

10.
维新改良思潮在贵州的传播及其对贵州辛亥革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新改良运动和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对满清封建统治阶级发动的两次可歌可泣的重大斗争。尽管维新改良运动的目标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而辛亥革命则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者的最终目的,都在于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得以从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检格中解放出来,得到迅速发展。维新改良运动与辛亥革命在对斗争对象的认识,斗争的手段及革命的彻底性等重大原则上有根本区别,但无数事实证明,其两者之间的重大关联,两者之间的血肉联系,甚至可以把它们看成一场运动的两个阶段:前阶段为后阶段创造条件,后阶段是前阶段的…  相似文献   

11.
骆明 《旅游》1999,(11)
一个人独自在光秃秃的岩壁上顽强地向上攀登时所产生的紧张、刺激,是常人体会不到的。攀登地点选择在京郊大山里一处百余米高.近乎直上直下的陡峭山岩,裸露的黄褐色的山石或突起.或塌陷,石与石之间有些不规则的裂纹的缝隙。抬头仰望,让我感到头昏目眩。山脚下几十名攀岩队员对着山体指指点点,探寻着一条可供自己攀登的路线。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喜悦一种兴奋。我在猜测是哪位勇士第一个吃“螃蟹”,结果却出乎意外,第一个攀登者不是膀人腰圆的男子汉.而是那个身材纤细的叫谢雨的小女孩。换上攀岩鞋,戴上红色头盔.系上保险带…  相似文献   

12.
张鸣 《炎黄春秋》2009,(6):77-78
现在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经历过很多政治运动。运动是什么?运动就是严酷的政治斗争,你死我活,是自上而下营造的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怖,这种恐怖,几乎没有人可以抵挡,所有的人都像是被困在陷阱里的困兽,唯一的本能就是自保,在极度恐惧中的自保,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在运动中,人人都不太正常,被整者如此,整人的人也如此,从前称兄道弟者,可以反目相向,  相似文献   

13.
飞扬的世界     
燕捷 《旅游》1998,(11)
走过一个又一个平和日子的你,突然发现一个让你热血沸腾的机会,抓住它!短短两天你会惊异于自已的激情奔放、活力飞扬,一个完全不同的你走过来。肯定,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希望有这样一次机会,那就跟我来。11月已是初冬。如果在一个飘雪的周末扛起行囊随“大部队”进山,雄赳赳气昂昂,那会是怎样的感受呢?11月7日-8日探险龙潭沟金山攀岩在美丽的金山攀岩训练基地附近,新近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龙潭沟。奇峰突兀,怪石嶙峋,一连串七八个名具特色的岩壁让每一个参与者大展雄姿。不过,要想去龙潭沟探险,得先经过金山岩壁的训…  相似文献   

14.
勇攀奇岩     
《华夏地理》2014,(1):116-131
阿曼北部海岸上,一群年轻的攀岩运动员在利刃般的临海陡崖上一试身手。  相似文献   

15.
魏华 《旅游》2012,(1):50-53
位置:35.0717°,-85.3999°Tennessee Wall@Prentice Cooper State Forest攀爬路线:Leda、the garden、the corner装备:4条150米绳、若干不同型号岩石塞、快挂、头盔、护具、防滑粉(不必要,此地的岩石较为粗糙)、攀岩鞋。丰富的线路第一次户外攀岩,有风有阳光,向上望去是天空而非屋顶,最好的感受莫过于对岩石的信任,万年的沉淀是它的信用。登顶,不是征服,而是克服恐惧一路向上。与其说是攀爬,更喜欢向上生长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16.
张淑霞 《沧桑》2014,(2):31-34
清末洋务运动和新政都是晚清政府为挽救和维持封建统治而进行的改革运动。两次运动在经济、军事、教育、政治诸方面的改革并不是孤立、割裂的,二者在目标、形式和内容上具有关联性。可以说,新政就是洋务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宗晓燕 《南京史志》2011,(Z1):98-99
生命在于运动,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健康的生命是保证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基本的身体健康之上。健康从何而来,从运动中来。运动可以塑造健康的身  相似文献   

18.
倒行锻炼是一种常见的健身方法,它可以矫驼背、治腰痛、减肥和健脑。人类的正常运动,无论是行走还是奔跑,方向都是向前的。长期的单方向运动,重心的前移和脊柱的前倾必然造成躯干的弯曲,长此以往就形成了驼背,而且年纪越大驼背越严重。腰痛和驼背往往相伴而生,因为它们都与人体长期的不良姿势息息  相似文献   

19.
亚齐分离运动的领导层及参与者和大多数印度尼西亚人一样都是穆斯林,这一点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地区反叛形成反差。本文通过对亚齐分离运动史的考察认为,亚齐分离运动的领导层在反叛过程中与底层民众之间的互动,推动了分离运动的持续发展;而亚齐穆斯林和以爪哇人为主体的外来穆斯林之间在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印尼政府的压制、剥夺政策则是亚齐分离运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人民解放军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创“四好连队”、“五好战士”运动。这场运动是如何兴起的,它对人民解放军建设起到过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后来又为什么停止了,这些恐怕是许多人都想知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