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邻居婆婆     
我做梦都没想到,邻居婆婆竟然也是个疯子。我家和她家只隔了一棵枇杷树,树后是她家的门帘,十几年了,她总是站在门帘后面骂人。我以为她骂的是她老头和儿子儿媳,结果不是那样,她骂得天马行空,甚至骂到一亿年前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国洪更 《史学月刊》2006,1(11):84-92,101
古代两河流域的收养法律不健全,研究收养制度必须依赖于收养契约。古代两河流域的收养关系可以分为收养男性、收养女性和收养奴隶三大类;男性可以被收养为儿子、儿子—学徒、儿子—女婿以及兄弟,女性可以被收养为女儿、儿媳、女儿或儿媳以及姊妹。古代两河流域的收养制度不但可以弥补家庭缺陷,而且可以传承手工技艺或扩大再生产、转让禁止买卖的土地和变相地进行人口买卖.  相似文献   

3.
在傈僳族聚居的怒江两岸,每到三、四月和七、八月间,经常听见两种鸟叫着:“阿喔罗!”“古多罗!”“阿喔罗!”“古多罗!”声音凄惨悲凉。傈僳族人民十分同情它们,经常讲述它们的遭遇: 从前,在一个山区的村寨里,住着一户傈僳族农民。这家人除了夫妇俩外,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媳。布谷鸟叫了,家家户户都忙着种麻了。老倌和儿子把地挖好后,老太婆就准备了麻种,叫儿媳和女儿去种麻。这老太婆心肠不好,平时对儿媳不打就  相似文献   

4.
信神有神在     
信佛超过二十年的李阿姨至今不明白为什么神佛不保佑她的儿子,让她儿子34岁就得了癌症。  相似文献   

5.
1895年,胡适不足4岁,父亲胡传就不幸客死异乡。其母冯顺弟,当时还未满23岁。冯顺弟是胡传的第二任续弦,17岁时嫁到胡家,胡传比她大整整32岁。因年龄悬殊,所以,她刚过门就成为六个孩子的后娘。长女比她大7岁,长子也大她2岁。冯顺弟结婚第三天,大儿媳也过了儿胡传对冯顺弟非常疼爱。然而夫妻恩爱的日子才六年零四个月,胡传就撒手而去。身处关系复杂的大家庭,孤儿寡母的日子艰难而凄苦。胡传的二儿子在上海和汉口经营着两家茶叶店,掌握着全家的经济命脉。由于胡传的大儿子是个不务正业、嗜赌成性的败家子,再加上两个儿媳之间句心…  相似文献   

6.
去年发生在常熟的一起婆婆残害儿媳案件,这两天被人重新挖掘出来,事件中的婆婆和儿媳,在长期的摩擦,冲突之后,终于走向了叙事顶点:婆婆经过仔细的筹划,某天下午将汽油泼在儿媳脸,趁其视线模糊倒地之际,在儿媳的脖子上连砍十几刀,将她杀害。  相似文献   

7.
回家     
9月9日,云南昭通彝良县洛泽河镇地震灾区,王明才将去世的10岁孙子背回家,徒步5个小时,他没让孙子离开自己的后背。因儿子儿媳在外省打工,他和孙子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8.
和一位朋友聊起教育孩子的话题时,她告诉我,最近和儿子的关系很紧张。原因是她的儿子非常得顽皮,每次开家长会她都会因此而受到老师的训斥、批评。家长会后,她总是将内容如实告知儿子,接着母子二人难免就会有一番冲突。  相似文献   

9.
猫的问题     
《南方人物周刊》2010,(15):65-65
养猫之前,我鄙视“视猫如子,自称爹娘”的行径,现在我也有了“儿子”、“儿媳”,还把这种肉麻的称呼合理化了:只有母子、父女关系才能让这种略带猥琐的亲呢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有位年轻的妈妈对我说,她儿子最近一连三次从幼儿园里偷着跑回家了,她既怕孩子会发生意外,更担忧发展下去会养成逃学的习惯。我耐心向这位年轻的妈妈询问:“你晓得你儿子偷着跑回家的原因吗?”她说她问了,第一次是儿子在幼儿园没推同学,而老师说是他推的,一气之下她儿子就偷着跑回来了;第二次是老师让大家带手绢,而她儿子忘带了,所以吓得偷跑回来了;第三次是开家长会,她因工作太忙没去。根据她说的三个原因,我建议这位年轻的妈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难题。首先,作为家长,她要主动和幼儿园老师多沟通,要让老师对她儿子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11.
远古时候,有个叫大沙的山寨,住着一位四十多岁的阿皮,头年死了丈夫,这年又死了独生儿子,害得她孤苦伶仃、举目无亲。更可怜的是,她老是想着自己的儿子没有死,早晚有一天会回到大沙来。她走到塘子边,听到青蛙“哇哇”叫,以为是儿子在叫她;她爬上山坡,听到老鸦“呱呱”叫,以为是儿子在喊她。每天收工的时候,她总是望着山头上的白云喊:“娃儿哟,你在哪里呀?娃儿哟,你几时回来呀?”哎!阿皮真是太想儿子了,她太想有  相似文献   

12.
《神州》2007,(7)
今年9月12日(农历八月初五),是才芳同志的百年诞辰纪念日,我们的儿子詹威、詹胜、詹武,儿媳张娜,女儿詹鹰,孙儿、孙女、外孙女及亲朋好友,齐聚在他的遗像前,纪念他诞辰100周年。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在我的脑海映现——  相似文献   

13.
命运对肖毅来说,也许是不公平的,因为9岁那年他就失去了光明。然而母亲并没有为此而向命运屈服,她用博大的母爱和永不放弃的信念带着儿子走出人生的低谷,并迎来儿子生命的春天。  相似文献   

14.
正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清晨去世,临终前,他叮嘱儿子韦韬和儿媳陈小曼:"那两封信一定要在我死后上报党中央和交给中国作家协会,不要在我生前交出。"这样的叮嘱意味深长,也是茅盾未了的两桩心愿。茅盾所说的两封信写于1981年3月14日,是在他头一天较严重的昏迷之后,又清醒过来笔录的。他让守护在病床前的儿子韦韬将他扶起来,要亲自执笔写出来。韦韬  相似文献   

15.
与一位师姐吃饭时听说了一件离奇事:有一南海师姐家里有钱,扣赘丁一个.她男人在她家里可以说是抬不起头的。可是由于父亲的故去,加上当地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她弟弟在分割家产后掌握了主要的财权,而她由于生了一个女儿,最后竟在男方那边抬不起头。为了挽回局面.她准备多生个儿子.想出了假离婚这招:签约离婚.等生了儿子后再复婚,逃避计生政策。  相似文献   

16.
笋叶伙子有个百万家的姑娘,象刚刚绽开的粉团花一样漂亮,村里的小伙子都很喜欢她。有个土司的儿子看上了她,姑娘对这个土司的儿子也有些好感。土司儿子第一次去“串”她,在她楼下吹芦笙的时候,姑娘高高兴兴地接待了他。他们在火塘边谈谈唱唱,玩得还不坏。土司儿子离开时,约好了第二天晚上再来。按崩龙族的老规矩,第二次来“串”姑娘,应该约些伙伴来。土司儿子约不到别的伙伴,就只好约笋叶伙子一起来。笋叶伙子是村里最穷的一个小伙子,因为他的衣服全是笋叶做的,人们就喊他笋叶伙子。笋叶伙子本来不愿陪土司儿子到百万  相似文献   

17.
刘倩是笔者一位多年的朋友。上个周末,她专门找到了我,向笔者讲述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令她苦恼不已的事。刘倩的儿子今年14岁了,正上初三。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怎么好,性格内向,不善表达,身边没有什么朋友,也不和父亲说心里话。最近他做出一些十分令人费解的事:他把家里的钱偷偷了  相似文献   

18.
她是大家喜欢的公众人物,她有独到的教子理念和方法, 她用自己身上闪光的一面引导儿子的成长……她的儿子在考取大学后曾深情地对她说:“妈妈,没有你这样‘放纵’我,就没有我的今天,你是最称职的妈妈!”  相似文献   

19.
咨询者是位年轻的妇人,说她的儿子与邻居的儿子同龄。论机灵,邻居儿子不如她的儿子,可不知为什么,邻居儿子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听话了,也肯干家务了。经过一番了解,原来邻居采纳了孩子在南方经商的舅舅的建议,把市场机制引进了家,运用经济杠杆调动孩子学习、  相似文献   

20.
招魂(彝族)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妇女,膝下只有一个儿子,被官家征去当兵。临别时,妇人叮嘱她的儿子:“好儿子,妈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你去三年三月三日,役满就回来。”儿子拜别母亲,随着伙伴到远方服役去了。自从儿子走后,年老体衰、无依无靠的妇人日夜思念她的儿子,成天哭泣,盼望着远征的儿子早日归来。她盼呀盼,每当日落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