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录是用来打破的,奇迹是用来创造的。在这群年轻的藏族登山向导中,每个人都在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故事。小扎西次仁在第一次攀登珠峰的时候,就给他的老师和同窗们,一个大的惊喜。“是真的,就是珠峰。”小扎西次仁对着电话,更能放松地表达,他还在登顶的喜悦里,说话时他一直笑得可以看到槽牙。一下山,他就迫不及待地找电话亭,他要把这个令他开心无比的消息告诉尼玛老师。  相似文献   

2.
再见,希拉克     
“他就像一个正用手指抠果酱往嘴里塞、当场被捉住的孩子,果酱沾满手、塞满嘴,但还对你发誓:他不喜欢吃果酱!”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曾这样形容法国现任总统雅克·希拉克。但这一次,不管多么不愿承认,久居法兰西权力之巅的希拉克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相似文献   

3.
张千帆午后的冬日里,一手托着羽绒服,配合摄影师的指令,表情一惯的严肃。 让他紧锁眉心的是一个揪心的消息——一年前找他求助的老上访户李桂荣健康状况持续恶化。“该怎么帮呢?这样的事律师和媒体都不感兴趣了。”他倍感无力。  相似文献   

4.
DG拍出NG范儿     
RAE 《世界》2007,(8):162-165
罗伯特要她背稍稍往后仰一点,然后轻声说:“好的,就这么呆着。”光线最理想不过了,他说“多么透亮”……于是在围绕她转时,快门坚决地按了一下。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给儿子开家长会,回来时我对儿子说:“下次再考这分数,爸爸只好到最后一排贴墙根站着,不然没法抬起头来。”第二次开家长会回来,我把儿子叫到跟前好一顿训:“再考这样的成绩,小心我揍你。”第三次开家长会,儿子找妈妈,妈妈对他说:“妈妈上班,爸爸休假,还是找爸爸去。”儿子小心谨慎地对我说:“如果成绩不好,你先别生气,也别发火,看看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他们考得怎样……”以后,儿子预习时,列不出方程式来找我,我列出来他却给运算错了。于是我谆谆教导:学习要认真仔  相似文献   

6.
这些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越来越多,游客们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时常成为媒体讨论的热点.想起了2000年我第一次去欧洲,有一天在斯德哥尔摩老城,我和朋友想要吃饭,看到一家餐厅不错,就走进去,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一个服务生走过来,一脸地不高兴,一边给我们点菜一边说:“下次请找我的同事给你们带座.”显然他是觉得我们这样贸然闯入有点不礼貌.我们听了他的话觉得很不舒服,心想国外的服务生怎么都这样“见人下菜碟”.于是饭毕,我们在纸巾里包了50奥尔(约等于5毛钱)给他作小费,借此“羞辱羞辱”他.  相似文献   

7.
最近,畅销新书《忏悔无门》让从未淡出过公众视线的李春平又一次吸引了人们灼热的目光。记者来到他的办公室时,他正在接待前来求助的人。“每天办公室门口都有很多希望捐款的人找我,有时候没办法拒绝,能帮助就尽力帮助。”  相似文献   

8.
柏哥     
临近毕业,传来柏哥被开除的消息,柏哥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找他弟弟代考,被监考老师发现,他被退学,弟弟被处分。柏哥可算是我们班的奇葩,温州苍南人,畲族,迷恋书法和武术,到了近乎痴狂的地步。他刚到学校那会儿,就带来不少麻烦。  相似文献   

9.
我班学生小腾是个很沉默的孩子,他的成绩不太好,经常为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我要求我们班孩子在家庭联系本上写每日心得,小腾的心得总是“今天我很烦”,虽然我反复找他谈心,疏导他,但收效不大。终于有一天小腾压抑已久的狂躁爆发了,他拿起刀子在屋子里追打母亲!差一点发生了另一起“中学生弑母”的家庭悲剧。小腾的父母都是高知。他父亲经常出国工作,母亲患游走性关节炎长期在家休养。在我接手这个班的第一天,小腾的父亲就搀着他母亲走进我的办公室。她告诉我她对孩子要求很严,每天研究教材,孩子作业做完后她都会另外布置大量习题。这一次,小…  相似文献   

10.
儿子开学一个多月,我正琢磨该找老师了解他的情况时,烦恼却已经降,临到儿子头上。他态度坚决地提出:不想再住宿。 “可学校是寄宿制呀!” “那我就转学。”儿子的话更干脆。  相似文献   

11.
八十多年前,在我国所有书籍中,都找不到一个“她”字。那时的中文里,出现第三人称代词时,不管男女一律都用“他”字。因此,读者一碰上“他”时,往往产生疑惑———到底是男还是女呢?一眼无法看清,还得联系上下文,作一番推敲。后来,幸亏刘半农先生发明了“她”,一眼就大白了。鲁迅先生曾在《忆刘半农君》中说,“她”和“他”二字是刘半农先生创造的。并称誉这是刘先生“很打了几次大仗”之一。刘半农(1891—1934),名复,江苏江阴人,是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当时,他年纪不满三十,就已在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12.
我因病在外休养,获知大年同志不幸去世的消息较迟。我回忆,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他80大寿的纪念会上。次年我自己就患病住院了。后来我外出休养,行前向他电话告辞,他嘱我好好养病,并问及手头有什么工作。此后就没有联系了。今春得知不幸的消息后,感触很多。大年同志从事和领导近代史研究数十年,他在学术和学科建设上的建树很多,但我手边没有任何字材料,所以只能就记忆写一点与我有些关系的他对近代史学科建设的贡献,以表示敬意和怀念。  相似文献   

13.
胡耀邦有“两不准”:一是不准亲友上京找他办事;二是不准亲友打着他的招牌办事。直到胡耀邦逝世,他在浏阳的亲属没有一个人转为城市户口、安排工作的,全都是普通农民。  相似文献   

14.
烟袋在嘴上有个老头,总喜欢把烟杆叼在嘴里,久而久之,已习惯成自然。一次,他烟瘾大发,想抽几袋过过瘾。可东找西找,老也找不到烟袋。谁拿走了呢?他很是纳闷。对面一群年轻人一看他那样儿,禁不住哄然大笑起来。老头认定是这些后生藏了他的烟袋,又拿他来开心,便破大口骂道:“笑个屁!”可最后那个屁字还没脱口,想不到烟袋便从他嘴里滑落下来。  相似文献   

15.
那一双手     
徐倩 《南京史志》2014,(4):15-15
星期六下午要骑自行车去上课。我提前一个小时把车推到门口,想给车胎打下气。在门口停好车后就进屋找打气筒。依稀记得是放在柜子里的,但我却没找到,像无头苍蝇一样转来转去。一旁蹲在门口就着午后阳光读报的父亲抬起头来,问道:“找什么呢?”我嘿嘿一笑:“打气筒,给车打下气。”他就没再说什么,慢慢站起来把报纸拾掇一下,出去了。我仍继续找打气筒,没怎么在意父亲的去向。  相似文献   

16.
还欠德生一顿酒。当时说,等他出差回来就在北京找家饭店,几个高中同学一起好好聚聚。很多时候,我感觉他就站在我身边,穿着体面的西服,拎着公文包,一副要做大事的样子。有次梦见他,惊诧地问:你不是已经“走”了吗!醒来后,发现在梦里哭了一场。没有当初他的鼓动,我不会选择来北京开始新生活;没有他这样的弟兄,我沉浸在新生活中越发地孤独。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和程砚秋相识是在北平和平解放的那一年。当时 ,周恩来刚刚由西柏坡迁至北京就去探望程砚秋 ,因事先没有约定 ,未能见面。时隔不久 ,周恩来观看程砚秋演出 ,特意到后台看望他。程砚秋常为此感怀不已 ,他对同事们说 :“我们这些人 ,过去被称作‘臭戏子’ ,有钱有势的人拿着寻开心 ,从不曾正眼相看待。周副主席这么高的身份 ,两次来看望我这个‘戏子’ ,这事就连戏本上也找不到呀。”程砚秋敬重周恩来 ,渐渐由敬重发展为亲近。当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 ,便直接以“恩来同志”相称呼 ,而很少再称呼“周总理”、“周副主席”了。程砚秋是一…  相似文献   

18.
曹雷  林丽成 《世纪》2023,(1):21-24
<正>“杀”进译制片圈还在上海电影厂工作的时候,我就多次参与了上译厂(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工作。“文革”期间,虽然拍电影的机会很少,但上译厂有很多内参片需要译制,本厂演员不够用,就找电影厂的演员去帮忙配音。我能去上译厂配音,是因为前辈演员卫禹平的推荐,拍摄《金沙江畔》时,我们在一个剧组,他跟我关系很好;后来他调去了上译厂,当了译制导演,就把我推荐给了上译厂的陈叙一厂长。  相似文献   

19.
凡是认识邵力子的人,都会有一个深刻印象:他总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他的官职不小,但无官气;他学问不小,早年在复旦大学做过系主任,他无那种“傲气”。他办过报,很理解记者的甘苦,五十多年前,在国统区南京的记者们,大多喜欢找他,他对记者很照顾,也很爱护,记者们都亲切地称他为邵老。我也常去拜访邵老,有时有些新闻很难采访,如国民党的“国务会议”、“和谈”消息等,那时邵老是国民政府国务委员之一,当然了解内情,只要到他府上去坐坐、谈谈,总会有点收获。由于我同邵老夫妇早年接触较多,深感邵老有些特别,尤其在生活上…  相似文献   

20.
乔崖 《贵阳文史》2007,(5):16-19
1952年秋天,我在贵州省委办公厅党刊编辑室工作。当时入党不久,工作热情很高,一心想把工作搞好。就在这个时候,省委副秘书长闫学增同志找我谈话。他说,苏政委(因为他是省委书记,又是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大家都习惯地这样称呼他1想物色一个合适的秘书,我们认为你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