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明清传教士对《山海经》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明前清时期在华耶稣会士作品中有关《山海经》的零星内容反映出这些欧洲传教士与时代变局相关的心态变化。从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地理类作品随着其世界观念的更新而从传说与实证并存向实证性内容居主导转变,礼仪之争使在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从针对中国人的迎合向针对欧洲人的特别宣传转变。受这两种变化驱使,传教士看待《山海经》时从认可和吸收变为轻蔑与排斥。  相似文献   

2.
<正>18世纪的欧洲,随着殖民事业的发展与深入,即使不能准确认知世界,但业已放眼看世界,产生出了全球观念。在欧洲放眼看世界的浪潮中,随着介绍中国的各类著述引入的日渐增多,中国成为欧洲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知识阶层重点关注的对象。虽然他们此时也并不真正完全了解中国,但相信中国值得借鉴。关于欧洲人对中国文化的重建,有学者提出了"欧洲化中国(Euro-Sinica)"1的概念。这个概念无疑是中西互动于欧洲一方的形象总结。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本没有到过中  相似文献   

3.
在17、18世纪席卷欧洲的“中国热”中,中国艺术受到了欧洲的欢迎,对欧洲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过,所谓的中国艺术并不是习见的古典作品,而主要是在织物、瓷器和工艺品上的各种装饰性图案与纹样。在欧洲人模仿中国物品的过程中出现了被称为“中国风”的艺术风格,它与欧洲从巴洛克艺术向罗可可艺术风格的转变具有密切的关联,共同形成了一种纤巧繁丽、富有装饰意味的罗可可-中国风格,这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异国情调的追求,也丰富了欧洲艺术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5月,在我国举办奥运盛会前夕,我受到意大利威尼斯艺术界和德国波斯坦德中文化交流协会到欧洲举办画展和文化交流的邀请。当时,由于藏独分子和欧洲一小股反华势力对北京奥运会的干扰和破坏,以及个别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歪曲报道,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不利的负面影响,许多人认为这个时候到欧洲举办画展不太适宜。但是,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感到有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觉得在这个时候更应该到欧洲去,通过艺术交流和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欧洲人了解中国,增进友好,为祖国做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5.
由于欧洲绘画传入中国时已发展到近代油画阶段,因此,不少人常有一个误解,认为西方绘画都是油画。本世纪30年代巴金先生与朱光潜先生曾就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不是油画在报刊上进行过激烈的交锋。朱光潜先生认为是油画,而巴金先生说:"那时根本就没有现代的油画颜料"。由于欧洲绘画传入中国时已发展到近代油画阶段,因此,不少人常有一个误解,认为西方绘画都是油画。  相似文献   

6.
<正>明末清初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入华传教后,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这些传教士,多是颇有学问的人文学者或自然科学家,他们在把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传入中国的同时,也把中国古老的文明带回西方,中国传统文化对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西学东渐的同时,东学也开始西传。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传教士为了培养中国的传教人员,同时也为了让中国人更多地了解西方,开始介绍一些年轻的中国人到欧洲留学,以便他们学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学术思想与外界大规模接触仅仅两次,一次是魏晋时期的佛学,一次是明清之际的“天学”。因此,在中国历史上留名的欧洲人少得可怜,数来数去,只有马可波罗和利玛窦最被人们熟知。在他们之前,中国和欧洲很少直接交往,欧洲人自古知道东方丝国,但不清楚它是什么样子,威尼斯人马可波罗的游纪震动了欧洲,从此,欧洲人才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土地广阔、民物繁庶的大国。但这之后,随着明王朝的建立和中西交通的隔绝,中国又被遗忘。直到利玛窦,中国在西方人的口中开始形象生动地被叫做中国了。意大利人利玛窦是向中国介…  相似文献   

8.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曾被西方称为“文明之战”,战争结束已逾一百年,仍有不少人觉得欧洲战场与中国相距甚远,与中国无多大关系。实际上,一战与清末民初时期的中国息息相关。英国、法国、俄国等协约国成员分别从中国招募了近30万劳工远赴欧洲战场,实际上获得了北洋政府的保障与支持。为了收复被德国和日本侵占的青岛,北洋政府通过“以工代兵”的方式参与到国际体系中。虽然华工参与了一战,但是他们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近些年,随着学界对中国劳工远赴欧洲战场的相关历史资料以及留存实物展开深入研究,华工对一战的贡献才为世人所知并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民众时代”与西方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美)R·王宾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受到欧洲史学观点的影响,用欧洲社会的发展模式来衡量中国社会,并把欧洲与“现代”、中国与“传统”联系起来。近年来这种观点有所变化,多数人认为中国和...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以来,为了主导高额利润的冻亚贸易,荷兰人与英国人与先期掌握东亚贸易先机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及东亚本土的中国、日本、东南亚海商展开激烈争夺,揭开了东亚海权争夺的序幕。到17世纪后期,荷兰凭借其雄厚的海上武力,在东亚海权争夺中最后胜出。东亚海权和主要贸易利润落入欧洲人之手,决定性地改写了东亚历史发展的趋势,导致此后200多年东亚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人大批去欧洲大陆谋生,是在清末民初年间,而湖北天门人尤为先驱之一。清史专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原馆长徐艺圃先生所著《天门华侨万里漂流记》记载,天门籍在欧洲的人数,1905年只有23人,1910年增加到200多人,1915年增加到500多人,多数居住在俄国、法国、芬兰、罗马尼亚等国。到1925年,在欧洲的天门人超过1400人。天门华侨经历了早期北上漂流欧洲,中期转徙东南亚,近期遍布世界四海为家之历程。其艰苦卓绝,曲折传奇,  相似文献   

12.
作为18世纪欧洲人中国知识重要来源的《中华帝国全志》一书,在介绍中国西南几个少数民族之际,事实上是将其所在地区定位为清朝的殖民地,并突出其与中央政府的紧张关系,强调汉人的轻蔑之心。耶稣会士的这种认识更通过地图的绘制而直接影响了18世纪一些欧洲制图家,甚至可能影响到当代西方学者对清朝国家性质的定位。本文分析了耶稣会士与中国人对西南地区政治属性认识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西方学者的殖民地研究视角对于研究中国国家形成的历史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欧洲华侨华人社会的现状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华侨、华人估计有150万左右,①其中大约五分之三集中在西欧诸国。战后,西欧诸国从移民输出国转变为移民输入国,50年来共接纳各类合法移民2000万、难民400万。其中,来自中国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人、华裔移民约100万,占全欧外国移民总数的4%。②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巨变,战后欧洲华社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不仅华侨华人人口增加了百倍,而且其成份、文化特点、职业结构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 欧洲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与成份  (一)欧华社会的形成据史料记载,17世纪即有中国人自陆路赴欧洲…  相似文献   

14.
伦敦的三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博物院和裴西瓦大维德中国美艺馆)都收藏有非常好的定器。另外,在十多家英国当地的博物馆也能找到良品。在欧洲,收藏宋朝瓷器的倾向开始的较晚。十九世纪前,人们最欣赏清瓷。西方人也瓷大量从中国进口到欧洲。这些清瓷本来是在西方人家里作为装饰品和茶具的,十九世纪时,人们才把收藏最好的几件当作古董。因此,在十九纪晚期以前的英国,中国出口陶瓷大部分都是适合西方口胃的形状和装饰。在1875年左右,西方人开始知道中国早期的陶瓷、中国人所欣赏的陶瓷风格跟中国的陶瓷书籍。这知识是通…  相似文献   

15.
匈牙利人到中国寻根热匈牙利目前正掀起一股寻根热。大学里开设的西藏语和蒙古文课程成了年轻人竞争激烈的新专业。匈牙利的历史研究人员也频繁地穿梭于匈牙利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地区,去寻找古代匈牙利人的踪迹,以解开与他们祖先有关的种种复杂之谜。在欧洲各国中,匈牙...  相似文献   

16.
Xue  Zhao  歪六  程薇 《世界》2014,(9):100-106
出发欧洲之前做攻略,罗维尼的中文资料在网上真是寥寥无几,可见对中国游客来说还很陌生,只知道这里是欧洲人钟爱的度假天堂,融合了托斯卡纳的文艺与威尼斯的浪漫,被誉为亚得里亚海岸最美的城镇。爱情调、懂享受的欧洲人眼光一定错不了,于是我们果断将罗维尼纳入目的地版图之中。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欧洲文明观念具有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面,它与欧洲殖民扩张相伴随传播到世界各地。西义文明的基本内涵在东渐过程中,从基佐到福泽谕吉再到梁启超,有一条清晰的承继脉络,同时也有吸收过程中的本土化改造。福泽谕吉和梁启超对文明的积极倡导,反映了欧洲文明作为世界性话语的影响力。文明在当时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或概念,而是成了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取向。福泽谕吉和梁启超正是在这个欧洲主导的话语体系中,试图为本国找到富强之路,在吸收中建构起适合于本国的文明。但西义文明在日本和中国本土化的结果却颇为不同。  相似文献   

18.
论文梳理了欧洲华文媒体的发展历程、华文媒体的分布类型与华文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探讨了华文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认为这种跨文化传播不仅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当地华侨华人社会,更重要的是传播到欧洲主流社会,从而推动欧洲对中国的认知,增进中外文化的了解、交流和互信。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面临严峻挑战,融合发展成为大势。华文媒体在强化其新闻性的同时,文化传播功能必将得到更多的体现,这是适应中国发展、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互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对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藏16至18世纪西文中国地图藏品的分析为基础,论述欧洲近代制图史上3种中国地图绘制模式的特征及其变异,以及此种继承性与变异性与近代早期欧洲人中国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强 《四川文物》2009,(6):46-53
通过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穿孔技术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已经产生,而最初发明这项技术的是五万年前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最初的穿孔技术产生以后,拜没有马上被广泛利用。至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穿孔技术才较为普遍,欧洲及西伯利亚等地有许多遗址都发现了穿孔的器物。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后段时期,穿孔技术更加成熟,并陆续传播到中国、日本列岛及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