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秀英 《沧桑》2010,(3):5-6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人类最重大的课题。人类现在面临的困境和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出路在于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体是人类,人类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拯救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2.
世界遗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中心主义遭到种种质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应运而生。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具有时间上的相关性,而且具有相同的问题背景,二者的价值取向有着惊人的一致。只有自觉地坚持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人类才有可能有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在实践上的全面落实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当前历史条件下,世界遗产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实证,并可望成为实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史诗随笔     
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已有数百万年了。数百万年来。人类为了生存,努力创造合乎人类要求的幸福生活.不断地探索和改造着自然界,推动和改进人类社会,同时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类自身。这一切.构成了人类固有的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4.
民俗——日常情景中的中国人的精神生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俗和人类的精神生活有着天然的切合。相对于人类在社会上的外在活动,精神生活是人类内在创造、传递和体验精神价值的心意活动,而民俗则是人类日常情  相似文献   

5.
姜南 《安徽史学》2017,(1):46-54,129
在弓箭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人类制造的石器工具不具备大规模改变生态环境的效能;人类最基本的食物获取方式采集与狩猎也不构成对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人类和其他生物一起,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美丽。尽管在文明程度方面原始社会无法同后来的文明时代相比,但是,同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破坏,人类同大自然的日益疏离相比,原始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无与伦比的生态保护价值,给文明时代人类极其重要的启迪,应该作为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加以珍视。  相似文献   

6.
刘夏蓓 《中华遗产》2007,(11):20-23
从人类学的研究经验来看,正是文化的复杂形态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多样性,而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形态,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如同生物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单一物种所面临的灭绝危险远远高于其他种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多样性对于人类自然和人类社会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国鋆 《文史月刊》2012,(Z3):281-281
人类中心主义学说是目前我国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关于它的理解层出不穷。比如,自然辩证法专家余谋昌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为中心",一切都是以人的利益为主,自然界事事为人类服务;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博士后秦延国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目前环境破坏、资源危机的情况下提出来的,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绝对,也不是狭隘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应该是广义和相对的人类中心主义。事实上,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继续发展,便有了上层建筑。所以,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必定会与自然界产生摩擦,如何减小两者之间带来的矛盾,是本文简要阐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李晋宏 《人文地理》2006,21(5):19-21
人类营养生态状况在人类文明进化过程中显示着重要特征。人类营养生态学的空间特征揭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营养结构的演变规律和为实现空间分布的平衡所进行努力的过程,对研究人类营养安全体系的形成和人类营养生态平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促使人类不断发展的有两大因素:一是人类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即人类物质生活本身。二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具有生命的人不断地在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种的蕃衍,种群生命的延续。人类从形成之日起,便受着这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着婚媾形态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劳动发展阶段的制约,人类历史便是在这两种生产的制约下不断发展的。这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劳动创造了人类,推动了人类的发展,人类在劳动中不断使自身的体能、智能得到改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使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人类不断的增殖又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者在人类进化中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人类的过去。对于历史的关注始终是人类永不衰竭的兴趣所在,今天的人类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1.
陆燕飞 《黑龙江史志》2013,(13):263-263
<正>一、对历史意识的认识历史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意识。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意识是人类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由各种理性认知和感性认知共同组成。纵观人类历史长河,人类就是依赖意识来能动地从事物的现象去发现其内涵的本质,人类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也有赖于意识的指导作用,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意识支配下开展生产、生活活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刘黎 《黑龙江史志》2012,(20):53-54,61
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各类传染病频发,对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大。通过研究中世纪英国对黑死病的反应与应对措施,主要目的在于让人们可以真正地以史为鉴,吸取教训,总结人类应对灾难的成果经验,探索应对突发性、灾难性疾病的有效措施,降低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促进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饮食和与之相关的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史前考古对研究饮食与人类进化及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贡献,证实了史前人类社会与文化的重大进步,都与饮食活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刘宗迪 《民俗研究》2012,(3):2-F0002
大地是人类的家园,地理既是人类思考的基本背景,也是人类思想的重要对象,人在地理中思考,也在思考中建构地理。  相似文献   

15.
吴文婉  张继华 《南方文物》2010,(4):171-173,177
<正>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植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也记录了人类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历史变化。从某些角度来看,植物的演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历史的  相似文献   

16.
汉文化的辐射与侗族文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一出现,就在两种背景中生存和发展,一是自然,一是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而人又是文化的产物。在这种互动的关系中,人类在发展着。衡量人类进步的标志就是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化。文化是人类能力的体现。人类凭藉文化,从自然中走来,和自然比肩而立。人类的强人,不在于体质的壮大,而在于它的文化,而在于它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力量。从广义方面来说,文化就是人类生活的诸方面,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建筑、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习俗等,是人类的生存样式系统,是人类为适应自然而创造的一种机制。文化是发展的,是一…  相似文献   

17.
赵潮 《南方文物》2014,(2):83-96
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区气候与资源环境迥异于人类的起源地——热带非洲。人类需要具备更多的文化适应手段才能适应高纬度地区的生存。在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类向该地区的迁移扩散极为有限,而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技术、社会组织等文化层面的进步,人类开始广泛向高纬度地区扩散,打破了东亚地区与欧亚大陆西侧的文化隔离屏障,对中国旧石器时代西北、东北及华北地区的文化格局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拟通过人类适应的视角,结合考古材料,分析人类向欧亚大陆高纬度地带的扩散历程及由此而引发的人类迁徙、交流对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格局产生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18.
秋天,树林染色,茬田发黄,是人类从大自然收获的季节。 人类除了需要物质的收获,还存在更高的需求,即人类的平等。50年前的秋天,美国小岩城发生的废除种族岐视活动,可以说既是美国前总统林肯废除奴隶制度的延续,更是一场人类追求平等的事件。  相似文献   

19.
当下后人类的科技前景挑战了我们过去对于历史的理解,但同时又激发我们以新的方式去认识历史。一方面,将后人类作为一个新的时代,表明时代转变的历史要求;另一方面,后人类假设一种新的、优于人类的主体将在这个新的时代诞生,由此消解了现代西方历史认知中的人类主体。本文试图以人类的故事为参照从而理解后人类,并考察在三个连续的阶段中作为历史中心主体的人类之命运:首先,探究古典历史哲学如何通过发明人类这一主体从而获得宏大历史叙事(亦即人类的故事)本身的完整性;第二,叙述近半个世纪的后殖民与性别研究是如何猛烈抨击这个中心主体的,而其批评针对的是人类故事的普世性;第三,分析后人类如何挑战人类的故事及后殖民与性别批评。后殖民与性别批评使史学变得碎片化,但保留了小范围内历史叙事的可能性。与此不同的是,后人类并不质疑人类故事的可行性,因其要求以优于人类的主体取代人类,所以必然会唤醒作为整体的"人类"。此外,作者认为后人类代表了对现代西方历史学现状和历史叙事可能性——小历史抑或大历史,碎片的抑或普世的——的根本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中华遗产》2009,(11):13-13
日前,科学家发现迄今最早的人类——“阿迪(Ardi)”,她生活在人类进化的新时代,当时黑猩猩和人类都开始沿着各自的进化方向直立行走。据考古学家的还原,这个身材矮小、全身多毛、长着较长手臂的早期人类在440万年前漫步于非洲森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