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楠 《沧桑》2009,(1):89-90
法律逻辑理论研究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法律研究的热门问题。然而,随着法律论证理论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逻辑已经不能为法律论证提供合理恰当的逻辑基础,因此需要我们寻找新的出路。西方逻辑学界在20世纪后半叶所兴起的非形式逻辑思想对法律逻辑从另一个侧面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从新兴的非形式逻辑来为法律论证寻找新的逻辑基础,提供新的逻辑辩护,因而,法律逻辑研究面临着新的课题。本文就法律逻辑研究的非形式转向作了浅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墨家是由墨子创立的一个学派,墨子在自己的立论中十分严格地运用了逻辑方法,为后期墨家逻辑学说的创立准备了充分的思想资料,是中国逻辑学的奠基人。《墨经》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逻辑学专著,有着丰富的逻辑学思想和理论,"侔"式推论是其逻辑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侔"式推论的分析来进一步反映出《墨经》在中国逻辑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正确注释中国古代典籍,需要具有古代汉语、古典文献等诸方面的学术功力,同时,也需要了解、掌握一些逻辑学知识。本文从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等具体逻辑规律入手,就如何运用现代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指导古籍注释过程中的工作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第一轮志书中有部分志书在记述事物时,篇目细化过程中逻辑性不强、记述内容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记述题目与记述内容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或偷换概念,数字资料缺乏逻辑或口径不统一。文章认为,第二轮修志时方志编纂者要多学习逻辑学基本知识,多熟悉地情,并在具体编纂时灵活运用逻辑知识、规律。  相似文献   

5.
《大众考古》2021,(2):18-18
考古学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问题,是逻辑问题。考古学问题不仅仅是地层问题,也不仅仅是类型学问题。归根结底是要回归到人类本身上来,回归到人类生活、人类与自然发展规律上来。它们都是有逻辑的,这个逻辑不是你我的逻辑,也不是今人现实生活的逻辑,而是他们的逻辑——古代社会发展的逻辑——那些时代人们生活的逻辑。  相似文献   

6.
逻辑学的知识,不是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作为明确思维与提高思维能力的知识型工具。思维创新是逻辑教学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我们要在思维的逻辑建构中探讨哪些结构性因素障碍了创新,并探讨建立起这种具有创新功能的新的逻辑结构,探讨进行创新思维训练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起,逻辑与哲学的关系经历了混合、分离、融合三个阶段。从历史考察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逻辑与哲学是两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科学,应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对梁滨久先生《小议王晖方志性质定义的逻辑方法》一文的答辩,回答了用比喻下现象性补充定义是逻辑学下类似定义的一种,逻辑学有下定义与类似定义的组合方式,上升到哲学范畴就是以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定义方式。作者认为开展方志性质争鸣这样的学术活动,一、观点要集中;二、方法要科学;三、刊物要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明末清初西方逻辑学首次传入中国的过程中,"辩学"和"辨学"被用于指称演绎逻辑或其部分内容,存在等同关系。逻辑学于晚清再次传入时被正式译作"辨学",意为辨析论说之学。在此之后,"辨学"作为logic的译名被"名学"、"论理学"取代,但这一概念在"西学中源"、"据西释中"的历史背景下开始包含有论辩之意,直至被与指称"中国逻辑"的"辩学"等同起来。"辨学"与"辩学"两概念之所以被等同,既有古代汉语两字通用、清末译名未能统一而以"辨学"翻译logic影响有限的因素,一定程度上也源于推动逻辑学传入和论证中国逻辑乃至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逻辑学是人类正确思维的工具。形式逻辑作为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形式逻辑这一思维工具.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作为修志工作者更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逻辑知识,并应用于志书的编纂.以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编纂出观点正确、体例规范、史实准确的上乘志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本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张东荪的逻辑化观,并藉此对近现代的中国古代逻辑研究做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反省,最后提出以平等的比较化观和坚持以大逻辑观,来实现中国古代逻辑研究范式的当代转换,从而以之服务于中国化现代化的大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外部的、研究者的角度观察民间叙事,会发现其外在形式荒谬;从内部的、民间叙事拥有者的角度探讨民间叙事的叙事规律及叙事逻辑,会发现其内在逻辑合理。民间叙事集荒谬与合理于一身,这是由其自身的口头性、叙事性、实用性、文学性等诸多特征共同决定的。只有在语境中理解文本才能了解民间叙事的叙事逻辑,进一步正确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意向性”是一个一般性的抽象的概念。塞尔创造性地对意向性这一概念进行了逻辑分析,使其有了用科学实证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他认为,每种意向状态都有其特定的逻辑结构。比如一种愿望、一种信念,或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意向都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它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意向性的内容使心灵涉及到某种对象,而其形式则是指一定的心理方式或类型,例如期待、相信、喜欢、愤怒等。在这里,不同形式的意向状态可以有相同的内容。同样,对于一种心理形式,也可以有丰富多样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印度的“宗教哲学”与“因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有三大哲学体系,即希腊的“自然哲学”,中国的“社会哲学”和印度的“宗教哲学”。在印度的“战国”与孔雀王朝时期,思想极其活跃,婆罗门教出现了“正统六家”,沙门思潮中也出现了“顺世论”等六大家,并产生了佛教和嗜那教,以后佛教中又分化出大乘、小乘和密宗。与宗教哲学相适应的逻辑学谓之“因明学”,在思维模式上有别于希腊的“逻辑”和中国的“名辩之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通过对宗教的批判确立了批判哲学的双重逻辑,即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思辨哲学批判的统一,实现了哲学研究范式的历史转向。哲学的历史转向并不是说哲学成为历史学,而是强调哲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的内在关联,即哲学摆脱了纯思辨的性质转向对人之存在的历史性研究,历史学既是建立在哲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成为哲学研究的重要构成部分。从而将历史的事实、历史的逻辑和人之存在的历史性三者统一起来,超越了以往全部关于人类历史的学说,建构了一种全新的历史解释模式——生成论的历史解释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坚持一种实证的特征,也就是说是要通过一定方法去做研究才能产生知识,并且进而拒绝历史哲学。另一方面,专业历史学总是以已经存在的理解作为其前提,将"历史"看作对象领域,并且将历史性思维作为致力于认识的一种形式。这些前提连同其方法论的认识程式是无法从逻辑的理由中充分地推断出来的。对此,历史学专业更需要对其基础进行反思,而这样的反思又使得这一专业必然接近哲学。人们为了理解当下,期盼未来而研究过去的方式存在着根本的文化差异,历史学家的工作就必然一直处于对付认同与他者差异的张力之中。历史思维构成的实证性维度、形式维度以及功能学维度是我们今天开展历史研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岳莹莹 《神州》2012,(29):239-239
在我国法学界里各种经验主义和实证方法一直都备受推崇,但是法理学从本质上来说它属于哲学的范畴,所以,一味的去强调经验实证方法有悖于法哲学的本性,本文表述了作者对逻辑学方法和法理学进行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称巴嫩名作家纪伯伦的《哲学的逻辑》一揭示了人类如缺乏名人艰苦奋斗的这一环而想成名人这一现实的不可能性,可以为干一番事业戒。  相似文献   

19.
张毓强 《沧桑》2010,(6):157-158
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本文通过分析上帝万能悖论和说谎者悖论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从中发现被学者广泛争议和探讨的逻辑悖论所体现的哲学问题,即人们可以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建造一种克服日常语言缺陷的理想语言,用这种语言表达思想就会像用数学和逻辑语言那样精确和严格。但是,由于人类思维本身存在着矛盾性,因而造成了语言悖论存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周静 《丝绸之路》2012,(2):94-96
本文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了英语专业翻译方向大三学生英汉篇章翻译中所犯的逻辑错误,讨论了这些错误的成因,指出在翻译过程中逻辑规约与校正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减少译文中逻辑错误的对策,对翻译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