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思想史》这两本文化经典书籍的目录中可以看出对于中国古代一大思想学派的法家,两本书都不约而同地对其进行了简化式的阐述,本文从法家的历史地位和后世影响来为法家思想正名,并试图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法家思想被一些学者或书籍简化性叙述的原因。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老先生对于儒家及道家进行了不遗余力的详细阐述,或者说这也与两者在中国哲学历史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法家思想的基本概况,着重讨论了其中的法、术、势学说,以此为切入点,联系了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法家思想与企业管理的相通之处并探讨了其对企业管理的借鉴之处。以期能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一条适合我国本土企业的管理理念,使传统文化能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刘子元 《沧桑》2010,(4):158-159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此相匹配的是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而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儒、法两家思想。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逐渐成为我国传统道德思想,而法家思想则在秦灭之后似乎突然销声匿迹。本文试从历史上儒、法之争,对儒、法两家思想做一比较,探究为何儒家思想最终成为我国主流思想,以及法家思想其根本弊端在于何处。  相似文献   

4.
法家是先秦时期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这个学派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调功利与实用,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崇尚实力,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贵族阶层,驱民以农战,以强有力的国家干预来实现富国强兵。法家在中国历史上既有好名声,也有坏名声,且坏名声远远多于好名声。法家人物残忍与刻薄之性格,形成了残忍与刻薄之思想,此种思想之实践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纵观帝制中国两千余年的历史,明确赞赏法家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始终存在。法家人物公正诚信的法治精神、法家学说的务实品格以及法家学派的历史功绩,成为后世法家历史好名声的主要内容。法家以君权或国家权力为核心、以稳定的社会秩序为前提来谋划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成功塑造了一个“强国家”传统。法家有关人类政治的深刻思考,使得帝制中国每一时代的统治者都不得不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5.
解读先秦儒家生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现军  郝燕飞 《沧桑》2008,(5):128-129
建设生态文明,一方面我们要不断促进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不断研究和总结先哲给我们遗留下的宝贵理论财富。先秦儒家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增强构建生态文明的自觉意识,提高构建生态文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性自命出》与法家的"人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也“言情”,这是简文《性自命出》所带来的轰动效应之一。然而,篇中与。情”几乎同义的“性”,在迥异于孟、苟“性”论的同时,反而凸显了法家。人情论”的有关特征。当得知《性自命出》的“人情论”与法家该论间在前提、内容、“心学”反对、“道”论和学术流脉上均有着空前的相似性和渊源关系时,当解明其与道家间也缠绕着丝缕亲缘时,《性自命出》便不应被视为儒家一家之言,而应当看成是诸子将分而未分前的杂家舆论。这也是为什么在简文中儒家与道家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而儒法之间和遭法之间,似也可求同存异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7.
先秦法家与马基雅维利基于人性恶的基础上,提出君主在紧握权力的前提下,必须具备高明的统治术和驭臣术,否则君主将不成其为君主.先秦法家诸子在向君主积极奉献治术的同时,也为君主设计出许多令人谈之色变的诡诈手段.马基雅维利为实现国家统一,向洛伦佐二世献上了他多年来苦心思索的研究成果.他极力倡导君王为达目的,可以采取一切必要之手段.从此,政治无道德论这顶"桂冠"扣在了马基雅维利头上.其实只要我们看看先秦法家诸子,尤其是韩非所设计的阴谋诡计,似乎也无多少道德可言.  相似文献   

8.
展望未来无疑是人类的普遍爱好,把握现实也是这一爱好的逻辑必然,而现实是传统积淀着的现实,这样,在传统——现实——未来的逻辑链条上,为着切实地展望未来和牢固地把握现实,就有必要深刻地反思传统。因此,认真地反思和批判地继承儒家德育思想,对于当前加强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这一社会的细胞、伦理实体的内容之一,其伦理建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功能。本文从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入手,介绍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基本内涵,论述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自孔子以来的儒学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提出传统儒家道德教育思想仍是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尤其在道德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等方面,今天仍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乔松林 《安徽史学》2015,(3):151-156
胡适对《韩非子》等法家著作的篇章真伪进行了考辨,并用近代的观念阐释法家思想。他将法家思想和西方法学相关联,用进化的观点对法家思想进行了解读,并从逻辑学的角度考察了法家的法治思想。胡适在法家思想研究中所创立的学术研究范式及其表现的学术精神,使其在近代诸子学研究转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刘奎杰 《沧桑》2008,(5):130-131
儒家德育思想,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以"成圣成贤"为最高目标,以"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为基本道德规范,注重理想人格的培养,认为人性可塑,人都可以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后天的教化而得到完善。积极研究儒家传统德育思想,挖掘儒家传统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对于优化我国德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史上,历代的和谐思想由来已久,我国政府2005年年初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是有其深远的思想文化基础的,并非是理论上的凭空创造,而是从中华法律文化思想宝库中采撷出的思想精华并加以理论创新而来。因此,我们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4.
章益国 《史学月刊》2006,1(8):94-100
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主张“儒家伦理促进经济发展”,曾在学界一度流行。由于儒家资本主义学说要讨论的东亚“现代性的采借”,不同于韦伯要讨论的西欧“现代性的始发”,加之儒家和新教宗教形态、社会作用模式都有不同,“韦伯命题”对儒家资本主义学说的意义有限。儒家资本主义学说过多地依赖韦伯理论,采用单调的对勘比较法建构逻辑,就不免产生过多牵强附会的比附。儒家资本主义学说之所以流行,主要是它迎合了学术思想界一些价值需求,使得这一学说论调多于论证,最终变成一股泡沫化的“思潮”。  相似文献   

15.
吴涛 《沧桑》2009,(1):75-76,78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不和谐因素。成功完成现代化转变的儒家人本思想能够调节当代经济建设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对调节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实现自身的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6.
"和谐"是儒家文化的特征,也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儒家文化强调的"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文化中的"和"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疏理、发掘儒家和谐思想,科学的借鉴儒家和谐思想资源,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儒家伦理思想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其稳固社会秩序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这种经过千年实践洗涤过的思想理论必会对现代领导与管理工作起到补充和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琪 《神州》2013,(20):281-281
儒家伦理思想在我国有着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其稳固社会秩序的效用发挥到了极致。这种经过千年实践洗涤过的思想理论必会对现代领导与管理工作起到补充和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诚信危机,是中国公德系统的刺目现象。危机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契约诚信的观念和行为缺乏制度的坚守、法律的保障和公德的护持。与儒家的心性命理派和道德理想主义不同,中国传统的实学事功派和儒家现实主义,曾创生过“不信而信”的契约原理,这一原理曾一度在法家“循名责实”、“刑名参同”的理论体系中获得了法律的体现和制度的落实。通过对比发现,中国主要形成于法家思想中的契约式诚信体系与近代西方的相关体系之间,无论在政治前提、人情基础,还是手段方法上,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本文在证明法家诚信说具有近代转化之本土潜力和可能性的同时,也对何以步入近代的中国人每每拿管、商、申、韩对西方的法律契约原则作连类格义,以及许多日本学者习惯于把中国的苟子和韩非比作西方近代自由主义创始人的真正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李云 《文史月刊》2006,(7):63-6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经成为我国走向新世纪的时代口号和社会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制,不仅要借鉴国外法律文化中的精华,也要批判地继承国内的法律历史遗产。在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中,儒家法律思想居于主流地位,为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