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28年4月底,毛泽东、朱德领导的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两支队伍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9年3月中旬,红四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挺进到闽西地界。盘踞在当地的武装匪首郭凤鸣、陈国辉、卢新铭仗着手下的兵马和“地头蛇”的骄横,对前来解放闽西群众的红军部队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后快。红四军将士英勇机智、连战皆捷,一举打垮了这三个闽西封建割据的敌人,很快占领了长汀、龙岩、上杭等城乡,为红军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1929年年初开始,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三次由赣入闽,播撒革命的星星之火,与闽西地方革命力量相结合,摧毁闽西的反动统治,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闽西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一苏区股份制经济的兴起毛泽东同志早在1927年3月总结湖南农民运动经验时,就敏锐地意识到股份制经济是农民摆脱土豪劣绅的盘剥,实现自救的最好手段,其核心是组织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1929年5月23日,毛泽东在率领红四军攻打龙岩城取得胜利之后到达永定,住在坎  相似文献   

4.
曾海洪  李琴 《世界遗产》2011,(3):110-112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从1929年初开始,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的红四军先后三次由赣入闽,播撒革命的星星之火,创建了闽西红色根据地。闽西自此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部分,毛泽东的政治、军事思想也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孕育而生。早春二  相似文献   

5.
“朱毛红军”侧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毛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语,不是红军番号。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同时有过三个红四军:井冈山红四军、湘鄂西红四军、鄂豫皖红四军。我这里记述  相似文献   

6.
1931年8月,红四军南下,接连攻克了英山、浠水、罗田、广济四个县城,扩大了一大片赤区,歼灭了大量的反动军队,对巩固与扩大鄂豫皖苏区,支援江西中央苏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三次围剿起了重要作用。正当红四军在洗马畈地区围歼敌军残部的紧要关头,张国焘接连给红四军政委曾中生、军长徐向前去信,借口红四军改变东进计划,指责红四军领导违抗分局命令、严令接信后火速率军北返,不能有丝毫的停留。  相似文献   

7.
说起我军现在的王牌军,不少军事发烧友们往往头头是道,但要说起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代王牌军,很多人并不是太清楚。作为我军第一代王牌军,历史上的三支红四军则当之无愧。甚至可以这么说,作为红军三大主力的基干部队,后来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都是在这三支红四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时,由于三支红四军番号重名,在军史上经常交差出现,常让有些同志云里雾里,分不清此红四军,是不是彼红四军。  相似文献   

8.
正开国中将刘忠(1906年10月—2002年8月),原名刘太平,又用名刘永灿,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人。刘忠将军身经百战,他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从农家子弟成长为我军名将最终在军史上留下了赫赫英名。一、"你当政委时间很长,政治上可靠,打仗又很勇敢"1929年5月,红四军主力第二次入闽,"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刘忠积极投身农民运动,很快加入中共党组织,并担任了上杭县工农赤卫队十三大队军需长。1930年3月,闽西各地  相似文献   

9.
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至古田会议期间,是红四军发展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这期间,红四军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陈毅和广大指战员,在党中央有关正确意见的指导下,经过艰苦有益的探索,对如何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达成  相似文献   

10.
徐进 《安徽史学》2023,(3):92-103
1928—1930年红四军从建立井冈山根据地,到转战赣南、闽西等地打游击,再到建立中央苏区,其军事行动背后包含了清晰的经济逻辑。首先,兵源与财源作为红军发展军事力量的两个必要条件常常难以兼顾,二者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红四军在各地的攻防转换。其次,军事压力与经济封锁对红四军的行军动向影响明显,寻找财源和恢复根据地区域与外部的贸易交通是红军军事行动的重要考量。再次,红四军对经济问题的考量也影响到其战略战术选择,其波浪式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即明显受此影响。总之,毛泽东等人着眼于中国本土社会经济结构,创造性地将特定经济逻辑运用于红四军军事行动中,实现了苏维埃革命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陈嘉祥 《文史月刊》2004,(10):45-49
一在红四军南下出击攻占英山后,英山便成了鄂豫皖苏区的南大门。为了发动群众,巩固新开辟的革命根据地,也为了防止敌人趁红四军南下,鄂豫皖边区后防空虚之机而大举入侵反扑,致使苏区遭受损失,所以决定由鄂豫皖军委皖西分会主席兼红四军十二师师长许继慎率部留守英山。许继慎190  相似文献   

12.
1929年春,受党中央的委派,从苏联刚回国的刘安恭,来到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工作,直至同年10月在战斗中牺牲。在仅半年的时间里,他曾担任过临时红四军军委书记、政治部主任、前委委员、二纵队司令员等职。  相似文献   

13.
海龙囤是播州土司的军事城堡,原名龙岩新城、龙岩囤,修建于南宋末年,本为南宋王朝与播州豪酋杨氏联合抵御蒙军的战略工程.明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重修海龙囤,使之成为对抗明廷的军事堡垒.龙岩新城、龙岩囤的称呼仅见于播州土司对海龙囤的指称,史料记载中均称之为海龙囤.海龙囤、龙岩囤的名称,与周边的海龙坝、海龙塘、龙岩山等地名相关.  相似文献   

14.
《百年潮》2020,(6)
正一1929年2月17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抵达东固。在东固期间,赣西特委送来情报,毛泽东和朱德才得知井冈山早已失守。为了摆脱尾追之敌,根据红四军的实际,毛泽东果断放弃原准备回师井冈山的计划,向闽赣边境敌人力量薄弱地区游击,寻找落脚点。3月14日,抵达汀州(今长汀)的红四军向守敌郭凤鸣部发起猛烈攻击,占领长汀县城,3月下旬建立了长汀县红色政权。在长汀期间,毛泽东从报纸上获悉  相似文献   

15.
杭旅 《福建旅游》2004,(1):55-57
大家景仰的革命圣地“古田会议会址”就在这里。你们看,“古田会议永放光芒”8个大字闪耀红光,会址左侧这块大草坪是当年红四军的阅兵场,西南端还设有阅兵台,古田会议结束后,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红四军领导在这里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元旦迎新晚会。  相似文献   

16.
《福建史志》2008,(5):46-46
《龙岩市志》多媒体检索光盘于8月出版并向社会公开发行。该光盘集《龙岩市志(1988—2002)》和《龙岩地区志》于一体,是认识龙岩的必读之书,发展龙岩的资政之书,研究龙岩的历史文献。该光盘为只读光盘,WINDOWS9X或以上操作系统均可使用,具备自播阅读,图文混显,多级、多条件检索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7.
作为开国元帅之一,林彪(1907—1971)军旅生涯不可谓不辉煌。不到18周岁,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不到21周岁,担任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团团长;不到23周岁,接替朱德担任红四军军长;不到25周岁,接替朱德担任红一军团长;不到30周岁,  相似文献   

18.
标准的红军军服是深灰色的,加上红星帽和绑腿,第一套标准的红军军服是在长汀县城诞生的。1929年3月14日,红四军从赣南杀入闽西,在长汀近郊长岭寨,击毙国民党军十七军六师第六混成旅旅长郭凤鸣,歼敌2000余人,解放了长汀县,取得了红四军入闽第一仗的胜利。毛泽东将部队进行整编:全军共3个纵队(团),每个纵队1200人,500多支枪;全军约4000人。红四军自创建以来,长期处于战争坏境之中,无法大量生产军服,只  相似文献   

19.
正一、龙岩旧方志简况龙岩之有志书,已有850多年的历史。从宋至清,历代汀州府、龙岩州先后计修府、州志11次。龙岩(今新罗区)自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民国34年(1945年),前后编纂县志9次。永定县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至民国38年(1949年),总共修纂9次。上杭自宋嘉泰二年(1202年)至民国27年(1938年),前后编纂县志10次。武平历史  相似文献   

20.
赖晨 《文史天地》2012,(11):48-50
1929年3月至6月,毛泽东、朱德等人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来到闽西,并开辟了闽西苏区。翌年10月,又开辟了赣南苏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