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认为,殷墟五号墓的墓主是商王武丁的法定配偶"妇好",所以又称为"妇好墓",本文通过对"妇好墓"位置、墓形、随葬品以及器物铭文等现象的分析,对"妇好墓"的定性提出质疑,并通过对器物符号和纹饰的分析,指出"妇好"画符和龙虎纹在先民看来都具有通天地的巫术功能,是祭祀礼器的重要标志,从而提出"妇好墓"墓主不是商王配偶而是神职人员巫觋.  相似文献   

2.
如果象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殷墟五号墓墓主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话,那么它丰富的遗物(包括青铜器、玉器和陶器)就可以作为殷墟考古学中武丁及其前后几个商王时期的断代器物。有了这些器物,我们就可以根据类型学、地层学和绝对年代来研究商文明在殷墟273年中的演变史。我认为这就是殷墟五号墓发掘和研究的主要意义。根据五号墓和十七、十八号墓的发掘材料,以及这几座墓的出土遗物与战前发掘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13,(6):84-84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的“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殷埔文物里的晚商盛世”展览,以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墓出土文物为主,集1950年以来殷墟考占发掘出土文物的精品,是高度发达的商文明的物证。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7,(3)
<正>殷墟是商代后期的都城,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1976年社科院考古所在此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妇好墓,这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妇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死于武丁在世时期,庙号称"辛",她的事迹在殷墟甲骨卜辞多有记载,墓葬中出土了1928件随葬器物,其中玉器达755件,这是迄今商代单墓中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制作最精美的。《逸周书·世俘解》称"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凡厥有庶吉,焚玉四千……凡武  相似文献   

5.
论“妇好”墓的年代及有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墟的商代大墓大都早经盗掘,考古工作者早就盼望找到未扰动的大墓。197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遗址中心的小屯西北,发现一座没有盗掘过的墓葬,获得大量精美文物。由于这座墓所出青铜器多有"妇好"铭文,通称为"妇好"墓。"妇好"墓是无墓道的竖穴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12月27日上午,"玉鸣锵锵——商代王后妇好玉器特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共展出妇好墓出土玉器716件(组)。2016年是妇好墓发掘40周年之际,广东省博物馆携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了此次展览,这是距今3 200年前后商代晚期王后所拥有的玉器首次集中展示,反映了晚商最为昌盛的商王朝王室用玉的全貌,也是迄今为止考古发掘出土商王朝玉器的首次盛大展出。妇好是商代第22位王——武丁的配偶。武丁在  相似文献   

7.
2012年初新出版的《贾文忠金石传拓集》著录有妇姘爵,器形纹饰类似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字体更与之相近,此爵器主应即商王武丁时的妇姘,可与殷墟卜辞联系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学勤 《文博》2012,(3):13-14
2012年初新出版的《贾文忠金石传拓集》著录有妇姘爵,器形纹饰类似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字体更与之相近,此爵器主应即商王武丁时的妇姘,可与殷墟卜辞联系研究。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在殷墟妇好墓的器物铭文中、署“司母辛”铭文的铜器一共五件。其中大方鼎一对(标本789、809),铭文“司母辛”均署于内壁中部(图一;1.2);四足觥一对(标本803、1163),铭文“司母辛”署于器底里中部,盖里后端亦署“司母辛”三字(图一:3、4);另有方形高圈足器一件(标本850),铭文“司母辛”署于口下内壁中部(图一:5)。以上五件铜器均庄严典重,可与“妇好”组的大、中型青铜器  相似文献   

10.
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中,铭“司(兔丂)母”者二十六器,计有方壶、圆斝、圆尊各一对,觚十一件、爵九件,铭文均为正书(图一,1、2、7)。另外,有大方尊二件,器底亦铭“司(兔丂)母”,但在“(兔丂)”旁多一“癸”字,铭文为反书(图一,6)。此二件方尊与前面二十六器当是一人之物,故妇好墓共有“司(兔丂)母”之器二十八件。在妇好墓不同铭文的铜器组中,“司(兔丂)母”组仅次于“妇好”组,足见此组铜器之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文中罗列两条与商妇相关的甲骨史料。第一条是《殷遗》205与《洹宝斋》17缀合以后新见的称谓"妇辛",这是武丁对妇好的殁称,可直接印证妇好的日名为"辛"。武丁称妇好为"妇辛","妇"的指称里面有一种指商王妻室,是不可否认的。第二条是《合集》31935和《合补》8760缀合以后通过"妣辛"和"中妇"的比照,可窥测"中妇"的地位和商代称"妇"者的身份地位。  相似文献   

12.
殷墟妇好墓铭文中人物关系综考曹定云一、铭文概况殷墟妇好墓是我国解放后殷墟考古工作中最重大的发现之一;也是自1928年殷墟遗址开始科学发掘以来最为重要的墓葬,出地物之丰富,前所未见.《殷墟妇好墓》问世以后,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85年后,...  相似文献   

13.
商代后期已经有了区分直旁系祖先之观念,武丁之配妣辛(妇好)不仅拥有单独受祭之宗庙,而且在廩康时期的卜辞中每每与武丁、祖甲两位直系先王组成一个固定的祭祀组合,表明妇好与后世商王之间具有直系的血缘关系,她就是商王祖甲生母。传世文献言及孝己生母先于孝己去世,根据卜辞分类断代的研究成果,妣辛、妣戊的去世时间都要晚于孝己,因而她们都不会是孝己生母;而妣癸在武丁中期以前即已去世,颇合于孝己早逝之生母的身份。在祖甲和孝己的生母都已确定的情况下,自然可以得出妣戊为商王祖庚生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墓主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商周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是考察墓主的宝贵资料。但是,由于财产转移、彝器易手的事情时有发生,随葬器物的原始主与墓主之间,便可能呈现纷纭复杂的关系,因而需要科学地鉴定和甄别。河南淅川下寺二号楚墓,就是这样一例。该墓所出青铜器器主,在已知的铭文资料中,约有三种情况:(一)七件升鼎器铭王子午、  相似文献   

15.
对商代武丁以前的青铜器铭文的探讨是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对以往学者所辨析出的部分商代中期有铭青铜器的年代与铭文性质进行讨论。提出其中一些青铜器的年代当属商代晚期,一些所谓的铜器铭文实际上是花纹。同时,根据近年来新刊布的材料新增若干商代中期有铭文的青铜器。并参照同时期其他质料器上的文字,讨论了商代中期青铜器铭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在对山西黎城西关墓地M7、M8两座墓葬出土青铜器铭文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墓地出土的仲考父盘等及传世的齐侯壶(洹子孟姜壶)铭文的释读和理解提出一些新的见解。M8出土的青铜器风格特征较近,年代应相近同,系M7墓主仲考父生前所作,年代略早于M7出土的仲考父盘等遣器,也早于墓葬即M8的年代。M7墓主楷侯宰吹(楷宰仲考父)与楷大司徒仲车父、楷大司工尚倮等皆任要职,其身份或皆系楷国公室,恐非如简报所云为士一级贵族。  相似文献   

17.
叶家山墓地是一处重要的西周早期墓地,墓地出土了曾侯谏、曾侯等大量铭文青铜器,为确定墓地性质和布局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叶家山墓地曾侯铭文青铜器也表现出复杂性,同一曾侯所作之器出现在不同的墓葬中,同一墓葬也出土不同称谓的曾侯青铜器,同时,曾侯所作的成组青铜器与最终随葬的青铜器组合也有较大区别。本文根据叶家山墓地带曾侯铭文的青铜器,试图解析一些曾侯级墓葬的墓主,并讨论墓地的一些青铜器组合方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商代葉族考     
商代甲金文中的字为之本字 ,在当时为族地之名 ,后世的姓可以溯源于此。地贵族首领在铜器铭文中沿袭使用亚这一徽号 ,其中“亚”为商王所封官名 ,“”为其族名。有关地的卜辞多出现于商王武丁时期。历组卜辞中的是在商王朝支持下在地营建的一个聚落群。在宾组类卜辞中 ,族之女妇为武丁的王妇之一 ,还有商王祈告母的贞辞 ,由此可推知武丁的父辈亦可能配娶有族之女  相似文献   

19.
论金沙江流域青铜文化及其与滇文化的关系胡绍锦一绪论几年前,中国科技大学钱临照教授曾用现代实验方法对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青铜器进行过测定,发现妇好墓部分青铜器的矿料不是产自中原,而是来自云南某地。证明早在3200年前,云南的铜矿资源就已经被开发利用了。本...  相似文献   

20.
陈昭容 《中原文物》2008,5(3):58-66
山彪镇一号墓在1935年发掘,郭宝钧认为是战国晚期魏国公子的墓,但学术界说法不一.我们对两件有铭铜戈重新检视,认为错金鸟虫书戈铭文应释为"玄夫铸用之(國)",习见于春秋晚期;周王戈铭文因为误剔,以至周王的名字无法辨认,我们在显微摄影协助下还原其误剔过程,论证器主应是"周王叚".周敬王(前519~前476年)名"丐",字"叚",正符合春秋时人名字意义相因之惯例.山彪镇一号墓青铜器风格一致,以器形纹饰与侯马铸铜作坊出土春秋晚期青铜器作对比,我们认为两者都是晋国国力兴盛时期的作品,不至晚到三家分晋时期."周王叚戈"赏赐时代不晚于敬王逝世的前476年,受赐者入葬年代应不会晚于这个年代太久,山彪镇一号墓的时代应在春秋晚期,墓主应是晋国大夫级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