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高校旅游引起了很多旅游行业的关注,然而,大学生旅游市场还一直处在一种无序的发展状态,本文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查高校旅游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政府措施、旅游产品、产品推广等方面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祎 《旅游纵览》2013,(2):284-286,288
高校校园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兴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学者的关注。我国高校校园旅游的发展时间不长,存在着许多不足。以英国为代表的大学校园旅游无论是在发展环境、旅游产品,还是在校园旅游管理方面都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通过这三方面的对比,对我国高校的校园旅游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等院校校园旅游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界定高校旅游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旅游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现状。指出高校旅游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观光游览、会议旅游、探亲访友、修学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及事件旅游等几大类。文章认为高校旅游是城市旅游的有效组成和延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是一种综合性强、社会效益明显的旅游形式,也是一种新型的特种旅游。文章最后在探讨高效旅游负面影响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校园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高校,兰州大学具有开展校园旅游的优势条件。根据兰大实际,可将校园旅游产品设计为学生激励游、探亲访友游、会议接待游、事件参与游、修学深造游和康体锻炼游。对于校园旅游产品的推广,可通过旅行社代理销售,政校企通力合作营销等方式进行,同时要充分利用兰州大学主要的节事活动,并注重兰大旅游形象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施永丰 《旅游纵览》2013,(3):229-230
近些年来,我国的旅游市场日益扩大,高校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般性的商业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而更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的高校旅游也日益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地区。高校发展旅游业不仅能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还有利于高校建设优美校园,将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资产,增加高校的收入,并无形中为高校的知名度做了宣传。所以,各个高校在进行科研教书的工作之余,开发其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也是目前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是,在开发高校旅游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在避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时,科学合理的开发高校旅游资源是现今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为"非观光旅游"的特种旅游产品,受到广大旅游消费者的青睐。笔者立足于本地区的旅游资源,针对性地提出了内蒙古草原特种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策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种新型旅游产品——特种旅游,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特种旅游产品不同于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是在满足旅游主体追求刺激、挑战自我、追求新  相似文献   

7.
李榕  卢翠菊 《旅游纵览》2013,(10):180-181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消费能力的提高,大学生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通过对福州高校本科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他们旅游目的、出游时段、出游方式、目的地、旅游信息获取情况和旅游消费状况等方面的特征。针对这些特征,提出相应的市场开发策略,加强网络营销,细分大学生旅游市场,打造性价比高、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建立高校内部分销渠道,开拓大学生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单纯的观光型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学习、休闲型的旅游方式正逐步成为旅游的主流。本文在分析高校校园游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山东济南若干高校为例,考察分析其发展旅游的基本条件和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开发相关旅游产品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旅游经济在开拓旅游产品时,十分注重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而从旅游产品之间的关系来看,主要有互补和互代两种。从旅游经济角度来看,旅游产品各构成部分之间表现为一种互相替代关系,我们称之为旅游产品构成的互代关系。它们相对旅游需求而言是一种住宿类型和设施的建成或增加,意味着其它同类或异类型住宿设施需求相对减少。上海地处东海之滨,位长江流域的龙头地位,交通日趋便利,人文资源丰富,旅游设施较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旅游业不仅已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必将进一步促进上海成为中国的金融、贸易、科技和文化中心。因此,正确认识旅游产品的互代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当旅游变得越来越商业化时,它必不比少的附属品即当地特色产品也随之渐渐脱离其原色,失去了其独有的本土色和民俗色。而对异域文化的吸引让人们购买旅游产品的心理不会减少,因此,本文从分析旅游产品包装与设计的现状出发,发掘回归自然对旅游产品包装与设计的重要性,提高旅游产品的设计性与文化内涵的融合,突出旅游产品的原有色。一、旅游产品包装与设计的现状对旅游产品进行包装是一种为了满足旅游商业的需要,包装设计师必须从整体考虑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存在周期,做出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旅游者销售的产品大多数带不走,拿不到。因此旅游业的旅游广告日益得到旅游业界的重视。一、旅游广告的概念及特点(一)旅游广告的概念旅游广告主要是指由旅游企业出资,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有关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信息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属于狭义的广告。是指旅游部门或旅游企业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介,公开而广泛地旅游者介绍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牌的一种宣传活动。它能广泛  相似文献   

12.
孝文化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表现,从古至今孝文化在各地均有丰富的外延。开发孝文化旅游产品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孝感市有着丰富的孝文化旅游资源,孝文化旅游产品是其重点旅游发展项目。本文从目前孝文化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手,对孝感孝文化旅游产品营销进行更为客观的分析和定位。  相似文献   

13.
语言资源: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语言资源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重要旅游资源。方言、古歌谣等语言类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同时,这类语言资源本身也有可能成为消费性旅游产品。应加大语言资源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权重,充分利用作为文化代码的语言资源来开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4.
谈到文化和旅游的关系,首先,我更倾向于把“文化”当做定语,用来形容“旅游”。我们用“文化旅游”描述的是一种业态,一种具有文化特性的旅游产品。四川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则是,如何把这样的优势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旅游产品,把形而上的、精神内涵层面的东西变成具体切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一件好的旅游纪念品不光是一种产品更是一张代表了当地人文内涵和地域文化的名片。本文分析了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提出了从地域性创新、产品研发保护、品牌建立和推广等方面进行文化整合,这一系列的整合不单会影响产品本身,而且会改变整个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区域性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休闲成为了人们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近年,温泉旅游一种典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猛,温泉旅游投资项目也掀起了开发的热潮,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新型温泉旅游产品成为热题,笔者以云南省水富县西部大峡谷景区为调研据点,针对温泉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温泉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及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李瑛 《人文地理》2004,19(4):30-32,90
从我国旅游业起步以来,博物馆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丰富着各地的旅游产品,随着我国旅游市场格局的变化,博物馆的数量虽然在急剧增加,但吸引观众的博物馆却很少。本文通过对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的分析,提出发展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以农业和乡村为资源而开发的一种新兴生态旅游产品,是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本文首先分析了昌吉州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结合市场调查问卷,通过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提出了昌吉州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马嘉懿 《旅游纵览》2022,(19):159-161
夜间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业内涵,也可以给旅游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章首先分析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夜游产品的发展现状,其次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夜间旅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发现锦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区位条件,但存在夜间旅游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夜间旅游产品品牌竞争力弱、夜间旅游的营销不足和夜间旅游产品参与性与体验性不足等问题。最后,基于问题提出锦江区夜间旅游优化建议,以期促进锦江区夜间旅游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节事旅游产品开发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地方将节事旅游活动作为一种专项旅游产品来开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它对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塑造城市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秦皇岛为例,归纳了节事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总结出节事旅游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节事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