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等地,有"熊猫之家"和"竹林深处"的典故。竹子挺拔刚正,绿叶婆娑、蓬勃洒脱、高雅清幽、冬不凋落。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人们爱竹的"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竹是美的,长在哪里,便给哪里带来超凡的风韵,脱俗的情趣。置身于竹的世界,它会使你心旷神怡,忘记一切烦恼。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三十大竹乡",其竹业逐步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竹乡以及主要竹产地也正努力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竹文化为主题开展旅游活动。竹本身的自然精华和它的文化内涵,生生不息地滋养中华民族的血脉。浙江安吉、浙江龙游、浙江临安、浙江德清、浙江余杭、江西崇义、江西安福、江西宜丰、江西奉新、湖北赤壁、安徽霍山、安徽广德、安徽宁国、安徽黄山、四川长宁、四川沐川、广东怀集、广东广宁、广西兴安、贵州赤水、中国"三十大竹乡"分布  相似文献   

3.
竹,袅娜多姿,四季青翠,凌霜傲雨,有"梅松竹"岁寒三友之美称。我国古今语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据传,大画家郑板桥无竹不居,大诗人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除观赏外,还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竹笋是美食,可制成笋干或罐头等。  相似文献   

4.
<正>竹自古就受到中国人的偏爱,被奉为"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是气节的代表。苏东坡曾言道:"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又说"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从郑板桥画中的劲竹,到《红楼梦》潇湘馆窗前的柔竹,同样的超凡脱俗。  相似文献   

5.
<正>1990年代,武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式微,传统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受到质疑和挑战,时人讥讽为"不东不西,不是东西",武汉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周边区域认同的边缘化趋势愈来愈严重。2003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湖北代表团讨论,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发言连续三声追问:"武汉在哪里?""武汉在哪里?""武汉在哪里?"时隔五年后,2008年3月,也是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中共武汉市委书记苗圩在新闻  相似文献   

6.
修竹图花钱     
竹是上苍赏赐人间吐故纳新滋润生灵的绿肺,竹,内中空有节,外形坚韧、正直、挺拔,常被人们视之为傲而不屈,不卑不亢的"志节"象征。文人爱竹,时常舞文弄墨将其作书画对象描绘,宋代大文豪苏轼言:"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对竹更是推崇备至,其以清逸大手笔充分展现竹的生命律动,昭示竹的雅洁之美。竹在古代艺术品上,  相似文献   

7.
徐秉方 《收藏家》2007,(7):50-52
我国是世界上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爱竹者也历来众多,竹画、竹刻、竹诗、竹编等等,人们在竹子上做了大量的文章。东坡有诗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一语道出竹子在先民生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哪里有财富热点,哪里就有浙江民间资本的影子;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作为国内极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商人群体,浙商早已跨出国门。莫斯科著名的"海宁楼",南非中华门商业中心,阿联酋迪拜的中国日用商品城市场,这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商业区,都是由浙江商人一手建立起来的。翻看浙商的海外经历,是一连串不断制造奇迹的数据。今天,新一代浙商已经开始转向更加成熟和专业的投资领域。  相似文献   

9.
正"民艺"——一种如野花草根一样生长的民间艺术。沙上的"民艺"因环境所处,加之这里的人手巧,能因地取材,从艺人员不择地而出,民艺之花遍开原野,虽为草根技艺却自成特色。竹编手艺沙上人居家格局是前河后园。家家屋后园子长满青青竹子,远看碧波翠涛,翻出龙吟潇潇,凤尾森森。沙上竹子多,催生竹子的实用,几乎各类用品均可取材利用竹子,这就炼出竹匠精湛竹艺。竹子在啪啪声中破开后,竹子很快开成竹条,在竹匠灵巧的双手中,看  相似文献   

10.
正战国时期的"蔽竹",是我国有史以来设立的第一个"举报箱"。公元前403年,魏相李悝帮助魏文侯建立了举奸揭凶、惩污治吏的举报制度,立于"僻巷"——人们不常到的街道设立"蔽竹"。所谓"蔽竹",就是一个圆形的筒,长约尺许,上方有一个大约三寸见方的小口,以便检举人将写有揭发内容的竹简塞入筒内。李悝还把设立"蔽竹"的经验写进他的著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