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多少次听《黄河大合唱》,心潮都与黄河一同澎湃。拥着新年的北风,我终于走在了追寻壶口、追寻黄河咆哮的路上。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城西南25公里黄河之中。这里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因形如巨壶沸腾,故名。  相似文献   

2.
王文元 《丝绸之路》2010,(21):49-52
养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从巴颤喀拉山顺势而下,一路上穿山越谷奔腾咆哮而来。黄河穿州过府,在景泰五佛盆地边缘暂息片刻后。又不顾一切地在莽莽群山中撕开了口子。由西北转向东北的宁夏平原而去。这个被黄河撕开的口子就是黑山峡。  相似文献   

3.
正"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黄河,如同一条桀骜不驯的黄色巨龙,从黄土高原咆哮而过,裹泥带沙继续蜿蜒东流,经过5464千米的漫长征途,最终汇入蔚蓝浩瀚的渤海湾。在黄河的入海口山东省东营市,有一片历经黄河千万年冲刷,由河水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平原——黄河三角洲。  相似文献   

4.
魏飚  李占轶  邵琨  恩浩  靳赫  许雄 《中国土族》2023,(4):38-39+45
<正>万里黄河,九曲回环。奔腾咆哮,蜿蜒入海。黄河,承载着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历史脉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曾几何时,污染、断流让这条母亲河伤痕累累。近年来,沿黄地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谋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一条古老的大河,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5.
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浮于积石,至于龙门”,清梁份《秦边纪略》云:“盖黄河入中国,始于河州,禹之导河积石是也。”积石山,指小积石山,系祁连山延伸部分,是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主要山脉。小积石山北端被黄河拦腰切断,形成一条长约25公里的峡谷,这条峡谷就叫积石峡,是黄河上游著名的峡谷。积石峡里,黄河汹涌澎湃,横冲直撞,咆哮着向东奔出峡谷。  相似文献   

6.
正壶口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滔滔黄河水在流经吉县龙王山附近时,由300米乍缩为50米,飞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壶注水然,故曰"壶口"。站在河边观瀑,飞瀑轰鸣,水雾蒸腾,天地之气包孕其中,游客会不由自主地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首威武雄壮的《黄河大合唱》,也会想到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7.
1999年5月11日文化部与中国文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组织演唱《黄河大合唱》摄影董建国     1939年诞生在革命圣地延安的历史名作《黄河大合唱》,以中华民族的摇篮———曲折宛延、奔腾咆哮的母亲河“黄河”为象征,赞颂了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意志,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苦难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词曲作者继承发扬了中国革命文艺的光荣传统,以鲜明的时代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格,雄伟深厚的气势和憾人心弦的巨大艺术感召力,满腔热情的成功地塑造了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形…  相似文献   

8.
风追司马     
沿着丝绸之路西行,刚刚过了潼关,进入陕西省,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怀着虔诚的心情,溯黄河北上,专程到较为偏远的韩城,拜访汉太史公司马迁的故里,追寻司马遗风。  相似文献   

9.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心愿、经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爱国志士和各方名人发起,倡议在中华民族发祥地黄河之滨兴建炎黄二帝的巨型塑像。这“倡议当即受到了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的热情支持。炎黄巨塑模拟像经十次修改,已经定稿,定于年内在郑州黄河游览区破土动工。这个四海瞩目之千秋壮举可望成为现实。塑像稿着重表现了炎黄二帝英姿的宏伟、庄严、睿智,有顶天立地、排山倒海之气概,但又亲切、慈祥、浑厚,是人,而不是神。巨塑将依山就势,面朝黄河,以山为体,巍峨奇雄,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高度…  相似文献   

10.
黄河,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脚发源后,似是无限眷恋孕育她的这一片土地,在青海省境内绕了一个偌大的“S”形。你看她一路跨雪山,过草原,穿峡谷,喷云吐雾,奔腾咆哮,在青海的崇山峻岭间碰撞高歌,在大川峡谷中呜咽呐喊,多像初生的婴孩在为自己的降生而进行的礼赞!  相似文献   

11.
故影重温     
大洋桥1920年1月23日,冰雪结成的巨壳把整个尼亚加拉瀑布盖了个严实。这个冰壳横跨美国和加拿大国境,将冰下奔腾的瀑布发出的咆哮裹藏其中。1922年4月的《国家地理》杂志曾刊登本图,当时的图片说明抱怨,从瀑布引走水流用于发电损害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如今,替代旧造的现代化水电站可  相似文献   

12.
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对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黄河在又是一条多灾多害的河流。它象野马奔驰,咆哮东进,穿过西北黄土高原,流过豫西山地,挟带了大量泥沙,“黄河每年经过河南陕县带向下游的泥土有十三亿八千万吨”(张含英:《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成就》)。到了下游,因地势平坦,流速减缓,致使泥沙淤积河底,河床逐渐高过两岸的田地,成为“地上河”、“悬河”,每到夏秋汛季,常常泛滥成灾。自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来,黄河在下游地区“决口泛滥就有一千五百多次,河床重大改道二十六次。大致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水灾范围北至津、冀,南达苏、皖,波及二  相似文献   

13.
常清民 《旅游》2000,(4):18-19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宜川县和山西吉县境内,万里黄河流经这里,水面由400余米宽骤然收缩为50余米,飞流直下,跨入落差30多米深的石槽中,形如巨壶注水,成为世界第一黄色大瀑布。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壶口瀑布“黄河天下险,壶口最惊人。飞流撼天地,涛声泣鬼神”的情景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黄河在这里奏响了她最激昂、最雄壮、最震天动地的一章。 我生在黄河之畔,长在黄河之滨,去壶口瀑布看看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年是龙年,春节期间约了两位同行准备去壶口,去领略一下龙年的黄色巨龙的风采。 正月初四一大早从古城西…  相似文献   

14.
淮,河古称淮水,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淮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滔滔淮河一泻千里.风平浪静、驯良温顺之日,淮河培育沃土灌溉良田,故有民谚云:"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大雨成灾、洪水肆虐的时候,淮河汹涌咆哮,为害为虐,百姓又说:"淮河淮河,害河害河,是安徽人民的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15.
大洋桥     
1920年1月23日.冰雪结成的巨壳把整个尼亚加拉瀑布盖了个严实。这个冰壳横跨美国和加拿大国境,将冰下奔腾的瀑布发出的咆哮裹藏其中。1922年4月的《国家地理》杂志曾刊登本图,当时的图片说明抱怨,从瀑布引走水流用于发电损害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如今,替代旧造的现代化水电站可生产826.5万千瓦的清洁电力。全球气候变暖并未令尼亚加拉瀑布横跨两国的“冰桥”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16.
1994年9月12日,海内外炎黄子孙关注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在河南郑州黄河游览区举行千余人的开工典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程思远专程赴豫出席并讲话。这是程老为炎黄二帝巨塑开工而作的《炎黄颂》。人文始祖中华炎黄赫赫功绩名播万方创指南针环  相似文献   

17.
沙海绿洲驼队马瑞俊沟通中西文明的大漠古丝绸之路的产生和发展,既为人类社会经济进化到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历史现象,也是亚欧大陆自然条件在人文方面的反映。地处大陆东岸世界最大季风区的华夏大地,雨热同期,独得天厚,更有黄河长江之利,很早就形成一个统一和具有巨...  相似文献   

18.
从兰州驱车进入永登,再从永登向西,一路上多是一些荒山沟壑和坐落在山坡下的村庄。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追寻这群山之中的一座古老的建筑,去感悟一段悠久厚重的土司历史。发源于青海沙杲林那穆吉木岭的大通河已经流淌了几千年,河水弯弯曲曲,在不远处汇入黄河。在蜿蜒流淌的大通河边有一座古老的小镇——连城。这里有一座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司  相似文献   

19.
闫银鸽  杨卉芊 《神州》2013,(10):171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流行语言,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当下流行语中最"抓人眼球"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体"层出不穷。什么咆哮体、淘宝体、私奔体、凡客体、丹丹体、红楼体……令人眼花缭乱,仿效者的队伍因之而风起云涌,掀起"全民造句"的大潮。文章以咆哮体为例,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对咆哮体进行分析,有助于正确看待网络语言被大量创造及使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康熙治河     
康熙(爱新觉罗·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八岁继位,十五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是我国历代皇帝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康熙自幼刻苦学习,注重实践。继位以后维护祖国尊严,巩固国家统一。兴稼穑、开海禁、选贤才、惩贪官,做了很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其中尤以根治水患为要。明末清初之际,由于连年战争,黄河、淮河等河流年久失修,常泛滥成灾,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据史载仅顺治年间,黄河决口达二十次。康熙六年至十五年黄河决口五十五次。永定河更是“纵横荡漾,迁徙摩常,为害颇巨。”为此,康熙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